1、积累古诗词名句。
(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4)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5)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冬景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______勾勒的___ 那样,到处_______ ,轻轻流入_______ 。这种_______ ,既使人_______ ,又叫人_______ ,既愿_______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蜀中有杜处士,好_____ ,所宝以百数。有______ 一轴,尤所爱,______ ,常 _______ 。
(3)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 的地方______ 。_______ 的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月亮 _______ ,穿过一缕一缕 ______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_______ 。被月光照得 _______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4)_______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_的圆月,下面是______,都种着_______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 ,手捏_______ ,向一匹猛尽力的刺去。那猹却_______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拍到了 cì wei( )吃瓜 shùn jiàn( )的精彩镜头。
2.这猹很líng lì(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cuàn( )了。
3.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 )起来像一天云锦。
4.小船慢慢地 dàng yàng( )在 chéng chè( )的小河中,水里的píng zăo( )也随波浮动着。
4、品读经典,品味人生。
1.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好的诠释了丁香结。
2.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里,“月”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悠悠千载。“月”是孟浩然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是辛弃疾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张九龄笔下的“_________,天涯共此时”;是李白笔下的“小时不识月,_______”;是苏轼笔下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_”。
3.观看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我心潮澎湃,重温革命岁月,那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笔下的“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陆游的爱国名言“________”,我也想用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的心声。
4.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看下面这幅图能想起___朝诗人_____的《______》,诗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或你已知的知识填空。
(1)春天的季节里总少不了柳树摇曳的身姿,在古诗当中也不乏关于柳树的描写,在《采薇》中是这样描写柳树的:______,______;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是这样描写柳树的:______,______。
(2)在《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从视觉的角度说明太阳距离的远近“日初出______,及日中则______,此不为______?”
(3)“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得名于此。请观察下面诗句中“花”字的位置,补全含有“花”的诗句,完成一轮飞花令。
花近高楼伤客心 ____________又逢君 春江花朝秋月夜 ____________相映红
不知近水花先发 出门俱是看花人 霜叶红于____________
(4)小学毕业了,方老师给平时遇事容易钻牛角尖,不太懂得变通的同学这样的赠言:“穷则变______,______。你可以用多角度的方式思维问题,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给平时不愿意多读书,多思考,总想走捷径的同学这样的赠言:“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平时多用功,才能有备无患。”给平时爱拖拉的同学这样的赠言:“少壮不努力,______。愿你能珍惜时间。”
6、课内阅读。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鉴赏。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歌中的“咬”字,把竹拟人化,充分表达了竹子的刚毅性格。
B.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深山里的竹子。(石头缝)
C.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的赞美。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示儿》。
【2】解释字词。
①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7句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高歌一曲”和“一碧千里”中的“一”意思相同。(_______)
(2)这段话中,作者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草原的。(_______)
10、“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
那工人闻声转过身来,看到了浑身脏兮兮、汗涔涔的小鲁本。
“明天再来吧,孩子!”
“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工人听出了鲁本声音里的哭腔,看到了他眼中的泪光。
“你为什么这么急需这点儿钱呢?”
“这是秘密!”
那人收下了四个麻袋,伸进口袋掏出四个硬币放在鲁本的手心里。鲁本说了声“谢谢”,飞跑着回了家。然后,他把钱罐紧紧地抱在胸前,向商店跑去。
【1】认真读画线的句子,“哭腔”“泪光”反映了鲁本怎样的心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窃读记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_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有次看到一本畅销书,就差最后几页便能读完。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我暗暗焦急。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1】请你在文中找出六个多音字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
人物 | 动作 | 神态 | 语言 | 态度 |
店老板 | 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 | ____ | “你到底买不买?”“不是一回了” | ____ |
店员 | ____ | 若无其事 | ____ | ____ |
【3】请简要的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4】划横线的句子提到“吃饭长大”“读书长大”“爱里长大”。“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请说说其它两句是什么意思呢?
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
无人物流正在进行
你知道什么是无人物流吗?无人物流就是快递全程无人运送:包裹从无人仓库出发,通过无人驾驶的重型卡车被迅速运输到分拨中心,然后“坐”上无人配送小车,被送到客户手中。
无人仓库
无人仓库,是包裹启程的地方。在位于上海奉贤的AGV机器人仓库,几千平方米的范围内,只有寥寥几名工作人员,却有上百台AGV机器人。看起来是“放大版”家用扫地机器人的AGV机器人,直径1米、高半米,可以载着800千克的货品自如行走,可以轻松“扛”起200个电脑显示器。在这里,拣选包裹不再是人围着货架跑,而是人等着机器人驮着货架排队“跑”过来,再进行拣选,实现了货到人面前的拣选模式。
在这个高度自动化的无人仓库里,单件商品平均拣货时间为10秒,拣选准确率可达99.99%以上。1个AGV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工人,让1个仓库中的劳动工人从50人减少到5人。目前,上海、济南等城市已经启用了这种无人仓库。
无人驾驶重型卡车
出仓后,包裹将来到无人驾驶的重型卡车上,前往分拨中心的长距离运输货物过程中,司机容易因疲劳而发生事故。研发无人驾驶重型卡车,将把司机从疲劳驾驶中解放出来。无人驾驶重型卡车有多个感应设备——正面装有两个激光雷达,车顶装有5个摄像头,车底装有1个雷达,可以应对复杂的路况。
为了行驶安全,目前驾驶室里都有驾驶员,而且保留人工手动操作装置,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只要驾驶员拨动方向盘或踩下制刹车,自动化系统就会停止操作,将控制权交给驾驶员。
无人快递车
包裹需要送货上门了,这就到了无人快递车大显身手的时候。2018年4月16日,自动送货机器人“卧龙一号”在南京市亮相,这是我国第一辆可以与电梯联动的无人配送车。“卧龙一号”不用人工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卧龙一号”头顶上有一个圆柱体形状的装置,这就是它的核心部件之一——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与定位系统、导航装置等多个传感器协同工作,为“卧龙一号”开启了智能送货之路。
澈光雷达就好比是“卧龙一号”的眼睛,它会首先扫描一张目的地的全景三维地图,同时会在地图上标注每个物体的详细位置。有了这张地图,结合定位导航的信息,它就可以利用搭载的人工智能芯片分析出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方位。
“卧龙一号”还能实现24小时配送,真正做到全天候服务。目前,研究团队还在研发“四足行走”的无人快递车。这种快逅车将拥有更多技能,除了会乘电梯,还可以爬楼梯,以便为一些住宅里没有电梯的客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未来,无人快递车将会与无人机等高科技智能设备一同组建成智慧物流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大的便利。
(摘自《我们爱科学》2018年11月)
【1】请你根据选文,绘制一张无人物流的路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拨中心→(___________)→客户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无人物流全程不需要人员参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_______)
(2)文中画横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_______)
(3)“卧龙一号”能自己乘电梯、叫门、爬楼梯。(_______)
【3】无人物流有哪些好处?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条概括,至少概括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能总括全文的两个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反对“无人物流”,理由是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门庭若市
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1】为什么邹忌的妻子和客人都认为邹忌比徐漂亮?( )
A.因为邹忌的确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B.因为妻子偏爱邹忌,客人有求于邹忌。
C.因为妻子和客人没见过徐公,不知道徐公长得怎样。
【2】为什么邹忌把妻子和客人都认为自己比徐漂亮的事情告诉齐威王?( )
A.他想让齐威王评判齐国究竟谁最漂亮。
B.他想让齐威王判断妻子和客人所说是否属实。
C.他想以此劝谏齐威王,要广开言路,听一听不同的建议。
【3】读完文章后,你认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
A.软弱无能
B.虚心纳谏
C.刚愎自用
14、课外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 A )的待遇,有( B )的生活和( C )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线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将下列三个词分别填到文中A、B、C三处。
①优越 ②富裕 ③优厚
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2】运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在______ 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_______驶向上海。一 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______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___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3】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北京。 ______
(2)钱学森在美留学期间,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______
(3)文中加点的词语“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是指钱学森想早日回到祖国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的杰出才能和重要作用。 ______
(5)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盘旋在柴山峻岭之间的巨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人们都夸耀拥有高尚医德和医术的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楼建筑结构比较简单。主楼十分宽敞,别致美观。(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空的繁星,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比喻句)
17、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
18、岸边,柳条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
3.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4.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们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句子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句子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