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_________)
(2)“小姐,”他说,“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_________)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优虑。 (_________)
2、修改病句。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棉衣和棉帽。
(2)人类征服月球的理想最终会成功吗?
(3)张宏和李小明是一对好朋友,他经常帮他复习功课。
3、比一比,快乐组词语。
4、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题目、诗句与名言。
(1)《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突出表现了一个“愁”字,从诗句“移舟泊烟渚,_______”可以感受到。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3)春天游园,春光无限,百花姹紫嫣红,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朱熹笔下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的首联“_______,_______。”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5、学习了《自然之道》这篇文章,我明白了_______。在四年级我学到的一篇寓言《_______》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6、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3】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__》。
9、阅读理解。
①1973年,我6岁。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块冰凉甘甜的冰糕。
②在我6岁那年的夏天,我梦想成真,吃上了冰糕。
③回想起吃冰糕的经历,我心中就会掠过无边无际的疼痛——眼前仿佛闪现出在炎炎烈日下不停奔跑的母亲的身影。
④1973年夏季的一天,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母亲拉着600多斤重的公粮,和其他社员一道去公社粮店交公粮。交了公粮后,队长看社员们热得浑身是汗,就让会计买了10多块冰糕。队里的人都躲在树荫下有说有笑地吃着3分钱一块的冰糕。母亲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拿着冰糕,步履匆匆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⑤母亲刚走出粮店,冰糕就化了,看到滴在地上的冰糕水,母亲心急如焚,就奔跑起来。
⑥太阳在头顶上无情地炙烤着,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天闷热得像刚熄了火的砖窑。炎炎烈日下,母亲不停地向前奔跑着。
⑦汗水早将母亲的衣服浸得像是水洗过一样,她像是负重的老牛一样不停地喘着粗气。跑过了一村又一村,母亲将公社粮店甩在了身后。
⑧母亲不停地奔跑着,她知道自己要跑10里路才能跑到家里。
⑨近了,更近了,终于望见了绿树环抱的村庄,终于看见了破败低矮的茅草屋,终于撞开了虚掩的大门,终于瘫在了自家庭院里,终于气喘吁吁地喊了声孩子。
⑩母亲的头发湿漉漉的,嗓子眼干渴得冒烟。她把我拉到面前,伸开了右手。我看到在母亲右手手心里有根小棍,一张巴掌大的纸,一小口水。
母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喝!快喝!”一块冰糕化得只剩下一小口水了。
母亲温柔地梳理着我的头发,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她舔了了舔干裂的嘴唇,让我到厨房里给她舀水喝。母亲一口气喝了4碗凉水才吃力地站了起来。
这就是我这一生中吃的第一块冰糕——确切地说,只是吮吸了一点冰糕水而已。就是这点冰糕水,却甜到了我的五脏六腑,甜了我的大半生。
为了这点微乎其微的冰糕水,母亲在炎炎烈日下奔跑了5000米。11年后,当我在淮阳师范上学参加长跑比赛时,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5000米究竟有多远了。5000米,跑得我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5000米,跑得我眼前金星直晃;5000米,我刚跑到终点就感到头疼欲裂,被同学架上了救护车。
如今,我的83岁的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就坐在我的身旁择菜,她在忙着为我准备午饭。当我心潮起伏地写到这里,哽咽着和她谈起我第一次吃冰糕的经历时,母亲淡淡一笑,说,只要能让你吃上冰糕,别说是10里地,就是20里地,我也会一直跑下去。
我眼里闪出了点点泪花。
【1】用简练的语言梳理短文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6岁时,“我”渴望吃到冰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跑5000米的艰难——__________
【2】小明读第⑥⑦⑧段的时候感动不已,泪水不自觉地涌出了眼眶。请你推测他当时的阅读感受,批注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为什么要写11年后“我”跑步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本文注重细节描写,感人肺腑。如,第⑨段连用了“撞”“瘫”“喊”三个动词,将母亲急切而兴奋的心情、疲惫不堪的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_______)
(2)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我”在回忆第一次吃冰糕的经历时哽咽了,母亲却“淡淡一笑”,认为“我”过于感性,小题大做。(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农民朋友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打工挣钱,将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留守儿童近半数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看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呵护幼小心灵”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认为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人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择:
我认为______(填序号)更贴切。理由:_____________
【2】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从中得出两则信息。
某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 经常 | 有时 | 很少 | 没有 |
百分比 | 5.9% | 52.9% | 35.5%/ | 5.7% |
解决方式 | 对父母说 | 对同学说 | 对老师说 | 不说 |
百分比 | 23.6% | 35.5% | 5.9% | 35% |
我得到的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儿童过生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一名现场采访的记者,此刻镜头正对准留守儿童的父母,你最想问他们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街头艺术家
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第一眼看见这个装扮成卓别林的街头艺术家时,我还以为他是个“机器人”呢!
那时,他正定定地站在一个长圆形的石墩上,涂成泥巴色的五官,一动也不动。黑礼帽、白手套、宽黑裤、大皮鞋,还有唇上一撇小黑胡,远远看去,真像个橡皮娃娃。
蓦地,音乐响了起来,一个强烈的节奏跟着一个分明的动作,泥娃娃的眼睛转动了,慢慢地,咧开嘴角,脖子缓缓向右转,笑了。他是个真人!这还用得着说吗?录音机边上那个“讨赏”的小盒子证明了一切。行人好奇地聚拢了过去,很快地,“机器人”抢走了旁边那个街头画家的生意。
巴黎,名副其实的艺术之都。走在路上,随时可以嗅到空气里弥漫着浪漫不羁的气息,( )你想凑点盘缠,讨个生活, 也照样可以携带乐器,在地铁、火车站( )公园、路边,做定点式的即兴演奏。
当然,演奏的好坏,各有高低,得到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记得在巴黎地铁,同一天两个不同的出口,一个独奏小提琴的金发小伙子的提琴盒里,堆满了纸币,而另一个吹喇叭的新手,任凭他吹胀了脖子的青筋,也只能让听众心浮气躁,只想快快逃离那座又高又长的电扶梯。
而往往当你坐上地铁,车门一开,忽然会跳上几个半大不小的年轻孩子,为首的一个弹电吉他,另两个合唱热门音乐,俨然一个小型跳蚤队伍。不过,一阵嘈杂之后,( )乘客“按兵不动”,他们就会知趣地立刻转向下一节车厢,试试别的运气了。
欧洲大概可以称得上街头艺术家的天堂吧,因为( )我们身在伦敦抑或巴黎、罗马抑或伯尔尼,经常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露天艺术表演。
记得有一天,我们经过瑞士首都伯尔尼一家服饰公司门口,竟然欣赏了一组小型的弦乐四重奏,这一次具有专业水准的表演,大大开了我的眼界,也一改往常以为街头艺术家大多是“业余”或是“见习生”的印象。爱音乐的人,不一定非得穿得正正式式,规规矩矩坐在剧院里才能欣赏,这样的艺术环境,多令人称羡!
【1】小小翻译官。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兵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乐选一选。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如果 如果 甚至 无论 B. 如果 甚至 如果 无论
C. 如果 无论 如果 甚至 D. 如果 甚至 无论 如果
【3】短文依次讲述了扮演卓别林表演、 、 、 、 、弦乐四重奏等街头艺术表演。
【4】从文中找出描写装扮卓别林的街头艺术家外貌的语句,此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句勾画。为什么说欧洲可以称得上街头艺术家的天堂?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6】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写作者欣赏弦乐四重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
小小足球队
我的窗外是一条很小的巷子,在双休日,那里几乎整天传来兴奋的喊叫声和砰砰的踢球声。喊叫声自然是孩子们的。
那天,我走过巷口,突然一个孩子向我脚下扑来,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扑的是足球。正是夏天,他穿着短衣短裤。地是水泥的,梆梆硬。
小家伙猛扑在地,胳膊居然没有擦破一点皮。
这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我在少年时代热爱的是乒乓球。路口放的是门板搭的简易的乒乓台,连网子也没有,两块砖头上搁一根竹竿,也打得兴致勃勃,也打得喊声四起,也打得不知道吃晚饭。那时候我的乒乓知识不少,懂得谁是一号种子、二号种子,甚至自己也想当“种子”。
我渐渐长大了。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却成了一个足球迷。每逢电视转播球赛是一定要看的。我最喜欢看的是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一心盼着中国足球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有时候,我就想,中国足球的希望恐怕要寄托在青少年的身上了。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鼓励我们不断努力。所以,看着巷子里的小小足球队,就有了盼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①形容兴头儿很高的样子。( )
②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2】用“___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3】 “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 藏
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据估计,光是茂密的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走私竟达3米。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藏正在为四化建设出力。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草哺育着成片的牛群和马群。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人民是勇敢、勤劳的人民。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段起什么用作?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
3.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归纳2~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4自然段写西藏
4.从文中找出一词来归纳5~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8自然段写西藏
5.文中的“ ”表达了作者对西藏的情感。
14、课内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常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广场。
(1)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功课必须学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被”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把”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把”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把”子句:
改写成“被”子句:
19、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21、根据课文内容续写结尾。
当桑娜把帐子拉开后,渔夫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会说些什么?以后的日子会怎样?请你展开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