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yòu zhì rǎn gāng qīng fù tōng xiā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áng yù pái huái míng mèi pi jì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_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云。(《月光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
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浪淘沙》)
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金陵凤凰台》)
人面不知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平乐 红笺小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3.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
3、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及日积月累回答问题。
(1)“九曲黄河万里沙, __________。”“九曲”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黄河的曲曲折折。
(2)“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从诗句中能想到主人家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暗指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者之间彼此存在________的关系。
(4)《夏天里的成长》开篇以“________”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以“__________”点明夏天万物成长的特征。
4、比一比,组词语。
穹________ 祭________ 浆________ 驰________
穷________ 察________ 奖________ 弛________
5、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正月里供祖像,gòng pǐn________很多,祭器很jiǎng jiu________,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pàn wàng________着闰土来管祭器。闰土来了,他正在chú fáng________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zhān mào________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xiàng quān________。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7、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小达子
其貌儿不扬,短脖短腿,灰眼灰皮,软绵绵赛块烤山芋;站着赛个影子,走路赛一道烟儿,人说这种人天生是当贼的材料。没错!小达子眼刁手疾,就是你把票子贴在肚皮上,转眼也会到他手里,还保管叫你不知不觉,连肚皮贴票子的感觉也没变。可他最看家的本事,是在电车上。你在车上要是遇到他,千万别往他身上靠,否则你身上有什么,就一准没什么。
举个例子说,比方那种穿西服的小子,要是上了电车,保他没跑!因为那种小子好时髦,钱包都掖在西服裤子的屁股后边口袋里,口袋没盖,上边露着钱包窄窄一道边儿。可要想伸手把钱包抻出来,也是妄想。口袋小,钱包鼓,紧绷绷,屁股上的神经不比脸皮的神经差,一动就察觉,小达子却自有招儿。逢到此时,他往车门边的柱子一倚,等车一停,那小子下车的一刹那,他手比电光还快,刷地过去,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钱包的边儿。下车时人的重心和注意力都向下,于是口袋的钱包不用去抻,它自个儿就舒舒服服不知不觉出来了。
话说到这儿,别以为这电车上的天下就是小达子的。
一天,小达子在车上,打白帽衙门那站上来一位中年男子,黑礼服呢的褂子外边亮晶晶晃荡着一条纯金的怀表链,还挺粗。小达子呆着没动,等车快到梨栈时,他靠上去。这儿的车轨有一截S型。车到这里,必得一晃,他借势往那人身上一靠,表就到他手里,跟手揣入怀中。动作快得连眼珠子也跟不上。等车到梨栈,下车人多,他便挤在人群中,快快下车离开了现场。
他一边走,一边美滋滋琢磨着今天的收获。忽然间发现走在前边的一个人,很像刚才车上那个中年男子。他正犹疑的当口,那人转过身来,果真就是那人;奇怪的是,那人胸口地方亮闪闪,依然晃着那条又粗又亮的表链!难道他还有一块表?小达子不自觉用手一摸自己怀中,吓了一跳,竟然空空如也。他半辈子偷别人,头一遭尝到挨偷后的感觉。更栽跟斗似的,他怎么也琢磨不出这家伙用什么法儿从他身上把表取回去。这人见他发傻的样子,龇牙一笑,笑里分明带着几分轻贱他的意味,好似说:“你笨手笨脚也想干这个!”然后收起笑来,转身而去。
打这天,小达子不再上电车。
【1】小说重点刻画了两个人物,刻画小达子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车上中年男子运用了__________ 描写和__________ 描写。
【2】小达子是个贼,文中第一自然段中“ ”一词概括了他贼的特点。请用“ ”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画出可以印证这个短语的具体句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
【3】小达子在电车上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反衬了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喜欢小达子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chéng罚。
⑤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⑥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⑦放鸭的老头非常nǎo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⑧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⑨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⑩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⑪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⑫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⑬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zhuàng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⑭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⑮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⑯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chéng______罚 (2)nǎo______火 (3)雄zhuàng______
【2】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挤”表现了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
B.第⑥段中,“跳”表现了小猎狗听到其他猎狗们的嘲笑后仍然坚持练习。
C.第⑦段中,“逃”表现了小猎狗不小心使母鸭将蛋生到水里后十分心虚、害怕的心理。
D.第⑨段中,“来回跑动”表现了小猎狗接受任务后十分欢快的心理。
【3】第⑦段和第⑮段划线句,都称小猎狗为“罗圈腿”,但是放鸭的老头对小猎狗的态度是_______,人们对小猎狗的态度是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首尾两段,“害羞”与“骄傲”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方志敏清贫逸事
有一次,方志敏到下面检查工作半个月,在返回省会葛源途经家乡漆工镇时,顺便回家看望母亲。方志敏刚到家,那些受苦受难的婶婶们听说了就来看望他。“呦!正鹄(方志敏的乳名)当大官了,难得转来啰!如今兴苏维埃了,大家都奔好日子,可我们家还常缺钱买盐吃。你在外面又照顾不到我们,唉---方志敏早领会婶婶们的来意,是向他讨买盐钱,便笑着答话:“哈哈,我什么时候成了财主老板,回来就可以照顾你们,帮你开销买盐钱!”
婶婶们涨红着脸,辩解说“都说你掌管着苏维埃几十万、几百万呢!你们公家饭碗里撒掉两个饭粒也够我们开销一年半载,还在乎这两角子盐钱!”
方志敏解释说:“我管的花边(银元)是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却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全部用在苏维埃事业上。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
有一年寒冬腊月,方志敏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从弋阳去参加贵溪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冷得瑟瑟发抖的方主席,令身穿新棉袍的代表们于心不忍,于是合伙买了新棉袄送来,他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的道理,执意不收。一旁的警卫员实在看不过去了,说:“当个苏维埃主席,穿件破棉袄,人家都看不过,收下了又有什么了不得?”方志敏说:“当苏维埃主席,更得事事注意。一个不留意,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辩解——
于心不忍——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改为陈述句。
(3)短文中具体介绍了方志敏同志的哪两件事情?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 )地娇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握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tā( )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排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填空。选段出自文章《桥》,本文的体裁是_____。文章的标题虚实相生,既指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着_____才是保护他人生命的真正的桥梁。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放肆( )地舔着人们的腰 那木桥轰地tā( )了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如果老汉能喊,喊出的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少年闰土(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1】“一望无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描写了闰土刺渣时动作的迅猛有力;“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写出了猹的狡滑,同时反衬出闰土的机敏与勇敢。
【3】闰土为什么来“我”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少年便是闰土。”这句话是过渡句。(______)
(2)选文第二自然段只写了“我”的家境。(______)
(3)由选文可知,闰土的父亲是“我”家的长年。(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衣服简史
①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历史上已无法考证,只能推测: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有些动物的毛皮相当柔软,而且具有保暖的功能,于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就把兽皮披在身上。后来,他们又用兽骨做成针,利用兽皮或是动物的筋做线,把一块块的兽皮缝合起来,这就是人类最早的“衣服”了。
②到了夏天,古代的人类就将树叶、野草缠绕在身上,当作“衣服”。但是,树叶和野草容易枯萎,人们便开始寻找替代品。首先是将葛藤类的植物编结成网,“穿”在身上;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植物的茎或皮可以撕得更细,于是编了更细密的“衣服”,而且韧度也增加了。其实所谓更细的成分,就是指植物的纤维。纤维泛指一切线状的构造,这种构造正是构成“布”的基本单位。
③人类自从开始畜养一些动物,例如羊、兔等后,发现它们身上的毛较长,不但柔软而且温暖,于是便用来作为毛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最常见的毛是绵羊毛。羊毛剪下来以后,首先分出等级, 之后,就成了一匹匹的毛布。这种利用动物纤维做出来的纺织品,就叫“毛纺织品”。
④除了植物性纤维和动物性纤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纤维呢?当然有。现代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用石油、煤等物质,经由化学方法可以合成各种人造纤维。例如用石油化学制品所制成的纤维有尼龙、聚酯、亚克力和石蜡。你也许还不知道,由树木或木材工业的废弃物产生的木质纸浆,也可以制造出人造丝和醋酸纤维呢!人造纤维的优点是更强韧,更具有弹性,我们的袜子、衣服以及毛毯等,很多都是由人造纤维制成的;如果再加入特殊材料,还可以制成潜水衣、防弹衣等特殊用途的衣服。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读第一自然段,补全下面表格。
人类最早的“衣服”所需的材料 | 针 | 兽骨 |
线 | ____ | |
布 | ____ |
(2)读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知道构成“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它可以分成_____、_____和_____三种(按短文的介绍顺序写),其中第三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填入第三段横线上最合适的是( )
A.洗涤、梳理、纺纱
B.梳理、洗涤、纺纱
C.洗涤、纺纱、梳理
D.梳理、纺纱、洗涤
【3】说说画“ ”的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各自的阅读任务,下面选择阅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查找建筑发展资料的李刚看到题目就知道这篇文章与他的目的没关系。
B.王悦想了解毛纺织品的制作过程,要细读第三自然段。
C.下周的科普小课堂上,吕峰想介绍一些关于人造纤维的知识,他必须把本文逐字逐句地读明白。
D.想了解古代制衣方法的张灵,对第四自然段大致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16、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2.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3.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所以一切生命都需要它。(修改病句)
4.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5.父亲对我说,打我不是为别的事,就为我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9、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你”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题目:我不再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单”“天真”“贪玩”“糊涂”“自卑”等。
(2)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