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呼啸 抱怨 吱嘎 勉强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沙暑假期间去乡下的“农家乐”玩了一次,他被农庄生活深深地吸引了,临走前引用孟浩然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农庄主人表示今后还会来。
(2)《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容貌和口音的状态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凄凉。
(3)《春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春天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也是本诗的点睛之笔。
3、按要求写诗句。
(1)《浪淘沙》中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写主人家的庭院洁净、秀美的诗句:____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__________)
2.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__________)
3.指心里七上八下心神不定。(__________)
5、填上恰当的词语。
无限的( ) 奇异的( ) ( )的目光
茂盛的( ) 俏丽的( ) ( )的小路
6、课内古诗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就体裁而言,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______。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用了寥寥七个字形象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
B.第二句描写更加别致,用七个名词构织了一幅江南美景。
C.第三、四句描写了烟雨中的寺院楼台,给人一种神秘美。
D.这首诗以疑问作结,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7、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选连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恨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_______》。
【2】“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
【3】写出总括全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
8、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非连续性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材料一:曾几何时,“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双减”政策推出后,各地也有相应举措来推动政策落地。比如,江苏明确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这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把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孩子,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北京的“双减”措施则包括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等等。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不会消解,对培训的需求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满足。(摘编自苏喻《“双减”政策落地,让教育回归初心》,人民论坛网评,2021年9月3日)
材料二:一些家长以为靠“时间十汗水”的疯狂培训就能提分,过度看重分数的高低,其实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的进步表现和成长过程。家长与其掉进“疯狂培训”的陷阱,不如静下心来理性科学育子。要纠正违背和谐成长教育规律之偏。眼下,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患上“教育焦虑症”,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透支其身心健康。深层次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常识所蕴含的教育规律,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应明了,如果任由孩子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恶性加重下去,将会摧毁教育的根基。家长需转变观念,学校课程才是“正餐”,私下补习不但不能胜出,反而会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健康。
(摘编自评论《“双减”政策落地家长须更新理念》,2021年9月10日)
注:《意见》即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1】什么是“影子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长患上“教育焦虑症”的深层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推出的举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只要学校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就能消解学生对培训的需求。
B.眼下,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患上“教育焦虑症”,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透支其身心健康。
C.学校课程是“正餐”,私下补习虽然不能胜出,但是也不会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健康。
D.《意见》一出台,就扭转了“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4】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家长应该如何去做?请根据材料分别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心中有张弹性的床
宽容是一张弹性的床,它能消除(摩、磨)擦与冲突,也能化解隔膜与(嫌、谦)隙。在包容与谅解中营造和谐,在尊重与接纳中铸就真诚。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心中也拥有一张弹性床,那我们的世界就会阳光灿烂,美丽祥和。
有一个故事,说印度的一个国王造了一张床,床的长度是按印度国民的平均身高来设计的,国王很喜欢那张华丽的床。一天,国王叫一个士兵来睡那张床,结果那个士兵的身体比床长了一节,国王很不高兴,叫人把长的那节砍掉了。第二天,国王叫另一个士兵来睡那张床,这个士兵的身体又比床短了一节,国王于是叫人一起拉士兵的头和脚,要一直拉到和床一样长为止,后来(竞、竟)活生生的将那个士兵折磨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肯定认为这个印度国王很残暴。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张床,如果别人符合自己心里的那张床就OK,但如果不符合则会(坚、艰)决抵制,于是矛盾产生了,争吵甚至打架都会发生。可见,我们每个人心里并不比那个印度国王善良多少,有的人甚至更加残暴。
现实社会中有不少人,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心里那张床没有弹性,总是用那个(缰、僵)死的长度标准来衡量别人,别人或长或短都不接受,进而排斥、抵制、反对,又怎么能和他人建立融洽关系呢?更要命的是,有些人虽然已经四面楚歌,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总是怪罪他人,这就使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生活和工作环境更趋恶劣。在这样的情形下,( )有多大的能耐,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是不可能的。
我们一直在讲要学会包容,不但要包容自己,更要包容他人;不但要包容朋友,更要包容可以化敌为友的人;不但要包容他们的弱点,更要包容他们的缺点甚至错误。这个包容,就是心里那张弹性床。而要打造这张床,就要以善良为原料,以豁达大度为工作。也就是要有与人为善的健康心态。
相传苏东坡向来不服佛印和尚。有一天,他和佛印和尚在路上相遇了,佛印和尚对苏东坡说:“施主,老衲看你像佛。”苏东坡想乘机羞辱佛印和尚,就说:“哦,我怎么看你像狗屎?”佛印和尚一声“阿弥陀佛”,一笑而过。回家后,苏东坡得意地把当天羞辱佛印和尚的事告诉了妹妹,不想妹妹却说:“你又输了,佛印和尚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有狗屎。”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只有心存善念,处处与人为善,才能打造出心中那张弹性床,从而与人相处得张(驰、弛)有度、亲密、和谐、融洽。
在各行各业高度社会化的今天,大凡成功都不无得益于其他人的帮助。得道者多助,何以得道?道就诞生在心里那张弹性床上。正因如此,当你人际关系不佳、事业屡受挫折时,不(防、妨)反(躬、弓)自问:“我心里有没有一张弹性床?”
【1】用“﹨”划去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字。
【2】在第四自然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善良—(____________) 紧张—(____________) 接受—(____________)
【4】文中开头所讲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王的“砍”与“拉”也就是我们心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面楚歌”是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关于他的成语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7】本文的论点是( )
A.我们要学会包容,不但要包容自己,更要包容他人。
B.要和别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C.每个人要心存善意。
D.要善于适应环境。
【8】文中的“弹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引用了苏东坡、佛印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得道者多助”的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以免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chōng)米推磨,受尽了耻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为了击败吴国,越王勾践回国以后是怎样做的?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读完短文后,你想用哪句名言来概括勾践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勾践最后能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请再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短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读读画横线的句子,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暴风雨中追赶鸭子这样艰辛的生活不是他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承受的,所以委屈得哭了。
B.他经历了这样的磨难,觉得没有人帮助自己,又迷了路,所以害怕得哭了。
C.他找到了鸭子,非常兴奋,所以哭了。
【3】“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一句中“长大了”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杜小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分析。
北京的春节(片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开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_______、穿_________、贴___________。放_________、吃________,还要________。
【4】文中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
【5】“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____;“截然不同”的意思是__________。
【6】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自然段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在整篇文章中是属于详写还是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9】片段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________的特点。
1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好一朵木槿花(节选)
宗 璞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因惑。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至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中,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有删改)
【1】题目中“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赞美了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18、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被”字句)
20、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生活中,你肯定与伙伴在一起玩过好多种游戏,如丢沙包、抢椅子、跳方格……写一写你认为最有趣的一种游戏。题目自拟。
要求:1.游戏过程写完整;2.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3.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体,也要注意同学的具体表现,写出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4把活动体会写出来;5.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