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2.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_____;最后的主人分别是_____
3.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_____,_____和_____分别是_____和_____。
4.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曾先后依附_____。
5.魏国历代皇帝是_____。
2、根据成语写出意思。
1.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ABB式的词语。
1.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______)的看得见的长。
2.柏油路也(______)的,像是高起来。
3.夏天,(______)的太阳照射着大地,把杨树(______)的叶子晒蔫了。
4.孩子们三五成群,(______)地在小河里捕鱼捞虾。
4、疑难探究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cēn cī bā jiāo wǔ mèi yī jī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ōu yǎ bèn zhuō huǎng hū diǎn zhu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完成选择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之情(①悔恨 ②爱国 ③自豪)。
8、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 。
, 。
【1】默写古诗。
【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把乌云比作________,用______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
【4】诗人通过写云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我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段二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1】对于“好的故事”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绮丽优美的环境、勤劳纯朴的乡民及宁静祥和的生活
B.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C.是关于作者童年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对“昏沉的夜”深层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昏沉的夜”暗喻旧社会的黑暗,民生凋敝
B.指的是夜里昏暗,因为工作太疲劳,让人昏昏欲睡
C.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体现出作者当时的惆怅与失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鲁迅陪客人
①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②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合一合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③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④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未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⑤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⑥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⑦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⑧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⑨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⑩鲁迅先生的书桌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简要写出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整理鲁迅先生的日程安排。(在空白处填写完整)
时间 | 事项 |
下午两三点钟到夜里十二点 | 陪客人 |
下半夜工作前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太阳高起来 | ________________ |
整理完鲁迅先生的日程,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这个时间段做的主要事是:__________,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写了7个“陪”,有人认为可以改成“鲁迅先生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二点一直在陪客人”,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动词运用,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理”“压”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一 丝不苟。“站”“停”运用拟人把毛笔和拖鞋写得通情达理,陪伴着主人工作和休息,衬托鲁迅先生用笔奋斗、忘我工作的精神。
B.“理”“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时养成了整理、讲卫生的好习惯。“站”“停”运用拟人把毛笔和拖鞋写得很可爱,似乎等主人随时使用。
C.“理”“压”表现了鲁迅先生喜欢在整洁干净的桌子上写文章。“站”“停”指毛笔和拖鞋很懂事,不打扰先生休息。
【5】第⑤自然段画“ ”的句子点明此时时间已是____________。
【6】从本文的描写,你看出鲁迅先生是___________的人。
【7】读完本文,联系本学期学的课文,请写出你如果站在先生的塑像前要对他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天使的翅膀
他是个小男孩,背上有两道明显的伤痕。这两道伤痕,从他的颈部一直延伸到腰部,很难看。小男孩讨厌自己,最害怕换衣服,每次上体育课,他会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角落里。( )他生怕别人发现自己有这么可怕的缺陷。
可是,时间长了,他背上的疤痕还是被同学们发现了。“好可怕呀!”“你的背上好恐怖!”同学嘲笑的话语很伤人。小男孩哭了,难过地躲在角落里脱下了上衣。就在这个时候,老师出现了,几个同学马上跑到老师身边,比划着小男孩的背。
老师慢慢地走向小男孩,指着他背上那两条明显的疤痕,绘声绘色地说道:“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传说,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上的小天使变成的,有的天使变成小孩时,很快就把他们美丽的翅膀脱下来了,有的小天使动作比较慢,来不及脱下他的翅膀,就会在背上留下两道疤痕……”
“那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呀!”同学们指着小男孩的背部纷纷发出惊叹!
“对呀!”老师的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
突然,一个小女孩天真地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抚摸一下小天使的翅膀?”
“这要问问小天使肯不肯啊?”老师微笑着爱抚地摸着小男孩的头。
小男孩呆呆地站着,原本流泪的双眼此时此刻停止了流泪。他鼓起勇气,羞怯地说:“好!”
女孩轻轻地摸了摸他背上的疤痕,高兴地叫:“我摸到天使的翅膀了!”
女孩这么一喊,所有的小朋友都拼命地跟着喊:“我也要摸摸小天使的翅膀!”小男孩又哭了。
从那以后,小男孩渐渐长大,再也没讨厌过自己,他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重振起了生活的信心。他再也没有躲在墙角里换衣服。他上了大学,还参加了游泳队,获得了亚军。工作以后,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永远地深深地感谢自己的老师。他相信,背上的那两道疤痕,就是被老师的爱心所祝福的“天使的翅膀”。
【1】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1)他用背部对着墙壁,再用最快的速度换上衣服。
(2)他用背部紧贴墙壁,再用最快的速度换上衣服。
(3)他用背部贴着墙壁,再用最快的速度换上衣服。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小男孩哭,请找出有关的句子,并想一想小男孩为什么哭?请你写下来。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为什么“永远地深深地感谢自己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没有什么比语言更重要的了。法国作家都德有一句名言:“即使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把握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抓住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有一则萨尔瓦多谚语说:“语言不灭,民族不亡。”世界上各个民族都竭力维护本民族语言的神圣、庄严、崇高和纯洁。为了促使国人对自己语言的珍爱,法国每年都要举办家庭法语听写比赛活动。然而,我们国内的一些广告人以成语——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语言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汉语之奇葩充当广告词。借用成语本身已具有的知名度,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以此获得效益。例如“咳”不容缓,坚持不“泄”,“鳖”来无恙,“骑”乐无穷,默默无“蚊”…是对汉子艺术的自我贬损和破坏。作为中国人,我们在为祖国的语言感到骄傲时,更要维护她的尊严、纯洁和健康。
【1】萨尔瓦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即使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把握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抓住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B.语言不灭,民族不亡。
【2】法国每年都要举办__________活动,是为了使国人珍爱自己的语言。( )
A.家庭比赛活动
B.家庭语言文字比赛活动
C.家庭法语听写比赛活动
13、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迷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着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戏曲必将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必将为世界戏剧所借鉴,为发展戏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
(1)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短文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色。
(2)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开设戏曲课外兴趣小组,但报名的人很少,学校想请你帮忙设计一则宣传语,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检阅台
仙人掌之歌
我非常喜欢仙人掌,不仅是喜爱,而且是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仙人掌遍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竞 竟)独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美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族非常(巨大 庞大 高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之间并不十分相似 ,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辨 辩 瓣)状、穗状等。有的形状奇妙极了,从主茎上伸出一根根平行向上弯曲的分茎,每根茎的直(经 径)都宽达几十厘米。远远看去,它活像是一座小山般大的翡翠烛台。仙人掌家族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鹅黄、金粉、猩红、淡蓝……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咀嚼,( )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滑润,( )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爽,忘掉旅途的疲乏。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终年干旱的地区,(严酷 严格 严重)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弱者。仙人掌是强者,你砍掉它的茎,等于帮助它繁殖。( )你连根挖掉它,让它横卧在地上,它( )会滋生出新个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威胁它吗?一棵重37公斤的仙人掌,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你若用火烧它,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你若对它置之不理,它照样会倔强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僻壤。这怎么不让我肃然起敬?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朋友,仙人掌!
11.选出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12.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3.短文最后一段中的“本色”指什么?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14.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仙人掌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并写出来。
(1)你若对它置之不理,它照样会倔强地活上百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除饥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您是国王,您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斯说:“我想要一管笛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是一个聪明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将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18、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21、习作。
告别2020,这一年,你有哪些难忘的瞬间?又经历了什么喜怒哀乐?请以“2020,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属于你的收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