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 2、想一想写一写

    课文中五十六朵鲜花暗喻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其中的十个: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这句话采用了______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因没盼到_____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仿写:春天来了,春风吹来了燕子,燕子_____________

    2.“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1)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生怕雨停不能穿雨衣的心理。

    3.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

    妈妈,下呢,还下呢!

    几步跑回家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

    仿写一个夸张句,突出我获奖后喜悦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会认

    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 )

  • 5、自学课文,完成填空、答题。

    1.“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联系前文,尴尬是指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概括说明是怎么彻底地、无比漂亮地解决这种尴尬的: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是《马鞭》,但文中还介绍了鞋底、针线,酒壶酒杯,饭碗,这些和马鞭有什么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中有一种奇特之处叫亮相,分为两种:就在双方打得________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_________——双方________对着_________________对着______________对着____,一切都像________!这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效果,越发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亮相叫__________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________,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______________。这就是京剧中的__________,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________。这种亮相叫__________亮相。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浪淘沙·其七》,完成习题。

    浪淘沙·其七 ①

    〔唐〕刘禹锡

    八月涛②声吼地来,头高数丈③触山回。

    须臾④却入海门⑤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浪淘沙·其七》〕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③〔头高数丈〕数丈高的浪头。

    ④〔须臾〕片刻。

    ⑤〔海门〕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南边龛山,北边赭山,两山相对耸立于江海汇合之处,就形成了海门。

    【1】“头高数丈触山回”中“触”应解释为哪一项(     

    A.接触

    B.触摸

    C.撞击

    D.感触

    【2】诗中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的是哪一句(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3】诗中能体现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的词语是哪一项(     

    A.雪堆

    B.卷起

    C.却入

    D.须臾

    【4】诗人由远而近,由动及静地描写了钱塘潮涨潮退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八月钱塘潮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请选择潮涨或潮退其中一个镜头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

  • 7、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些小吾曹指的是(  )

    A. 郑燮

    B. 天下所有的官

    C. 既写诗人自己,又指天下所有的小官

    2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  )

    A. 诗人十分喜爱竹子,关心竹子上的每一枝每一叶

    B. 这里是夸张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诗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译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文中画“﹏﹏”的语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B.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

    【2】文中加点的“瞻仰”一词能否换成“注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了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4】阅读文中画“ ”的部分,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十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用“_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第3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桥》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jiū出一个小饮子,骂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哑了老汉一班,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握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填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填空。选段出自文章《桥》,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文章的标题虚实相生,既指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着_______才是保护他人生命的真正的桥梁。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从队伍里jiū( )出一个小伙子                 开始痛苦地shēn(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             ②病痛时的低呼声。( )

    【4】《桥》在最后才点出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对这样写的好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巧设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悲壮。

    B.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巧设悬念,突出浓浓父子亲情。

    D.巧设悬念,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扣人心弦,突出老支书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

    【5】“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如果老汉能喊,喊出的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囫囵吞枣”的句子;用“~~~~”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张冠李戴”的句子。

    【3】“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_____。这句话透出鲁迅先生_________的特点,表面看是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富贵病又称“现代文明病”,是指现代人生活相对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又严重缺乏运动,从而产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如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

    据调查,中国中老年人15%~20%便秘,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富贵病的发病率正日益走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

    材料二:                      

    某国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1】从材料一的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现代富贵病高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酗酒

    B.缺乏运动

    C.吸烟

    D.营养不良

    【3】从材料二中你发现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是(       

    A.静态生活方式

    B.肥胖

    C.吸烟

    D.糖尿病

    【4】读了以上材料,你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富贵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鲁迅先生是在_______的时候开始工作,写文章的。

    【2】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为什么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整整齐齐”“压”“站”写出了鲁迅先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_____

    (2)保姆的语言,从侧面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_____

    (3)一般来说,早上比较安静,鲁迅先生习惯这个时候工作。_____

    (4)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工作投入,废寝忘食。_____

    【4】仿写。

    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______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_____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5】选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他上课玩玩具,这是事实。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仿写句子)

    常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不会相差这么远。(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亲人,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病句之前要先读句子,分析句子的病因,病因主要有前后矛盾、语意重复、语序颠倒、搭配不当、归类不当等。本题的亲人包括父母,因此是语意重复,要把亲人去掉。

    4.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

    4.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会了。(改为反问句)

    5.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有这绿树。(加恰当的关联词)

    6.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她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2.语文课上,彭万里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修改病句:

     

  • 20、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二选一)

    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面对灾难,科研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爱心人士……负重前行。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一个大国的井然有序令无数外媒叹为观止。作为一名小学生,面对疫情期间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学习方式,面对人类还没有攻克的新冠病毒,面对科技强国的使命……你有什么心愿和想法吗?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体裁不限)

    2.你曾经读过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书信的形式,向亲人、老师、同学或朋友等介绍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注意表达真情实感,格式正确,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不用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