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一填。
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 )。那( )的颜色,(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补充下列词语。
心________肉________ 自作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满________足 大步________________
斩________截________ 一碧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1)AABB式词语:窸窸窣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首相同表示植物的词:苔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以上语句选自《___________》,句中“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从本学期课文的学习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这种虽死犹生的人。
3.当你在夏天的夜晚,听到稻田里传来青蛙的叫声时,你会想起辛弃疾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站在望湖楼上,看到风吹散西湖上的黑云时,你会想起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词语。
凉冰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蓝瓦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望大陆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故乡;
( )不可见兮,永不( )。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大陆;
( )不可见兮,只有( )。
( ),( );
山之上,国有殇!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望大陆》的作者是()
A.于右任 B.杜甫
3.本文以( )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充满着浓郁( )、期盼回归的眼睛。
4.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第一、二两小节写到要“望我大陆”“望我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根据古诗完成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
【3】写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意:________。思想感情:_______。
【4】“红色”家乡我知道
红军长征途中,为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在我们桐梓县的 (地名),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此慷慨激昂,赋词一首: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8、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1.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 );“尔”的意思是( )。
3.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本学期在百花园中学过一首陈毅的《青松》,请你把它写下来。
9、阅读理解。
暖手铜炉
家里珍藏着一个暖手铜炉,那是清朝早年的一个老物件。小时候,一到冬天,农村冷得要命,我们就把母亲做饭烧过炉火后的木炭,一块块用铁筷子夹到暖手铜炉里,暖手铜炉立即热了起来。放在我们的脚边,或者桌子边上,暖暖手暖暖脚,倒是一种奢侈了。
我们常常先把暖手铜炉送到奶奶的房间,奶奶象征性地烤一下手,说暖和了,让我们赶紧拿走,奶奶知道我们学习到很晚,暖手铜炉对我们来说有更大的用处。
一个冬天,每天暖手铜炉在家里每一个人的手上转一圈,传递着一份温暖,最后放在了八仙桌上。
我们兄弟几个写作业时,谁的手冷了,就过来暖一下手。或者我们写完了作业,一家人围着暖手铜炉,父亲给我们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或者武松打虎,或者老戏,或者他自己当兵或者当武警时经历的往事。或者是当年到大寨参观和陈永贵握不到手,父亲挤进人群摸了摸陈永贵的棉袄……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让我们也想象着世界的大,男子汉要有走遍天下的雄心。
那样的时光现在想来愈显得弥足珍贵了。
物质贫乏的年代,星光下、月光下,我们会到家庙湾里的冰上滑冰。我们找来木板,铁条做成滑板。在两根木棍上楔上钉子,蹲在木板上。用木棍上的钉子插到冰里,一用力,滑板就带着人飞速地在冰面上打滑,玩得尽兴极了。半夜回家时,手脚冻得麻木。这时候暖手铜炉派上了用场,用手捂住它,手热了,再暖暖冻得红红的耳朵,那暖手铜炉怎么不是我们心里的神?
后来离开了老家,到了东北,那些冰雪的日子,洗了衣服,拿到室外就冻成了冰片,但东北的房间里是暖和的。夜里醒来还是经常想起那个暖手铜炉□那个带着亲情的暖手铜炉□不免有了一份牵挂□思念和忧伤□
以后,每次探家,虽然家里都用上了暖气,但我还是取出暖手铜炉,给它照相,把玩它,欣赏它。暖手铜炉依然保持着黄铜的锃亮,提手被摸得亮亮的,底部已经被岁月磨得很薄了,一个边角还露出了磨损的小洞,网格状的铜炉盖的一个角也有了一点儿破损。
它经历过多少个冬日,温暖过祖辈和一代代人的手。祖先的温暖似乎也保留在这暖手铜炉里了。
现在又是冬天,突然想到了那个暖手铜炉,那份亲情和温暖又如暖流一样传来,让这个飘雪的冬夜不再寒冷。
【1】在短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短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围绕“暖手铜炉”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归纳,至少写出3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每次探家,“我”还要取出暖手铜炉照相、把玩、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题目“暖手铜炉”中的“暖”字单指铜炉带给“我”的热量。( )
(2)画“ ”的句子中“那样的时光”指的是“我们”和暖手铜炉相处的时光。( )
(3)短文通过回忆一个物件来抒发情感,这种写法叫作借物抒情。( )
(4)第⑩自然段写出了暖手铜炉是传家宝,深受家人的喜爱。( )
10、课内阅读
韩勃 ( )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勃 ( )噢,原来是这样!
1.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
2.蔺相如的话共讲了两层意思,前一层讲了 ,后一层引人思考: ?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蔺相如处处以 为重,不计较 的宽广胸怀。
11、对比阅读。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仿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二)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第二天晚上,中国守军的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上午9点,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灭,卢沟桥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两篇选文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战争场面。请阅读选文内容,完成练习。
(1)选文(一)的场面描写中“面”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来;选文(二)中的“面”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来。
(2)选文(一)中的“点”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中看出来。
【2】从两篇选文中,你可以想象到中国军人怎样的特点?( )(多选)
A.英勇无畏
B.足智多谋
C.积极乐观
D.同仇敌忾
【3】从选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惨败的可耻下场。
【4】理解并分析选文中加点部分的描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精彩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______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即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按照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什么呢?根据原文内容写在文中空白处。
请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活动,还像什么呢?试着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 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拓展阅读实训
我爱您——母亲
今年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一个(震撼 激动)人心的声音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响起 飘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中国从此岿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您已经走过了56年的光辉历程。从“一汽”汽车到新型的“大众”轿车;从“东方红”卫星到“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您的儿女用智慧和汗水把您装点把你美化,如今,他们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我们为您而奋斗!上下五千年,多少故事催人泪下,令人深思: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雪耻;屈原为国为民,上下而求索;苏武忍辱牧羊,念念不忘国家;文天祥宁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邓世昌为国捐躯战死海疆,足壮中国海军威……无数爱国志士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爱国史。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我们爱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们无私的母爱;我们爱家庭,因为家庭给了我们安全的避风港;我们更爱你——祖国母亲,您给了我们一切。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安居之处;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您给了我们一切!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我们爱您,永远牵您的手,与您同行!
【1】划去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
今年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一个(震撼 激动)人心的声音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响起 飘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文章中把“亲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结合在一起的是在第几段?这样有什么好处?
【3】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4】作者在文章中多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统领句。
【5】本文最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段热爱祖国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转换
(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3)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啷地大响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春节时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春节很有特色。你所生活的城市、乡村在过春节时有什么风俗?请你写一写,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写,但要注意有详有略,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