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学过的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祖国山水如画。“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了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黄河的苍茫壮阔。
2、根据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家yù户晓”的“yù”字小明不会写,他应该用___查字法查字典。该字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说明,使人了解;②明白,了解;③比方。在“家yù户晓”中,它应选第(____)种解释。
3、看拼音,写生字。
(1)爸爸yàn(________)了口唾沫,说:“咱家终于把房子的dài(________)款还清了。”
(2)一根bǎng(________)东西的绳子掉在了地上,把那位老人bàn(________)倒了。
(3)你知道飞机pò(________)降阻lán(________)装置是如何制作的吗?
4、根据拼音写词语。
看着那些心爱的多肉盆景慢慢kū wěi_________,姐姐满脸jǔ sànɡ______,眉毛都拧成了ɡē da______。妈妈cāi cè______可能是浇水过多的缘故。从lǐ lùn______上讲,夏季是多肉植物的休眠期,它们lèi sì______于shā mò_____中的仙人掌,更喜欢在ɡān zào_______的环境中生长。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______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______
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______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 ______
6、古诗词赏析。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时间很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贺知章写过什么诗?请写出其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延伸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尽 才
觅 指花都凋谢了
不知 寻找
始 岂料,想不到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_____”相呼应,运用了___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
【4】登山前,诗人为_______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_______又感到惊奇。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 锦官城:________ 野径: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雪山
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8个月了。他们衣服穿破了,草鞋穿烂了,这样冷的雪山,怎么过得去呢?但是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倒反动派,红军要跟凶恶的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大队人马来到大雪山脚下,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有毯子的就把毯子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把油布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到些布片和枯草,绑在脚上,当做棉鞋;有的战士找到一张羊皮披在身上当做大衣。
上山以前,每个战士都喝一碗辣椒汤。辣椒汤能刺激血液循环,使身体发热,可以抵御山上的寒风。
红军开始翻越大雪山了,一个接一个,一队接一队,出现在白茫茫的大雪山上。
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乌云带来了冰雹,打在炊事员挑的洋铁桶上,“叮叮当当”地响。冰雹刚过去,大雨又来了,冰凉的雨水淋湿了衣裳,还直往领子里灌,弄得战士们浑身是水。英雄的战士踏着没膝的积雪,一步一步向山顶前进。
越近山顶,气候越冷,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许多战士冻得嘴唇发白,牙齿“格格”地响。他们年轻的扶着年老的,身强的扶着体弱的,男的拉着女的,小鬼们拉着马尾巴。走啊!走啊!越过大雪山,就是胜利!
红军的宣传队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站在半山腰,敲着锣,打鼓,挥着红旗,鼓动大家前进。几万红军跟着红旗,跟着毛主席,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前进。他们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前进,前进,终于翻过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没(méi mò)膝(xī qī)的积雪 稀薄(bó báo)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抵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力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______________) 稀薄——(______________) 恶劣——(______________)
【4】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________)
(2)越近山顶,气候越冷,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________)
【5】画出一句含有破折号的句子,并写出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问题。
①面对大雪山,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怎么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翻越大雪山的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加横线的句子是____说的,句子的“或”可以解释为__,整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句子①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句子②指出___;句子③指出 ___;句子④明确指出“正确批评”的标准,即“___。
【3】《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____同志而作的一篇____。
11、阅读课外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黎明时分
寇建斌
①夜,黑如墨,沉如铁,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②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③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推老高从窗户送走;立刻打开电台,把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④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⑤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摁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⑥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⑦地端坐如故。
⑧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⑨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
⑩那张小纸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解下,丢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地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⑪这次她想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⑫一群野兽闯入,窗户被砸开,清亮亮的光刷地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⑬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⑭域外攻城指挥部,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556655611231222232156721
⑮首长要来看过,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⑯在大家诧异的日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一首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1】这篇小小说虽短。情节却丰富且富于变化。小说中的“她”是一位______________,在已经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她做了以下事情:
①帮助交通员老高逃走;②_________________;③烧毁有情报的小纸条;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过以上情节,我们看到了“她”镇定、心思细密,坚毅等品格。文中最能表现“她”镇定的关键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她”两次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中,更看到了“她”对于即将到来的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喜悦。
【3】小说开篇用七个字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能在下文中找到和此处环境形成对比的另一处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发了两份电报,分别是什么呢?寻找文中信息,作出判断。
第一份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份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穷人》,回答问题:
①请找出文中能显现桑娜一家生活艰辛的语句。想一想:桑娜一家生活艰辛还能照料邻居的孤儿,这说明什么?
②找出课文中对渔夫的语言描写内容,说说你眼中的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13、阅读漫游。
水性江南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责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器——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忍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选文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二、第五两自然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
美丽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请你为“图书漂流活动”取个生动别致的副标题:“图书漂流”——______
【2】根据海报内容,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A.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举办的。
B.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接受师生捐赠图书。
D.教材和教辅类用书能捐赠。
【3】“注意”里的第2条是病句,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改为感叹句)
(2)这些松石也有挺拔之感,这些松石总显得有些朦胧。(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目的提高了。(改病句)
(4)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庆龄把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特点,把你了解的茶挑选一种简单地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