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昌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拼音,写字词。

    1.公司刚刚pìn yòng(   )的员工,虽然嘴巴很甜,但喜欢piàn rén(   ),所以还是被老板cí tuì(   )了。

    2.pō wéi(   )有趣的是pí jiǔ(   )竟然可以当作绘画的颜料。

    3.一位英俊xiāo sǎ(   )的少年,来到了美丽的hǎi bīn(   )小城。

    4.dà bái shā(   )忽的一下,从海面cuàn(   )出来。

  • 2、看拼音,写词语。

    kānɡ kǎi     zhènɡ fǔ     fèi ténɡ     páo xiào

    ( )            ( )            ( )            ( )

    jǔ sànɡ     shāo wēi     qín jiàn     pénɡ pài

    ( )            ( )            ( )            ( )

  • 3、《题长松图》中描写松树顽强生长且姿态优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赞美松树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5、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更无花。(元稹)

    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③诚者_______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④拯救地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A. 动静结合 B. 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 点面结合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诗词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的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的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从本首词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七:2023年10月1日   周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74周年华诞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成立。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纪元。2023年10月1日早晨,五星红旗升起,耳边回响的是庄严的宣告,是嘹亮的歌声,是开典的礼炮;眼前浮现的是冲天的火箭,是风驰的高铁……

    请为“75周年华诞的祖国”提前创作一首4句现代诗。

  • 10、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一个苹果

    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顶多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

    防炮洞只有三米长,两米宽。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轻易的事。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更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息。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上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啊!

    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了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在这样艰苦的时候,我不吃,他们是决不肯吃的。于是我决定,防炮洞里的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

    吃苹果也要做一番动员。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传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真挚情意感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有改动)

    1这篇文章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几位战士在__________中,虽然__________,但是仍然__________的事情。

    2把战士们让苹果的过程补充完整。

    火线运输员→连长(“我”)→____________________→连长(“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长(“我”)

    3“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传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 )

    A.战士们心中时刻想着他人,关心着他人。

    B.战士们不是真的口渴,所以苹果传了一圈,还没吃完。

    4“我被这种战友间的真挚情意感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泪花之所以是“幸福的骄傲的”是因为( )

    A.“我们”都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感到幸福和骄傲。

    B.“我”感到生活在互相关爱的集体中是非常幸福的。“我”为有这样互相关爱的战友,有这样团结友爱的集体而骄傲。

    5填空。

    (1)火线运输员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但他却关心连长(“我”),把苹果给了连长(“我”),让连长(“我”)__________

    (2)连长(“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__________似的,但是连长(“我”)想到步话机员小李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息,所以把苹果给了小李。

    (3)作者对小李、小蓝进行了__________描写。

    ①他的嘴唇干得裂了__________脸上挂满__________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__________

    ②他的脸____________________,嘴唇干得__________

    ③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战士们虽然急需苹果,但他们心中却____________________

    6防炮洞里格外沉静,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1】对画线句子进行信息提取,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观测,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了火星表面颜色明暗变化与风有关。

    B.意大利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了火星颜色明暗变化与植物无关。

    C.通过观测,科学家发现了火星表面颜色明暗变化的真正原因是风吹起火星表面的尘土。

    【2】阅读选文第二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生命产生的必要条件

    火星上的环境

    必要的水分

    _________

    适当成分的大气

    _________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画出瀑布的声音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拜书画大师的门下,他带着自己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画成的一幅瀑布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看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这位年轻人一年后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更好的瀑布画捧给大师。大师看了看那幅画,再次轻轻摇头说:“遗憾,还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又过了一年,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地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瀑布画捧给大师。大师看了看那幅画,再次轻轻摇头说:“年轻人,你还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年轻人困惑了,虔诚地问:“大师,晚辈确实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求您明示!”

    大师提起画笔,在年轻人的画上作起了画,他在瀑布下水潭的岸上画上两个相对而站的人,其中一个人正双手拢着大声喊,另一个人正伸着耳朵仔细地听。

    就这样,年轻人明白了怎样才能画出瀑布的声音,也终于领悟了书画的真谛。

    生活中我们总有许多遗憾,苦苦求索却总有一些向往不能如愿。执着的我们有时只顾专注事物的主流,往往忽视了一些看似与主流无关的细枝末节。其实,有许多看似宏阔的东西,最终取决于细微之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_______

    (2)真切的意义或道理;奥妙所在。 _______

    【2】“又过了一年,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地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瀑布画捧给大师。”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困惑了”,这里“困惑”的意思是:________。让年轻人“困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大师是这样画出瀑布的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事物的主流”在文中指:________;“细枝末节”在文中指:__________

    (2)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说说你的理解。

    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黄鼠狼

    ①黄鼠狼又名黄鼬(yòu),属于食肉目鼬科动物。因头小如鼠,毛呈黄褐色,又性野如狼,所以被称为黄鼠狼。

    ②黄鼠狼行踪诡秘。它白天穴居在山区的岩石下、林子的树洞中和城里一些老房子旁边的砖堆或柴堆下,夜晚它迅速出洞,或上树或潜水,凭借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搜寻食物。

    ③民间有句俗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落下个偷鸡贼的恶名,实在是“冤枉”了它。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鼠狼进行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只黄鼠狼吃了鸡;后来,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试验,结果证明黄鼠狼只在极端缺食的情况下,才叼鸡吃。那它最爱吃的是什么呢?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年大约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如果它寻到鼠窝,就掘开鼠洞,整窝消灭。以每年每只鼠吃掉1公斤粮食计算,一只黄鼠狼从鼠口里大约能夺回三四百公斤粮食。

    ④黄鼠狼不但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而且它自卫御敌的方式也很独特。它不会像马来西亚的蚂蚁那样收缩装满毒气的腺体,导致身体爆炸,喷出毒气;不会像海参那样“翻出内脏”后用消化道的毒液毒敌人;也不会像有角蜥蜴那样通过压迫自己的穴腔,使眼里的血管破裂,将鲜血喷向敌人。黄鼠狼能够产生出一种叫丁硫醇的琥珀色液体,并存储在肛门腺。当遇到危险时,它们就前脚倒立,眼睛瞄准对方,尽量使劲地连续喷射出细雾般的臭气。这种臭气可以喷到4米左右,一旦侵入对方的眼睛,就又辣又疼、流泪不止,甚至可以使对方暂时什么也看不见,黄鼠狼便可以逃之夭夭。

    【1】文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方面介绍黄鼠狼的。

    【2】文章两处画线部分都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3】黄鼠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的原因是(  )

    A.黄鼠狼其实并不太喜欢吃鸡,只有在极端缺食的情况下,才叼鸡吃。

    B.黄鼠狼爱吃鼠,一旦寻到鼠窝,就掘开鼠洞,整窝消灭。

    C.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年大约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从鼠口中夺回许多粮食。

    D.黄鼠狼会喷射臭气,帮助人们保护庄稼。

    【4】“黄鼠狼不但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而且它自卫御敌的方式也很独特”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突出主题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引起注意

    【5】第③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04年感动中国中袁隆平的颁奖词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个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材料二:

    请看一组数字:据统计,在1978到1988年间,因为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中国粮食累计增产1000亿公斤以上。这些粮食不知道多养活了多少人。

    2000年,他的超级杂交稻,有数十个百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

    2004年,亩产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

    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创下亩产记录,亩产高达1149公斤。

    2020年,90岁的袁隆平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实验试种海水稻。他计划用8年时间,在全国盐碱地种一亿亩海水稻,这样可以多养活一亿中国人。

    材料三:

    材料四:(摘自袁隆平在母亲逝世21年时写的文章《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儿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1】读着材料二中的这组数字,会发现这部分内容正照应了材料一中颁奖词的这一句:___________。(填写原文内容)

    【2】材料三是为袁隆平做的一幅漫画,漫画内容照应的是材料一中颁奖词的这一内容:___________。(填写原文内容)

    【3】从材料一至四中体会到的袁隆平的特点,不恰当的是( )

    A.胸怀天下,心系民众;

    B.舍小家为大家;

    C.极其不孝顺;

    D.淡泊名利。

    【4】从材料四中,可以体会到袁隆平对母亲的__________之情。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仿写例句,试着写一写“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 17、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宁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日,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 20、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表达与交流

    森林王国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居民们安居乐业。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群伐木工人,他们开着大卡车,拿着大锯刀……从此,森林失去了安宁,“砰砰砰”“呜呜呜”的声音不绝于耳,小鸟没有了家,大树失去了亲人……森林会恢复宁静吗?居民们会怎样保护这美丽的家园?请展开想象,写一写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

    要求:(1)自拟题目。

    (2)想象合理,叙述完整,主题鲜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