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读,名句填空。
(1)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3)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呈现出一幅画面,请你用自已的话说说这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yōu jìnɡ( )的树林里,地上的小草如绿色的dì tǎn( ),草地上diǎn zhuì( )的野花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姑娘。她们穿着美丽的yī shanɡ( ),站在那里yōu yǎ( )地wēi xiào( )着。
3、看拼音,写词语。
音乐老师 chún shú( )地按起了 qín jiàn( ),霎时,优美的旋律在教室内响起,同学们深深地 táo zuì( )其中。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其间有一个____的少年,手捏____,向一匹猹____。那猹却______,反从________________。
2.《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文章刻画出一个___、____、___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如“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等。
3.《好的故事》是鲁迅的一首散文诗,表现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文中总述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4.《我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回忆伯父先生生前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和____________之情。
5、看拼音,写词语。
分别在即,我们juàn liàn( )往日的欢乐,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校园中留下了我们qín miǎn( )的身影;校史上记载着我们的一项项róng yù( )我们如奔腾的jùn mǎ( )踏平坎坷,像展翅的xióng yīng( ),搏击长空。因为我们,可爱的校园 shēng jī bó bó( )wàn xiàng gēng xīn( ),此刻,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彼此送上zhēn zhì( )的祝福,去谱写新的乐章。
6、我能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另一首诗词:《______》。
【2】这首诗歌的结构特点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
【3】读一读,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诗句,我发现“__”字用得精炼形象,因为_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苏轼词两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蕭蕭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材料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解释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苏轼和这两首词,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材料一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萧萧暮雨,子规声声,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C.材料二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4】第二首词是苏轼流传最广的诗词之一,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试着从写法、意境、联想等任何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
【1】这两节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恨不得”的意思是__________,反复运用“恨不得”起强调的作用,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用“恨不得”写一句话,表现你对某事物的热爱之情或厌恶之情。
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唯一的听众》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①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②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③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④“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⑤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 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于是继续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惟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⑥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同时每天清晨,我还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1)本文第⑤段中划线的“总”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说说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3)当老人每次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请你揣摩一下,“我”此时内心的感觉是怎样的?
(4)根据选文的最后一段,概括出“我”结识了“耳聋”老人后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10、课外阅读
不必好学,永远好奇
①很多人会把好奇和求知混为一谈——毕竟都是在探索未知的东西。可在我心里,“求知”像是一条康庄大道,有着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可好奇却是乡间小径,它可以通向四面八方。
②好奇的人也并不一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多时候因为知识不成体系,而信息又太散,他们在年轻时甚至会给人一种“不着调”的感觉。需要很多很多年的积淀,才能将自己看到知道的一切化沙为珠。但跟好奇的人相处却极其有趣,他不会条理清晰地给你分析中东局势,也很难在你陷入困境时为你出谋划策,可好奇本身就是一种对万事万物很本真的爱,以至于被这份爱的荣光笼罩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天然的善意与轻松。
③我曾经有过一次超级糟糕的旅行体验,是一次出差时先后经历了航班晚点,行李被弄丢,租的车半路爆胎,酒店弄错了预约信息以至于无法入住等一连串暴击。我坐在汉堡王里怒气冲天化身为用手机跟各方斗争。当时还只是普通同事的朋友忽然发出一声喜悦的低呼,我闻声看去,他正在一脸兴奋地看着窗外一只小浣熊鬼鬼祟祟地在狗饭盒里偷吃。
④我以为我自己会生气的——都如此倒霉了,你为了这点小事还这么高兴?我都急成这样了,你怎么什么也不做?可那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就像是迷境般吸引人,莫名其妙地我也凑了过去,莫名其妙就放下了手机旁观小浣熊智斗哈士奇,更是莫名其妙地一起数清了小浣熊尾巴上到底有多少圈,并严肃认真地花了一个多小时探讨了浣熊吃狗粮会不会拉肚子。
⑤走出那家餐厅的时候,我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没有解决,但不知道为什么,却觉得有点开心,好像成为这种好奇心满满的人了。不是为了增加谈资而去了解一件事,不是为了学到什么知识而去关心一件事。好奇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在那里。
⑥我想好奇的本质就是一种“看见”,不是匆匆一瞥,不是视而不见,不是看到之后又冷漠地移开目光;而是看见花,看见鸟,看见一群蚂蚁一只蜜蜂。它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打动,而能允许自己被打动的人,一定柔软且快乐。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糟糕——_______
倒霉——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推测第①自然段中“康庄大道”的意思。
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写“跟好奇的人相处却极其有趣”,为什么?用简单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作者对好奇本质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自然段写“人们把好奇和求知混为一谈”的原因是( )
A.二者都是在探索未知的东西。
B.二者缺一不可。
C.好奇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D.好奇能解决一切问题。
(6)第②自然段“化沙为珠”说明好奇的人( )
A.年轻时“不着调”。
B.他们知识很成体系。
C.他们勤奋好学。
D.经过长期的努力坚持必会把自己看到的转化成知识。
(7)第③自然段作者把自己经历的糟糕体验称为“暴击”,这说明( )
A.这次旅行体验对自己有伤害。
B.这次旅行体验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C.这次旅行体验对自己伤害巨大。
D.这次旅行体验对自己没有影响,因为看到小浣熊。
(8)“我以为我自己会生气的——都如此倒霉了,你为了这点小事还这么高兴?我都急成这样了,你怎么什么也不做?”这句话说明了( )
A.我如此倒霉
B.我会生气的原因
C.我很着急
D.我很生气
(9)第④自然段连续用“莫名其妙”写作者对小浣熊观察与研究,说明( )
A.好奇吸引作者。
B.小浣熊非常可爱。
C.好奇很重要。
D.小浣熊在狗饭盒里偷吃的样子很吸引人。
(10)第⑤自然段“好奇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在那里”一句中,“他们”指( )
A.小浣熊
B.好奇
C.一切令人好奇的事物
D.知识
11、阅读与理解。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 D.舒缓→激越→突变
【2】“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说明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
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C.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参加升旗仪式,听着国歌的声音,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链接
七月的新礓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在( )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 )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 ),人( )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 )一伸手( )可以捧到满怀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1.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酷热——
4.按要求在文中画句子。
(1) 用“ ”画出比喻句。
(2) 用“ ”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13、阅读
平分生命
一个男孩与他的妺妺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妺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十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十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妺。在这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五十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______ 便宜______
【2】请概括回答“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句子,“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是因为:____________
【4】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
【5】第2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休写一写男孩“思考”了什么?
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选文一
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何况筑完围墙,又有什么其他工作可做呢?至少我一时还没有想到要做其他什么事情,无非是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而已。这是我每天多多少少都要做的一件事情。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所处的境遇和环境,并把每天的经历用笔详细地记录下来。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货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与害:
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唯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福与利:
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
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
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不至饿死。
选文二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不少在晒干后一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选文三
经过这么一番长途跋涉后,我休息了一个星期,尽情地吃喝一通。这期间,一个重要任务是为鹦鹉波尔做一个笼子。它已非常驯服,与我相处得很融洽。我记起圈起来的那只小山羊,打算去把它带回家来,或给它喂点食物。我去了,发现它还在老地方,因为它根本出不去。小羊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我赶紧出来砍一些能找到的树枝和灌木,扔进围篱喂它。喂完后,我用绳子拴住它,带它离开。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拴它,它饿怕了,变得非常驯服,像只狗似的跟着我,我不断喂它,它变得那么温驯、可爱,很快就加入到我的宠物行列,以后再也没离开过我。
【1】以上三篇选文均选自《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这三篇选文的小标题可以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说明了_________,“小小的”说明了_________,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
【3】阅读文段,完成下表。
| 遇到的困难 | 克服困难的办法 | 人物形象 |
选文一 | ____ | ____ | ____ |
选文二 | ____ | ____ | |
选文三 | ____ | ____ |
【4】他是如何发现烧制陶器的方法的?他制作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
【5】选文一和教材的6自然段以后的内容相同,但语言表达不同,这是因为两个版本的翻译者不同,关于“幸运和不幸”,教材版本采用的表格方式,对比两个版本,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改为反问句)
2.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改为肯定句)
3.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改为“被”字句)
4.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你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5.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改为陈述句)
6.天还在下雨。你别想出去玩。(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做成了好几样花生食品。(先改为“把”字句,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21、写作
生命是怒放的鲜花,是芳醇的美酒,是激扬的诗篇,是壮丽的画卷,生命的美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请你以“最的生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语句通顺。
(3)字数不低于450字。请以“我是最 的人”为题目习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