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妈妈认真地帮我把撕烂的校服缝(_____)好。
2.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_____)隙间照射下来。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_____)量地用力地长。
4.小梅尽(_____)心尽力地为班级服务,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了新任的班长。
2、查字典填空。
张小明不会写“缚在棒上”中的“缚”字,可以用____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李华不认识“缚”字,可以用___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__画。“缚”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拘束;B捆绑。在词语“缚在棒上”中的“缚”应选义项__。(填序号)
3、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早上六点二十,我的nào zhōng(________)准时响了。我洗漱完毕,来到厨房,看到妈妈正往yóu guō(________)里放菜,之后加入了少许jiàng(_____)油。吃过早餐,我来到田野里,看见tái xiǎn(________)绿了,bāo lěi(________)欲放。我坐在ruǎn mián mián(___________)的草地上,望着wǎ lán wǎ lán(______________)的天空,笑了。
4、联系课文内容回答。
(1)不同目的的阅读,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竹节人》一课,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想采用_____的方法阅读。
(2)小说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___________,反衬桑娜夫妇的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________。”由此,人们用“______”这个词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填空
“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 )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1)句中括号内应该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指人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在这里表示________(不满 害羞 惭愧)。
(2)像这样表示小声说话的词语还有很多,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小声地吟唱。________ 背地里小声说话。________
6、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咏物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洛阳城, 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是离情别绪。
【1】这首诗是在什么季节的什么时间所写?
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的诗句的意思,并写下来。回忆《泊船瓜洲》写出和这句诗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两首词都是____代大词人所写。前一首作者是______,后一首作者是_____。
【2】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亮,前一首描写的是______月,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后一首描写了______月,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两首词所描绘的月夜景象,前者展现了一幅色彩______________的画面,后者展现的是色调__________的画面。
【4】判断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缺月挂疏桐”这诗句描写非常巧妙,“缺”和“疏”二字,写出了一种残缺的意境,传达出作者哀愁的心境。_______
②“西江月”和“卜算子”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和“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牌名。______
③前一首词重在抒情,后一首词重在写景。_______
【5】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桦林的低语
①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②那森林边的草地上,野牡丹和野百合开过了,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我的思念
越过wān yán( )曲折的小溪,升到高高的冈峦上,在塔亭般的嘹望楼里,我要同你一起倚窗外望……
③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紧靠着燎望楼的
是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④看林人啊,我的兄长,我们在那嘹望楼上只相聚了几个小时,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dí dàng( )着我灵魂中的fú zào( )与狂妄。
⑤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你最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⑥我问你:“jì mò ( )吗?”你笑了,笑得那么爽朗,那么豪壮。你教我从各种鸟鸣中听出旋律,你教我从各种树姿中产生联想。你对我说:“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⑦怀念你啊,看林人! 自从分别后,我又走过了那么多地方,你却日复一日,同你的伙伴们倒班守望在那同一塔亭上。四面风来时,塔亭里发出轰轰的震响。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着邪火出现的征象。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
光……
⑧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它们倾诉衷肠。在白桦林的
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 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出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励( ) 倾吐( ) 希望( ) 怀念( )
3.读读下列句子,想一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用这种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1)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 )
(2)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 )
4.读读下列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2)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5.文章的结尾在表达中心上有什么作用?与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果然 突然 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ー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 突然 忽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厚墩墩 ______________。
嘻嘻笑 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描写小杨树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__写成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找出两句“作者盼望下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认牙
冯骥才
①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②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③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④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⑤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
⑥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⑦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⑧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⑨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⑩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⑪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⑫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⑬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1】文章第①自然段和第②自然段都有“费猜”一词,分别指华大夫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令人“费猜”,这样写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图。
【3】阅读文中画“ ”线的句子,填空。
文章第⑧自然段通过对华大夫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华大夫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第⑬自然段,通过对华大夫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文章主要写的是华大夫,可否把题目改成“华大夫”?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
【2】这段话出自《_______》,是_______作者于1944年9月8日在追悼_______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我还读过他(作者)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
【3】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读一读选文,体会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两种人的鲜明态度。
13、阅读理解。
胡杨树
七月中旬,我去新疆穿越了戈壁。我看见──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连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胡杨树铁干虬枝,龙盘虎踞,顶着戈壁滩上的烈日迎着大漠的雄风,吮吸着脚下土地中贫瘠的养料傲视众生。戈壁滩上大片的胡杨树林将我深深地迷住了,让我惊叹的是──胡杨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我感到大自然的壮美。我看见──蓝色的天空下荒凉的土地上,活着的绿色胡杨与死去的灰色胡杨交织地站在一起,千姿百态,神情傲然,地上稀疏地躺着死去多时的树干树枝。胡杨树不高,特别是树干短,树叶小而茂盛,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活着。我感受到──胡杨从不因自己生活的贫瘠而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胡杨,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尤其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胡杨树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这就是胡杨树的品性!沙漠中的脊梁,就是禀性高贵而倔强的胡杨树!我觉得──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胡杨,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双手伸向天空无声地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忍的树。胡杨能在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我感受到──胡杨在逆境奋起,一息尚存,决不放弃的精神。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不在乎,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我爱胡杨树,更爱那些具有胡杨树的品性的人们!
【1】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像老虎蹲坐,像龙船盘曲;形容地势雄壮险要。_________
(2)好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_________
(3)比喻一切普通的人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顺境_________ 反抗________ 酷暑_______ 肥沃________ 低贱________
【3】用“ ”画出体现胡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4】用“ ”画出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再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
【5】请你用两个成语夸夸胡杨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举例说说你身边的什么人具有胡杨树一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力量
①常听人赞美蚂蚁的力量,所以,我决定实地观察一下蚂蚁。
②今天,我发现我家前面的土地上有许多蚂蚁。这些蚂蚁,一个个黑乎乎的身子,三角形的脑袋,细细的触角,长着6条纤细的腿,看着就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③离它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只被弄坏翅膀的大飞蛾。一只小蚂蚁首先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它围着大飞蛾观察了几圈后,掉头,匆匆地走了。
④不一会儿,那只小蚂蚁领着黑压压一大群蚂蚁来了。大飞蛾虽然已经爬得远了,但是,小蚂蚁们还是很快地找到了它,把它围起来,然后一拥而上,对大飞蛾展开致命的攻击。
⑤蚂蚁们冲上去,大飞蛾力气大,一脚把蚂蚁们蹬到一边,接着抖动着翅膀,显示自己的力量,仅仅一扇,就把几只蚂蚁扇出去老远。可蚂蚁们不着急,一次又一次地向大飞蛾扑去。大飞蛾渐渐招架不住了,翅膀也扇不动了,原来,有许多小蚂蚁趁大飞蛾不注意,紧紧咬住了它受伤的翅膀。
⑥蚂蚁们将飞蛾团团围住,步步逼近。蚂蚁们又使用了“车轮战术”,它们越来越多,越战越勇,爬得飞蛾满身都是,飞蛾被咬得在地上打滚,再也抵挡不住蚂蚁们的进攻,最后只好束手就擒。只一会儿,蚂蚁们就把大飞蛾拉回了自己的家……
⑦我忽然明白,人们赞美蚂蚁,不光是因为它个体的力量,也是它们团结一心的力量。
【1】第②段是对小蚂蚁哪一方面的描写?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动作
B.叫声
C.嗅觉
D.外形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表现小蚂蚁“弱不禁风”的词语有: 能感觉到大飞蛾是“庞然大物”的动作是; 蚂蚁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①身子、脑袋 ②扇、扑 ③乐观和团结
B.①细细、纤细 ②蹬、扇 ③勇敢和团结
C.①三角形、纤细 ②围、拥 ③勇敢和自信
D.①黑乎乎、细细 ②冲、蹬 ③乐观和自信
【3】短文第③~⑥段写了小蚂蚁们和飞蛾的“战斗”,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填空。
发现飞蛾→(_________)→(_________)→拉回飞蛾
【4】请你想象一下小蚂蚁们用“车轮战术”对付大飞蛾的场面,并写下来,注意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式变换,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1)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不能算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改写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乡美,是一个世外桃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狐狸救出了小狐狸。(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汹涌澎湃的黄河、景色迷人的江南、幽雅宁静的庭院,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任选一
首诗用一段话具体、生动地描写这些富有特点的景物。
在我眼前,仿佛出现了《_____》中的画面: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