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绍兴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1.2021年9月17日,神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降落,xuān ɡào________天宫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sù jìnɡ_________的指挥中心bào fā__________出雷鸣般掌声,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xǐ yuè__________之中。我们为那些不知pí juàn________努力奋斗、勇于pān dēng_________科学高峰的科研人点赞。

    2.他想pāi shè_________那罕见的shén mì__________的花朵,到了那儿,才发现花儿已经kū wěi_______了,他感到十分jǔ sànɡ_________

  • 2、读拼音,写生字。

    _____高望重 què_____登梅 chán_____脱壳

  • 3、根据要求写词语。

    (1)形容担心、害怕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3)形容思考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chù jiāo qiè yì jiāo dài   zhān bǔ   fēi yè lónɡ fēi fènɡ wǔ 

    ( ) ( ) ( ) ( )   ( ) ( )

    ài bù shì shǒu lì xiǎn yì lì   xiǎo chǒu 

    ( )   ( )   ( )   (   )

  • 5、名句补充我擅长。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

    (4)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6)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望断:望尽。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7、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三军: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红军怎样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文。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说法。

    这首古诗是一首(田园 写景)诗,描写了作者(春游 秋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2】根据古诗的内容把下面词语恰当地填入横线中。

    晴  雨  涧中  涧边

    这首古诗按照从________________的空间顺序,分别描写了岸边的________时景色和水上的________时景色。

    【3】这首古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每句诗描写的景物。

    第一句:____________    第二句:____________

    第三句:____________    第四句:____________

    【4】作者对涧边草有怎样的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为什么“守株”可以“待兔”

    ①人们常常把不主动努力,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称作“守株待兔”。但是兔子是一种十分机灵的动物,人们很难偷偷接近它而不把它吓跑。为什么会发生撞到围猎人的腿上这样的事情呢?

    ②人是少数能够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件物体的生物之一。人的双眼长在前面,左眼的视野跟右眼的视野差不多能叠在一起。兔子的双眼长在头的两侧,一边一只,且每一只眼睛的视野都比人大,人的每一只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是166°,而兔子每一只眼睛可以看东西的范围是189.5°。兔子不必转头就不仅能够看到前面的东西,而且还可以看到后面的东西。它左右两眼的两个视野在前面和后面都能会合在一起,因此你休想从任何一个方向接近兔子而不被发现。兔子是弱小的食草动物,时时要防范天敌的袭击,对周围的环境,即使是很远的地方,出现的很小的动作也要及时察觉,以便快速逃离危险的境地。兔子的眼睛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

    兔子因为双眼视觉大,可以及时发现四周发生的情况,但是判断东西的位置和距离的准确程度差。通过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件东西,兔子能够判断这件东西距离的远近。兔子用一只眼睛是无法判断一件东西与自己之间的距离的。我们看一个立体的东西,两眼视网膜上所得到的像不相同,右眼看到的跟左眼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两个不完全一样的像,才使我们能够感到东西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从而能够判断距离。

    ④因此,判断距离必须有双眼视觉。双眼视觉要求两只眼睛能同时看到一个东西,也就是要有共同的观察范围。人的双眼共同观察范围大约为124°,所以人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难判断距离。而兔子双眼能够重叠的视野只有约10°,这样兔子在很大的范围内只能独眼看世界。所以,兔子有可能因为 。但是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并不高,就算撞上了也不一定会撞死,“守株待兔”的概率就更低了。

    ⑤有人认为,“守株待兔”与另一个成语“刻舟求剑”比较相近,其实这两个成语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刻舟求剑”永远求不到剑,而“守株待兔”却可以等到兔子,不过概率太低,一般人不会遇到。把这种几乎遇不到的事情当作营生做,大概率会被人嘲笑。

    【1】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最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第②段加点字“差不多”不能删去,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存在语病,请修改。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下句,请在第④段横线处填上合运的一句话,使前后文连贯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

  • 10、你不能指望一觉醒来就变得非常自信。建立信心大厦,要从砌好每一块砖开始,就是说,从你喜欢做的、拿手的事开始,做好每一件小事。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希望—(    )  信心—(    )

    2.怎样“建立信心大厦”?

                              

     

     

     

    3.对“从你喜欢做的、拿手的事开始,做好每一件小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要先做自己喜欢的、最拿手的事

    B.做的事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C.要从小事做起

  • 11、阅读理解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间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________办法,原因是________。  

    (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________办法,原因是________。  

    (3)结合本段,回答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材料《开国大典》片段: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读了文中划线的句子,使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四字词语。

    2“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说明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可以换成“走向”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假如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句子,再按要求做题。

    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1)这句话用了  (比喻 拟人)的修辞方法。

    (2)这句话的作用是(  )

    a对红杜鹃的赞美

    b对这位姑娘的赞美

    c对春天的热爱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 16、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漫步句子关。

    公象睁开眼睛。

    扩句: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跟我学:陈述句改感叹句,首先要在句中加入真是、好、真、多么、太等字词;然后在句尾加啊、呀等表感叹的字;最后加上感叹号!

    1.安塞腰鼓深深震撼了我。(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用带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5.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练笔

    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课文《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写一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