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色的脚印”既是对全文的__________,也是对______________的赞美。
2、积累运用
1、有限的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于寒尽觉春生。
3、邓小平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我中国的革命社建设事业,他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怀念,中国人民记住了他曾经说过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1)贪官污lì(____)贪污的不是粮cānɡ(____)里的粮食,而是灾民的生命。
(2)人群很快被shū(____)散了,由于处理tuǒ(____)当,这次事故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鼎盛”的“鼎”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___。这个字第九笔是_____________,“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大;③(方)锅;④正当,正在。“鼎盛”的“鼎”应取第_____________种解释。
(2)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如写寒食节的“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七夕节的“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诗人还会借助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郑燮借竹子“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特点表现不屈不挠的性格;于谦通过对石灰的赞颂表明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这样的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励之语。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及时行孝道,趁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 夜 喜 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乃: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晓: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代的 ,他写的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春夜喜雨》是一首( )。
A.五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五言律诗 D.七言绝句
(4)作者细致地刻画了 ,诗中没有一个“( )”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 。
(5)现在人们常用诗中的名句“ ”来形容 的人。
6、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7、阅读综合训练。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①,千朵万朵压枝低②。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④娇莺⑤恰恰⑥啼。
[注释] 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蹊,小路。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1】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押韵,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二二三”式的朗读节奏在第三、四句诗上做出停顿标记。
【4】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读几遍,我们会找到诗中表现花开得繁盛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诗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诗中的景物,补充下面的文段。
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的花连枝条都压弯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蝴蝶飞来了,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花枝间传来“恰恰”的啼叫声,仿佛是可爱的黄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用斜线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2】读前两句诗,说说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又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1】用“ ”画出故事发生时的环境。
【2】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一句中的破折号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4】文中“一向”一词可以换成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
【5】把文中最后一句话改成带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还知道本文作者的其他作品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桥》片段,回答问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神态描写;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是_____描写,营造出危急的形势。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_____的老汉。
【2】文中两次写老汉“吼道”,联系上下文体会第一次“吼道”,当时他可能会想:_____
【3】“少废话,快走。”要读出_____(A.责备和命令 B.急切和关心)的语气。
【4】文章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
11、课内拓展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尖刀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用“_____”画出来。“洒脱”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疾”的意思有:①疾病; ②疼痛;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
(1)“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_______);
(2)“疾风吹劲草”中“疾”的意思是(______);
(3)“痛心疾首”中“疾”的意思是(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_ 比作彩虹。
12、课内阅读。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2】选文中快速生长的生物都有什么?试着列举一下。(至少列出五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A.通过花的形状,说明了花生长的速度不快。
B.“昨天”“今天”“明天”是虚指,突出了花迅速成长的特点。
C.“昨天”“今天”“明天”是实指,突出了花的生长速度快。
【4】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选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它是中国人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建设的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共同为地球村村民提供定位、授时等服务。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了用GPS导航,但其实,我们国家入网的智能手机里,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可以说;北斗离你并不远,当你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当你坐上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依靠北斗的精准定位,列车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最后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少内;如果你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
一般来说,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告诉你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而北斗除了这些,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出去,这就是短报文功能。举个例子,假加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使用GPS你只知道自己的位置,但通过北斗定位终端,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信息发出求救。2003年汶川地震时,北斗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所有通信设施几乎被摧毁了,先行进入震区的救援人员正是依靠随身携带的北斗定位终端,才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2020年初,因为有了北斗,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工作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的施工争取了时间;前段时间给珠穆朗玛峰测“身高”,北斗也上阵了……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没有做不到,就怕你没想到,所以大胆去想,你想到了就有用了”。
【1】下列关于“北斗三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三号”具有两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七类服务。
B.“北斗三号”首创三种轨道构成混合星座,实现星星互联与星地互联。
C.“北斗三号”是目前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航天系统。
D.“北斗三号”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
【2】下面内容说明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
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之内。
A.北斗能定位位置
B.北斗离你不远
C.北斗能准确控制时间
D.北斗搭建了“天罗地网”
【3】“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借用诗句说明北斗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
B.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和所有的事物都有联系。
C.借用诗句表达对北斗的惊叹和赞扬。
D.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材料二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这样写的好处是(任选其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结合文本,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的父亲(允许、答应)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相同)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期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选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月色皎洁、清亮如水的景象。(仿写句子,要求引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7、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秋天来了。(改为拟人句)
(2)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3)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4)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20、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_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