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各句属于何种描写方法。
①光秃秃的柞树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________
②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________
③他想,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多可怜呀! ________
④两只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________
⑤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子里慢腾腾地踱来踱去。________
2、按课文原文填空。
(1)默写《江南春》
_____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猹……
3、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季急雨中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这首诗共描绘了四幅图画,分别是乌云密布图、__________图、风来云散图、_____________图。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都写了________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一人在外游历时_________的感情;“明月别枝惊鹊”表达了词人_________的感情。
4、补充词语,再根据语境写四字词语。
威风(______)(______) 热血(______)(______) (______)钉(______)铁 惟(______)惟(______)
囫囵(______)(______) 全神(______)(______) (______)飘(______)舞 昂(______)挺(______)
(1)王莉莉书法很好,她写字的时候常常___________(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写的字___________(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刚劲有力。
(2)在全校小制作比赛中,李媛的作品设计___________(想法与众不同),___________(技术高人一筹),获得了第一名。
5、在古诗词中赏美景:
春: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
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夏: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秋: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
在古诗文中觅知音: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因此,古诗常提及:钟期久已没,_________;故人舍我闭黄壤,__________。
6、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要求。
明月别枝惊鵲,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___。题目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之景,让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中“说丰年”的意思是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大意是____________,整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之情。
7、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吕氏春秋》:“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1】补齐注释。
【2】这首诗写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并没有写弹奏的技巧和琴声,而是重点写了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将这个峨眉山上下来的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余响入霜钟”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D.“不觉碧山暮”是说音乐听着听着就到了早晨,与前一句中的“霜钟”呼应。
【4】“客心洗流水”中的“客”是诗人自谓,由此联想到孟浩然的“日暮客愁新”,我猜李白的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感慨知音的同时,也寓有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句话里两个“有的人”分别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________;第二个“活”充满了________和________。
【2】这句话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周末,你和一个朋友约好了在菏泽万达广场玩儿。你从东明县长途汽车站出发,坐城际公交车来到了菏泽市火车站。站在火车站公交站点,你看到了上面两块公交站牌。你们约好了先去市建筑设计院会合,再一起乘坐公交车去万达广场。
那么你应该先坐________路车,经________站到达市建筑设计院,然后再和朋友一起坐________路车,经________站到达万达广场。
10、课外类文阅读。
湖
我爱水。我爱( )的大海,爱( )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 )的小溪,但我更爱( )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
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湖是活的,层层波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追逐,在嬉戏;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座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的乐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都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__发光的翡翠__不然__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__我凝视湖面,偶或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lián)漪(yī),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漂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到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美丽温柔 奔腾不息 浩瀚深沉 活泼欢快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并用它写一句话。
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画“____”的句子加标点。
(4)作者把湖水比作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文章写出了湖的四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7)文章开头采用的是( )。
A.总括开头 B.引用开头
C.抒情开头 D.对比开头
11、阅读。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雨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浇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问:“要有把伞就好了。娘,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把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看,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着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中“难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划出和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6】省略号常见的用法有四种,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是哪一种用法?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 ②表示语气的停顿; ③表示语音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_____
B.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黄的……_______
C.还有20米、10米、8米、5米……近了,更近了。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这段话选自《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小标题。
_______ 痛击敌人 _______ _______ 跳下悬崖
【2】这段场景描写作者运用了_________的写法,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请你找出描写整体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这段话描写了战士们痛击敌人时的表现,其中“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 “把胳膊抡一个圈”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 从对五位壮士的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 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老人与海鸥(节选)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1】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喜欢海鸥,是因为它可以让老人的眼睛变得生动
B. “生动”就是动情,激发起老人对海鸥眷眷的喜爱之情
C. 一开始眼睛不动,现在动起来了
【2】老人为什么喜欢海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想一想:路人看到这样的场面,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样爱护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学性文本,完成练习。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的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博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又指(____)
A.作者的家庭地址 B.体谅他人,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C.饮水机在门边摆放的位置 D.电视机的摆放位置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写送水的师傅进门要脱掉鞋子?( )
A.说明这是他的习惯。 B.为下文做铺垫。
C.他的鞋很脏。 D.侧面烘托了“我”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3】第三自然段中“我对儿子眨眨眼”句中我对儿子“眨眨眼”的目的是( )
A.我想提醒儿子不要往下说。 B.我与儿子的互动。
C.我眼睛突然间很干涩。 D.儿子问我问题,我在回答他。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
A.交代老人感动的原因。 B.表达了“我”的感动之情。
C.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D.他怕我责怪。
【5】你觉得文中的送水师傅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17、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缩句)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修改病句)
(4)阳光洒满校园。(扩句)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用关联词联句)
(6)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开展体育活动。(将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0、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阅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梦想,是一束光芒,可以照亮生活的道路……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它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呢?请以“阅读让生活更美好”或者“梦想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用具体的事例来写阅读或梦想对你的影响。②叙述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详略,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