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正确、美观。

    kāng   kǎi        huáng   yīng            tiān                  jīng   yíng   tī tòu

    ( )   ( )     ( )     ( )

    dǒu   peng            tái     xiǎn            fèng                       ǎi          qīn

    ( )     ( )     ( )     ( )

  • 2、词语反光镜。(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前者的手(   )有力,后者的手柔软细腻

    (2)这里环境清幽,不想城市那么(   )。

    (3)小婷过去天天练琴,演奏得很(   ),最近不练习,就显得生疏了。

    (4)为什么这样一个(   )好笑的人,找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

    (5)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

     

  • 3、书写展示:在下面横线上默写杜牧的《江南春》,注意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要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

  • 4、《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 5、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填空。

    ( )石穿               全神( )        无忧无( )          声泪( )

    ( )人不倦               百感交( )       见微知( )          情同手(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回顾六年的校园生活,我心中( )我们在这里度过了( )的童年,成长为翩翩少年。谢谢你,( )的老师!谢谢你,( )的同学!我将带着你们给予我的精神财富走向新的征程……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拓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小路。

    ③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形容鸟叫的声音和谐动听。

    1诗人寻花的地点是__________,季节是_____

    2“千朵万朵”形容_____________,“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地描绘了花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蝴蝶____________(怎样)、黄莺___________(怎样),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下列词语。

    山郭:_______________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不少于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二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个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妈妈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     这朵是奖给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     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是啊,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玫瑰________ (guì     gui)        从容________ (cōng     cóng)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________     观赏—________  

    (3)在文中第7自然段的空白处中加上恰当的标点。  

    (4)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惊讶又是因为什么?

                         

             

  • 10、材料阅读。

    1图一漫画要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的成因分析图中,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条标语,呼吁大家抵制假冒伪劣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红习。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一一洗手的时侯,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读读选段中画“        ”的句子,作者借助______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_________变得具体可感。

    【2】选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____”句子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至少写2个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勉励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鲁迅宽容文盲保姆

    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凡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

    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房间里,做清洁工作,或带着海婴在这里玩耍。有一天,鲁迅吃完饭到房里一看,她和海婴玩得正欢,在朝马路的三楼阳台上和海婴一页页地吹纸片,说是放风筝。海婴看到纸片飞舞,忽上忽下,高兴极了,总是要求再来一个。看到二人如此欢乐,鲁迅走了过来。可走近了,却发现那纸片正是自己书架内的一本书,被撕去大半本做蝴蝶和风筝放飞。鲁迅连忙拦阻,才把后小半本收回。姆妈是文盲,不懂得鲁迅视书如命的脾气,又想博得小海婴的欢喜,就没顾得那么多。但鲁迅体谅她,没有加以责备,只告诫以后不可再做了。

    另一次,鲁迅写完稿子还没来得及收起就去吃饭了,稿子就摊放在桌子上。姆妈来打扫房间,擦桌子时顺手把稿子扫到地下,当废物扫掉了。鲁迅回到房间一看:稿子为什么不见了?追问起来,才知是当废物扫掉,倒在楼外放垃级的箱里了。许广平赶紧跑到楼下,打开垃圾箱的门拾了回来。鲁迅也是笑笑,叹息了事。

    不过,不认字的姆妈也曾帮鲁迅找到过一本好书。1931年某天,鲁迅邻居搬走了,姆妈照往常习惯,仍然领着小海婴去玩,回来手内带着一本人家遗下不要的破书,准备给海婴玩。鲁迅接过来一看,被那精美的莱勒孚50多幅插图和原作者马克·吐温迷住了,爱不择手地翻了又翻。后来,鲁迅又托人翻译了全书,那就是《夏娃日记》。

    【1】选文主要围绕“____”词,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2】当鲁迅看到飞舞的纸片是他的书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画线句子是对鲁迅的______描写,写出了鲁迅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海婴叫女工姆妈,不直呼其名,看出鲁迅对女工的尊重。

    B.许广平“赶紧”下楼去找,写出了鲁迅非常节约,一点纸都要留着。

    C.别人遗留的破书,鲁迅视如珍宝,表现出他对书的极端热爱。

    【5】文章题目是“鲁迅宽容文盲保姆”,为何多次写鲁迅视书如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外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黎明时分

    寇建斌

    ①夜,黑如墨,沉如铁,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②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③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推老高从窗户送走;立刻打开电台,把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④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⑤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摁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⑥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⑦地端坐如故。

    ⑧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⑨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

    ⑩那张小纸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解下,丢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地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这次她想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一群野兽闯入,窗户被砸开,清亮亮的光刷地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域外攻城指挥部,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556655611231222232156721

    首长要来看过,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在大家诧异的日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一首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1】这篇小小说虽短。情节却丰富且富于变化。小说中的“她”是一位______________,在已经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她做了以下事情:

    ①帮助交通员老高逃走;②_________________;③烧毁有情报的小纸条;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过以上情节,我们看到了“她”镇定、心思细密,坚毅等品格。文中最能表现“她”镇定的关键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她”两次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中,更看到了“她”对于即将到来的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喜悦。

    【3】小说开篇用七个字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能在下文中找到和此处环境形成对比的另一处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发了两份电报,分别是什么呢?寻找文中信息,作出判断。

    第一份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份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卖石榴

    ①院子里的石榴成熟了,黄里透红,让人垂涎欲滴。摘下来后,爸妈让我和哥哥到集市去卖。

    ②星期天一大早,我和哥哥来到集市。刚摆好摊子,哥哥就一手提秤,一边吆喝:“卖石榴啰,又大又甜的石榴,快来买呀!”不少人过来问价钱,哥哥见集市上石榴不多,就回答:“3块钱1斤!”

    ③“太贵了!”多数人一听就走开了。

    ④一个叔叔对哥哥说:“快给我称3斤,我还要赶汽车呢!”说完便拿出9元钱交给哥哥。

    ⑤“好咧,马上称好!”哥哥熟练地拿起秤,眼睛却偷偷地观察那个人,我一看只有两斤半,哥哥却说:“正好3斤!”那人忙用提包接着,提着包匆匆离开了。

    ⑥我用手推了一下哥哥,小声说:“哥,咱们不能短斤少两啊!”

    ⑦“你懂什么?卖东西谁不这样?真是少见多怪!”哥哥竟这样说。

    ⑧我的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虽然多卖了一点儿钱,可心里总觉得失去了什么……

    ⑨“小兄弟,给我称两斤!”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哥哥赶忙开秤,倒进了他的方便袋。“正好两斤?”那人有点儿疑惑。

    ⑩“当然,少一两补一斤!”哥哥理直气壮地回答。

    石榴卖得差不多了,哥哥高兴地吹着口哨,见我不高兴就冲着我说:“弟弟你咋啦?这样拉着脸,不怕变长吗?”

    “哥,咱们不能赚昧良心的钱啊!3元就3元,你怎么还坑人家?”

    “嘚,你觉悟高……”哥哥还没说完,有人拍了哥哥一下。

    原来是刚才那个干部模样的人。“小兄弟,你少称了半斤!小小年纪可不能这样啊!”

    “对不起,马上补上!”哥哥满脸通红,急忙给他称了半斤。

    那人接过石榴,语重心长地说:“小兄弟,做人应该像石榴一样啊!”

    像石榴一样?哥哥迷惑不解地望着我。我沉思了片刻说:“石榴是实实在在的,它有水晶般的心灵,做人要讲诚信、心地善良啊!”

    哥哥看着石榴,羞愧地低下了头。

    【1】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  )

    A.干部模样的人

    B.“我”

    C.哥哥

    D.赶汽车的叔叔

    【2】文章一开头就描写石榴成熟的样子,最直接的作用是(  )

    A.环境描写,为下文故事的发生做铺垫。

    B.石榴是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和下文形成照应,凸显了做人的主题。

    D.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

    【3】文章在塑造人物上主要应用了(  )描写。

    A.语言和神态

    B.语言和心理

    C.动作和神态

    D.动作和心理

    【4】文中哥哥的一些行为是昧着良心的,下面(  )项是文中没有写出来的。

    A.抬高价格

    B.缺斤少两

    C.多收别人的钱

    D.不讲诚信

    【5】虽然许多文章从正面表现主题,如“我”诚实买卖很高兴,但有时从反面表现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哥哥”不讲诚信羞愧地低下了头。请模仿文章的写法,用两三句话讲个诚信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字句和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字句:

    改写成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子句:

    改写成子句:

     

  • 16、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 17、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一想到去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改成反问句

    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19、读下列句子,变换表达形式,使意思不变。

    (1)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请以   的人为题目习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自己有意义的事写,写出真情实感。

    3)字数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