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朔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飞花令”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形式,原为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我们也来玩玩“飞花令”吧!

    飞“春”字: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月”字: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花”字: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可以使语言更丰富多样。请将下面句子中的四个“都”字换成不同词语写在横线上。

    书店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图书,有的书架上(都)__________是儿童故事类书籍,有的书架上(都)______是自然科学类书籍,有的书架上(都)___________是人文历史类书籍,有的书架上(都)________是保健养生类书籍。

  • 3、陈悦同学在国庆周边游的路上看到“迎宾街”的路牌,请你把下面路牌上的拼音补充完整,填写在方框里。

    陈悦自己的名字用拼音拼写是

  • 4、读拼音,写词语。

    这株柳树经过无数次nüèshā______生灵的高原风雪,一次次被cuīhuǐ______,但它通过自己艰苦zhuójué______的努力,凭着与命运抗争的rènjìn______,终于在这高原上zhùjiù______了一道绝美的风景。

  • 5、补充词语。

    波光____ ______

    风雨____ ____

    _________

    山川____ _____

    随风___ _____

    日月___ 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烈火烧若等闲(   )

    A. fén   B. lín

    2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粉骨碎身不怕(   )

    A. 全身   B.

    3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A. 高尚的节操   B. 青色和白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古诗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1)“粉骨碎身浑不怕这一句借石灰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

    (2)“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追求,由此我想到了王冕《墨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石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诗人不怕“________”,不怕“________”的意志和节操。

  •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作者____,词牌名是____,从题目看,本词描写的时间是____,地点是____。表达了词人____的思想感情。

    【2】本词中通过对嗅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丰收景象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

  • 8、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这段话主要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段描写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照片右边横线上写一段简短的人物介绍。

    【3】对比“父亲”在法庭上的样子与平时(见照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革命先烈都毫不动摇,正如坚韧的竹子在天地间傲然挺立。欣赏书法作品《竹石》(见左图),完成练习。

    用简化字抄写其中的一行诗。

    ________

    ②在你读过的文章或查找的资料中,还有哪些革命先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写出其中两位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认真闷读《智雅书店发货运费标准》,完成问题。

    智雅书店发货运费标准

    (注:本店快递默认发圆通,如需发顺丰,请咨询客服补差价。)

    A.福建   山西   广西

    B.福建   内蒙古   青海

    C.青海   广东   广西

    D.云南   广西   内蒙古

    【2】云南的李强在这家店中至少买多少本《儿童文学》(单价20元),才能免运费?(   

    A.无论多少本,都免运费

    B.5本

    C.3本

    D.无论多少本,都不免运费

    【3】青海的陈青同学在此店买了10本《儿童文学》,请问他能否免运费?为什么?他想用顺丰快递,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想象丰富,把___比喻成“___”,把___比喻成“___”。由小丘线条的“___”,作者又联想到___的中国画。

    【3】用横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的好处是(  )。

    A.赋予景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鲜活

    B.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4】这段话是围绕“_____”来写的。这使我联想到了诗句“_____”所展现的画面。

  • 12、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装; C安定。在文中应取_______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自食其果_____________ 心神不宁___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

    4“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中的“这样做”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是__________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7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这几段话主要讲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 13、课内语段精读。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             )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          )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2】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草原的“寂静”表现在______________,“热闹”表现在_____________

    【4】“车跟着马飞过小丘”中的“飞”字,体现了车和马_____________,也反映了蒙汉同胞刚见面时的__________

    【5】从文段描述中,你能体会到草原人民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它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   )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藏有各种经卷。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塑像、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在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横线的句子在短文中是一个____________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处排比句,在下面画“﹏﹏”。

    【4】短文采用________的结构。作者先用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总起,使莫高窟给人以高贵、美丽的印象;然后分别描写了莫高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莫高窟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肯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 17、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列下句子。

    海瑞不畏权势,敢于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无私和无畏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赞叹呢?

    (改为陈述句)

     

    (2)文章难道不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吗?(改为陈述句)

       

    (3)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敲诈勒索手段十分狠毒。(感叹句)

     

    (4)严嵩任吏部尚书以后,把持朝政,气焰熏天。(感叹句)

     

     

  • 20、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你选择了信念吗?面对失败、痛苦,你选择了坚强吗?面对诱惑,你选择了拒绝……请以这次,我选择了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