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______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____________,同情和关怀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_________之情。
2、国学经典乐园。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__________;六十而__________;七十而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于事而慎于言。
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过故人庄》中颔联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
《过故人庄》中表现诗人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4、精彩再现。
(1)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表达了浓浓的________之情:《我们爱你啊,中国》表现了祖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悠久和伟大的民族精神;《郑成功》着重歌颂了郑成功________、________的丰功伟绩;而(国家)音乐家肖邦则让姐姐________,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爱;两位古代诗人________和________在“喜”与“悲”中心系祖国,表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心。
(2)桂林山水,________,令人叫绝,所以人们说“________”;杭州西湖,________,秀丽无比,难怪人们说“上有________,下有________”;安徽黄山,________,风光无限,让人不由想起徐霞客说过的话:“五岳归来________,黄山归来________。”
(3)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________》。
埃斯内尔——肖邦的手说:“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能体现诗人欣喜的诗句是:________。本诗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与李白并称“________”。他被世人誉为“________”,他的诗被人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示儿》是________代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他以遗嘱的口吻告诉孩子,自己为________而“悲”,并叮嘱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句)”
5、比一比,再组词。
(1)刑______ 鞭______ 纬______ 腊______ 夏______
刊______ 靴______ 违______ 蜡______ 戛______
(2)单dān______ 藏zànɡ______ 横hénɡ______
chán______ cánɡ______ hènɡ______
6、活动四:朗读古诗,抒发美好情感。
【1】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让人心醉的美景,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生态之美。同学们围绕这两首诗开展了学习交流。下面的说法中,你不同意哪个说法。( )
A.白居易的《鸟》中有一个“子”字,指的是小鸟。
B.白居易觉得鸟和人是一样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
C.杜甫的诗作,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
D.杜甫的诗作,描绘了他眼中山山水水的美丽景象。
【2】一位同学想通过朗读《鸟》这首诗,表达诗中蕴含的情感。结合诗句的意思,你觉得他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感激之情
B.怜爱之情
C.赞美之情
D.悲伤之情
【3】同学们发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两行诗句中的词语,有两两相对的特点。一位同学联想到了一副描写自然生态之美的对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可惜他只想起了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你觉得下联可能是( )
A.百鸟归来气象新
B.千山万水入画来
C.近水遥山皆有情
D.南北西东万里程
7、课外阅读。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最能概括青松特点的是( )。
A.挺且直 B.高洁、挺直 C.高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
A.坚强、勇敢、不畏艰难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
B.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希望的精神品质
3.《青松》和《苍松怪石图题诗》都描写了青松的品格,《青松》中赞美松树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松怪石图题诗》中赞美松树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都表现了作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精神。
8、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沁园春▪雪》节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折腰 _______
A.弯腰 B.牺牲 C.鞠躬,跪拜 D.赞美,歌颂。
(2)风流 _______
A.有风韵的 B.有风趣又有本领的
C.不拘泥于礼法的 D.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2】风流人物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你是不是手很疼
①我是一个午后看书时,想起这件往事的。书中一个拳击手历经艰辛终于赢得冠军,别人都打电话表示祝贺,只有他母亲在心疼地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也许,只有最疼爱你的人,才会先想到你疼不疼,累不累。
②那一年,我高考前生病,有一门没考,便回学校复读。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是时间一长,受一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甚至还学会了抽烟。
③一次,在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全去大操场,我却叼着一根烟站在教学楼的大厅里看热闹。忽然听到楼梯处有脚步声传来,转头一看,是校长。我们学校对学生吸烟管得极严,处理得也极重。情急之下,我把还剩一半的香烟,一咬牙攥进右手手心里。【A】校长看着我说:“我认得你,你的作文是全校写得最好的,听说你因为生病没考好,在补习班要好好学啊,你会考个好学校的!”我皱着眉头连连点头。
④这时,课间操结束,同学们都拥进来。校长一把拉起我的右手,让我和他去办公室一下。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起了好几个泡。【B】校长叹了口气,给我清洗,然后找出纱布给我包扎上。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
⑤最后校长跟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手里了。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理解你现在失落的心情,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只要你肯坚持努力,你一定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的!”
⑥正因为校长的那句“手很疼吧”,我开始改变,因为我懂得校长的苦心。那是直入心灵的暖,有着不被岁月侵蚀的力量。
(1)校长看到了“我”吸烟、也看到了“我”把烟攥到手里,但他却没有制止,原因是( )
A.校长想用这种方法来惩戒一下“我”,让“我”知道违规的痛苦。
B.校长想让“我”明白:只要有坚定的决心、旺盛的斗志,就没有什么挺不过去的。
C.校长想告诉“我”;虽然“我”的成绩很好,但也不能违反校规;不当众揭穿是给“我”保留了尊严,但一定要有必要的惩罚。
(2)文章第④段“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一句中“手上的痛”是指_____,“心里的痛”是指_____。
(3)阅读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句子【A】是对校长的_____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校长对“我”的_____。
②句子【B】是对校长的_____描写,写出了校长对“我”的_____。
(4)听了校长的话后,“我”会怎样想?“我”以后会有怎样的改变?请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不需要理由
瑞秋决定把娜拉带回美国,不惜任何代价。瑞秋是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小女孩,而娜拉只是重庆大街上的一条普通流浪狗。
瑞秋是去年秋天从芝加哥来到重庆的,在工商大学开始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今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路街边的一家烧烤摊前,瑞秋发现了娜拉。当时娜拉瘦得只剩一把皮包骨,正歪歪斜斜地挪到烧烤摊旁搜寻垃圾吃。
瑞秋立刻跑过去,蹲下身抱起娜拉。娜拉身子不住地颤抖,低低地哀鸣着。瑞秋很可怜它,决定收养它。第二天,瑞秋带着娜拉去了宠物医院,给它注射了疫苗,做了全身体检。娜拉很皮实,两三个星期后,身体便康复如初了。瑞秋和娜拉成了最亲密的好伙伴,每次瑞秋回到公寓,娜拉总是热情地迎接她,用头蹭着瑞秋的裤角,或竖起身子眼巴巴地望着瑞秋。此时,瑞秋会弯腰抱起娜拉,和它贴面、亲吻。
瑞秋回美国的时间日益临近。瑞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娜拉。从心底里,瑞秋很想带娜拉回美国,可瑞秋心里也清楚,带一条狗回美国有多难。体检、打狂犬疫苗、注射身份识别芯片……手续繁琐,花费昂贵。但瑞秋最终还是决定带娜拉回美国,因为此时娜拉就像她的一个亲人,她不想失去娜拉。
瑞秋东奔西走,一家接一家地办理各种动物出境许可。各种的检疫费、医疗费、代理费……瑞秋一共花了一万多元人民币。有人对她说:“娜拉又不是什么珍贵的品种,何必花这么多钱带它走?”瑞秋说:“我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珍贵的,不论是路边的流浪狗,还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宠物狗,它们都应该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瑞秋最后的一句话感动了很多人,她说:“爱一条狗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只要有颗爱心就足够了!”
【1】瑞秋是个____,娜拉是____。文章讲述了____的事。
【2】瑞秋要带娜拉回美国是因为___________。
【3】判断。
(1)瑞秋想带娜拉回美国没有遇到困难,很容易地就带过去了。 ____
(2)瑞秋带娜拉回美国需要做各种检查,还需要办理各种动物出境许可,瑞秋遇到了很多麻烦。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风筝的心
朱成玉
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 )。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③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④小时候没有动画片,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 ),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 )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⑤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⑥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 )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有改动)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内。
纵情奔跑 气喘吁吁 高高密密 空空如也
【2】关于文中“风都哪儿去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
B. 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
C. 风,被太阳公公照得藏了起来。
【3】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如今孩子们不能纵情奔跑的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子们怕累,不想纵情奔跑。
B. 时间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了。
C. 空间被钢铁水泥占领了。
【5】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有何作用?( )(多选)
A. 将自己儿时的生活和现在孩子的生活作对比,表达作者对现在孩子生活“环境”的不满。
B. 表达自己对儿时自由、愉快生活的怀念。
C. 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6】放风筝是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鸢”指风筝。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关于风筝的古诗,把这首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访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儿去访兰。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个天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得到。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要动手挖。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我疑惑不解。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移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似乎是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低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盒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对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画。
【2】请用“ ”画出空谷幽兰的不俗之处,用“ ”画出父亲话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本文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而题目为什么是“访兰”而不是“赏兰”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也是咏物诗文中常见的题材。请你写出两句带有“兰”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詹天佑 (节选)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这样的句子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2】文中两处“人”字都加了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
【3】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所写的内容能表现出詹天佑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不寻常的音乐会
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台,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伦敦儿童医院病房里的七个孩子。这七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伊丽莎白热爱音乐,酷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的耳朵做了一个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将完全消失。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时,沉默的泪水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双眼。
小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乐。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十一岁生日音乐会?只有三周时间了,来得及吗?”当柯尔比看见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柯尔比请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老师玛丽,玛丽感动地说:“我去,我去!”
在玛丽老师热心的指导下,这六个孩子每天都练习唱歌。当然,伊丽莎白并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仅仅三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这六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这个秘密(保存 保守 保护)得十分成功。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着一辆手推车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惊讶了,苍白漂亮的面庞变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全神贯注 漫不经心 声情并茂)地听着。
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微弱,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尽管观众们都坐在离舞台仅三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他们的视线。但是,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
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可是谁能想到,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的是这些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呀,他们在忍受着多么大的病痛啊!
现在,那六名合唱队的成员已在地下安睡长眠,那六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但伊丽莎白的记忆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六个伙伴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这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
【1】为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天赋( ) 幼稚( )
【2】在画线句的括号里用√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3】文章最后一段中与“不治之症”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4】“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这个秘密”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说这种声音是最美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文中神态描写的句子,在下面画上直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把”字句)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6、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17、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忙 悔 盼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转换。
1.母亲眼圈红红的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将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21、习作天地。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充满酸甜苦辣;师生情、同学谊、校园情是那么美好难忘,曾经有多少难忘的故事存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比如:一次精彩的课堂、你与同学间发生的故事、令你难忘的老师或同学……请生动描写一次最令你难忘的校园活动,或一件事,或一个人等,记下校园的点点滴滴,抒发出你对校园生活的真情实感。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细节描写生动,抒发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字数在500个字左右。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