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安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沉寂(   )   注视(   )   盘问(   )   大概(   )

      聚精会神(   )   兴致勃勃(   )   转眼间(   )

    (2)写反义词。

      轻蔑(   )   曲折(   )   新鲜(   )   战争(   )

      结束(   )   笔直(   )   垂头丧气(   )

    (3)照样子,写同结构词。

      断断续续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慌不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兴致勃勃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词。

      (   )的碎瓦   (   )的树木   (   )的花园

      (   )地盯着   (   )地站着   (   )地回答

     

     

     

  • 2、查字典。

    (1)“探”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在“扌”部中查(  )画。

    (2)“探”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②做侦察工作的人;③看望;④向前伸出(头或上体)。请选择“探”字在下列词语中最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探路(  ) 探望(  ) 密探(  )

     

  • 3、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古诗文填空。

    1.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_

    2.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

    3.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5.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6.鞠躬尽瘁,____________

    7.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zhù nuè shā cuī huǐ yín sòng zhuó yuè jiān rè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用“/”划分朗读停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莺啼:___________

    四百八十:__________

    楼台: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内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热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尺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制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选文选自《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__(A.小说        B.散文)[填序号]。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老汉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冲”和“揪”写出来老汉动作的__________,表现了老汉__________可贵品质。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

    【4】“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故事中的老汉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谁?你想对他说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夹竹桃(季羨林)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小小的心灵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⑤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娥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⑥有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夹竹桃花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季节里。

    【2】月夜,当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作者看到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样子就幻想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描写这三处幻想时都采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将丰富的想象写得十分灵动。

    【3】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夹竹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4】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写了一年三季院子里花开花落的热闹景象,对夹竹桃却只字不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1)这些“闲笔”,看似与夹竹桃无关,却道出了作者爱花的生活情趣。( )

    (2)若只写夹竹桃显得太单一,所以作者顺便介绍了院子里的其它花。( )

    (3)作者是个爱花之人,阅花无数,对院子里每一种花草的品性了如指掌,所以才会对夹竹桃特有的品性情有独钟。( )

    (4)院子里的花草虽惹人注目,开得热闹,但花期有限,容易衰败,这和夹竹桃静悄悄绽放、无日不迎风吐艳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 11、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1.结合对内容的理解,给文章添加一个标题。

    2.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具体写了童第周的那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从动作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请按照要求从文中各摘录一个句子。

    心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学习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沙漠饮水站》,完成答题。

    沙漠饮水站

    地处热带的非洲沙漠,非常干燥,可是也有天然的饮水站,这个饮水站不是清泉,而是一种植物,叫做旅人蕉。

    旅人蕉的水藏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水分贮藏在粗大叶柄基部,旅行者口渴时,只要在它的叶柄上划个小口,就好像拧开了水龙头,新鲜而清凉的水顿时便可流出,这时旅行者就可开怀畅饮。这个“水龙头”不用你去关闭,它会自动“拧上”,一天字后,被划破的小口就可愈合,过一天它尤为旅行者提供饮水了。

    旅人蕉“身材魁梧”,高达20米左右,粗约50厘米,叶子既粗壮又长大,一般科大3-4米。这种叶子长得出奇,它们全部集中在粗壮枝干的顶端,竖向排列成二列,铺成一个平面,好像拔地而起的一把巨型折扇,又如孔雀开屏之势,远远看去十分美观。

    旅人蕉虽然高大,但它不是树木,而是一种大型的草本植物。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马达加斯加人民将旅人蕉誉为自己的“国树”。现在,我国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植物园里也有这种别致的观赏植物。

    【1】文中的“沙漠饮水站”指的是什么?( )

    A.树木

    B.观赏植物

    C.旅人蕉

    D.草本植物

    【2】文中加引号的“水龙头”指的是什么?( )

    A.叶柄基部

    B.叶柄上划出的小口

    C.流出的水

    D.旅人蕉的茎干

    【3】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概括两种)

    ________

    【4】旅人蕉为什么会就被当地人称为“国树”?

    ________

    【5】请你画一画旅人蕉的样子。

  • 13、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下了晚自习,随手锁上班级的门。走到半路才发觉,钱包丢在了教室里。

    真感谢当初的粗心,有一扇窗户没有关上。一阵兴奋,一阵欢呼。也许,当时我被在校运动会上获得的两枚跳远金牌冲昏了头脑;也许,我想用一种果敢的近乎完美的姿势进入教室——总之,那时,我挥动双腿,向窗台跳去。

    不幸的事发生了。牛仔裤的束使我双腿无法伸展,我的右腿膝盖重重地磕在了窗台的水泥棱上。

    一阵剧痛迅猛地向我袭来,我的右腿就像被一块烧红了的铁块过一样。

    力量,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我浑身一软,倒在了地上。

    我的右腿,除了那膝盖,早已全无知觉。那膝盖里,就如一次次地爆炸着原子弹,一次次地将神经冲动传入我的大脑。

    我的牙,咬得不能再紧;我的眼,闭得不能再紧;我的大脑,已经被涂成了黑色,麻木地机械地接收着来自右腿的信息。

    疼痛在缩小,缩小着它的范围,却加大了它的强度。最后,它集中在一点上,犹如一根毒针,在我骨中穿梭。

    疼痛,似乎已耗尽我积蓄的热量。我冷,冷得心在发慌。我无法控制我的身体,因为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此时都在不住地抖!

    我不能说话,我的嗓子早已在一次次大量的呼吸中变得干燥而疼痛;我不能走路,仅一条腿根本无法支撑身体的平衡!

    我靠着墙,静静地坐在那儿,感受着疼痛和冰冷的侵……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写在文中横线上。

    ____

    ____

    ____

    ____

     

    2“一种果敢的近乎完美的姿势”是指____________,而最终导致不幸的事发生,那就是____________

    3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我跳窗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读者,你一定很欣赏作者对于疼痛体验的描写吧,请你摘录3句描写疼痛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验疼痛》的作者叫侯涛,他希望阅读过这篇文章的每一个朋友都能在留言板上写一句话,与他共享共勉。

    BB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捅马蜂窝》,完成下列各题。

    捅马蜂窝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蛰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niè)感沉重地压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选自(《小读者(爱读写)》2018.04   作者   冯骥才)

    【1】我为什么要去捅马蜂窝?(       

    A.讨厌马蜂

    B.喜欢马蜂

    C.好奇心理

    D.好胜心理

    【2】“挨蛰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此刻最有可能是谁把“我”拖进屋的?(       

    A.妹妹

    B.爷爷

    C.爸爸

    D.妈妈

    【3】“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这里的“自已都能用眼瞧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什么?(       

    A.肿起的疙瘩很大

    B.肿起的疙瘩很痛

    C.肿起的疙瘩很亮

    D.肿起的疙瘩很红

    【4】随着事情的发展,我的心理也产生变化。我心理变化正确顺序是下列哪个选项?

    A.胆怯→好奇→愧疚→企盼

    B.愧疚→好奇→胆怯→企盼

    C.好奇→胆怯→愧疚→企盼

    D.企盼→好奇→胆怯→愧疚

    【5】“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对这句中“旁人”准确解释的是哪个选项?(       

    A.家里的亲人

    B.村里的乡亲

    C.所有的蜜蜂

    D.所有的生命

    【6】“捅马蜂窝”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也常用到,它常用来形容的是什么?(       

    A.不怕牺牲

    B.不怕困难

    C.英勇顽强

    D.招惹麻烦

    【7】一窝马蜂成百上千只,可作者为什么只写蜇“我”的那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请给这句话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字句。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1)字句:________________

    (2)字句: ________________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正确的是____

    A.夜晚光线太暗,鲁迅走路不小心,头碰在了墙上

    B.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3.缩写句子。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

    4.改成直述句。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___________

  • 19、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给 的一封信》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用书信格式把要对他(或她)说的话叙述清楚,写出真情实感,450字以上哦。特别注意不出现真实校名和处名,如:小孩名用“小淘”代替,自己名用“小然”代替,叔叔阿姨老师等都姓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