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性格叛逆,鄙视功名利禄,大胆质疑程朱理学。
B.林黛玉:生得倾国倾城貌,又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史上富有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
C.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完美典范,品格端方,谨言慎行,举止娴雅。
D.贾母:贾代化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后来成了贾家的最高统治者。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
①吾师道也 ②耻学于师 ③孔子师郯子 ④小学而大遗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吾从而师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是面对大自然的灾难,还是日常生活的挫折,抑或是异性的拒绝,诗人都保有一颗赤子心,___________,满怀欣喜地去摄取其中的养料,甚至能够在否定的现象中挖掘肯定的因素。
A. 因此总是被激发出无尽的想象力
B. 因此总是能够激发无尽的想象力
C. 并且总是被激发出无尽的想象力
D. 并且总是能够激发无尽的想象力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为了回馈关心支持我的读者,我决定将本人已经见报和尚未发表之文稿共125篇汇编出版,以飨读者。
B.老师,请您放心,这本纪念母校创办50周年的珍贵影集,我一定会好好惠存。
C.就凭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到时候需要我做什么,你只要说一声就好了,我一定会全力相助。
D.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这次助学捐款活动中,我率先垂范,为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捐助了三百元。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有病就应该及时治疗,若等到病入膏肓,即使华佗再世,也无济于事了。
B.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同学们在参观了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南京大屠杀图片后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C. 当NBA总决赛MVP的头衔被他独揽时,当鲜花掌声在他身边围绕时,他始终安之若素。
D. 目前热播的连续剧《独立连》,展示了一幅幅视野宏阔、慷慨悲壮的全民抗战的历史画卷,高扬着奋起御侮、气壮山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E. 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体育比赛不仅是各国运动员速度与力量的竞技场,也是世界各国展示形象,尖端科技与体育融合的大舞台。随着人类对挑战自身的执着追求,各竞技项目的成绩不断逼近人体能力的极限,要想进一步提高比赛成绩,哪怕是提高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教练与运动员都要竭尽全力采用各种方式和技术去实现,科技的赋能作用也就愈发重要。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数字化表现和跟踪系统(EPTS)被首次全面采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运动的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从而实现对训练与比赛的数字化阅读。借助摄像机与可穿戴式传感器,EPTS系统能够追踪球员以及足球的运动信息,并通过平板电脑向教练员提供球员的统计数据、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视频剪辑,帮助教练员进行赛场上的决策。作为EPTS的一部分,Catapult可穿戴传感器也首次在世界杯中获准使用。这款运动员智能追踪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穿戴在运动员肩胛骨中间、火柴盒大小的卫星定位装置,可以监测运动员的跑动距离、速度、跑动节奏、受冲击负荷、心率等多项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当前,运动员经常会穿着配备这个装置的“黑背心”进行训练,教练员不仅能够在场边实时查看整个球队的表现并进行指导,也可以了解每个运动员的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训练运动量调控,减少伤病的发生概率。
除了团队运动中的多人时空信息分析外,对运动员个人技术动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估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背后的最主要动力是动作捕捉技术的进步。动作捕捉技术是数字化采集三维人体运动的手段,过往由于需要复杂的设备与环境,使用非常不便,动作捕捉技术的主要应用局限于电影大片制作,在体育中一般仅在科研中使用。随着动作捕捉技术向轻量化、易用性的不断发展,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运动分析系统也进入了实用阶段。例如,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高尔夫运动动作分析与辅助训练系统MySwing,借助穿戴在球员身上的多个微型运动传感器,可以精准捕捉球员的身体以及球杆的空间运动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借助这样的设备,教练对球员的指导就不再“凭感觉、凭经验”,主观的经验得以量化形成数据模型,不仅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更加客观,而且训练的针对性更强,训练效率更高。
运动员比赛成果的提高不仅来自于训练水平提升,运动装备的科技含金量提高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某些时候会对运动带来重大的改变。纵观奥林匹克历史,装备的科技进步对竞技成绩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连续在最近三届奥运会上称霸自行车赛场的英国队就是其中的代表,英国队应用高科技手段将人与车的完美结合做到了极致。基于流体动力学与人机工程分析,每名英国选手的比赛用车都经过了精密调节,使人与车之间的契合程度达到最高。此外,高科技的比赛用服、特制的赛车轮胎等,也都成为英国队的“国家秘密”。在未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以数据方式对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体能、心智、个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构建可量化的“冠军模型”将成为不仅切实可行,甚至不可或缺的训练与比赛方法,智能科技也将在训练与比赛中对教练与运动员产生愈发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体育中的“黑科技”》,《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体育比赛不仅是运动员速度与力量的较量,也是各国科技赋能体育的展示。
B.2018年世界杯首次使用了EPTS,将运动的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
C.动作捕捉技术作为新事物,近年来也出现在体育领域,使动作分析更加客观。
D.英国自行车队之所以连续三年称霸自行车赛场,高科技手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提出“科技赋能愈发重要”的观点,再分层论述,最后谈对未来的深远影响。
B.文章第三段举MySwing的事例,有力的说明了科技对个人技术动作的分析的积极作用。
C.文章既承认训练水平提升的意义,又肯定高科技运动装备的作用,彰显了辩证的态度。
D.文章在论证时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也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科技装备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尖端科技与体育的融合,有助于竞技成绩的提高,有助于运动员突破人体极限。
B.EPTS将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可以用于比赛指导,也可以用于健身指导。
C.在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冠军模型”的必须依靠的训练与比赛方法。
D.随着更为尖端的体育装备的采用,体育竞技将是运动员、装备、训练的综合较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越中览古》中,写打胜仗之后将士荣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越王极度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今日的凄凉,寄予作者深沉忧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记载,冉有曾经向孔子提及自己的政治理想,治理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__________ ”,可以让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则要“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诗经·郑风》中,原是以服饰代人,表达对恋人的深切思念。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接引用它来抒发对贤才的渴望。
(3)“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以《论语•泰伯》中曾子的“_____,_________”自勉。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 ,_______”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事原则。
(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身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自己是“________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自己是“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
(3)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代东门行
(南北朝)鲍照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1】诗歌首句隐含了“________”这一成语,“丝竹徒满坐”中的“丝竹”指代________。
【2】赏析本诗的抒情艺术。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可乐也 信:实在 B.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
C.其致一也 致:思想情趣 D.终期于尽 期:至,及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未尝不临文嗟悼。
【3】对原文理解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
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
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人生的得意和辉煌并非出现在最顺乎人意的情况下,这是主观、客观的条件使然,是内因、外因的影响使然。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
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