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当(gōu) 富饶(ráo) 弄巧成拙(zhuó) 风驰电掣(chè)
B.庇护(bì) 归省(xǐng) 贻笑大方(yí) 摩肩接踵(zhǒng)
C.婆娑(suō) 挑逗(tiāo) 强聒不舍(guō) 含英咀华(jǔ)
D.拘泥(ní) 恫吓(dòng) 鳞次栉比(jié) 风雪载途(zài)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舞台就做一个“好演员”,没有舞台就做一个“好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________;________。这不是消极的随遇而安,而是积极的顺势而为。
①将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演奏出最精彩的人生乐章 ②当自己能够站在理想的人生舞台上,一定要珍惜机会做“好演员” ③当自己在出演主角时要尽心尽力,充分施展才能,做到人生无悔 ④懂得欣赏别人的表演,在反躬自省中提升自我 ⑤当自己不能站在理想的人生舞台上,也要沉下心来做“好观众” ⑥当自己在出演配角时也要尽职尽责,善于做好配合,做到无愧于心
A.②①⑤④③⑥ B.③①⑥④②⑤
C.⑤④②①⑥③ D.⑥④③①⑤②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堑(qiàn) 堤沙(dī) 千骑(qí) 都门(dōu)
B.凝噎(yē) 暮霭(ǎi) 老叟(sōu) 罗绮(qǐ)
C.重湖(chóng) 叠?(yǎn) 嬉嬉(xī) 骤雨(zhòu)
D.箫鼓(xiāo) 珠玑(jī) 参差(cān) 羌管(qiāng)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最近工作很忙,但我会拨冗参加贵公司的开业大典。预祝贵公司开业大吉!
B.小张在投稿信的最后写道:“我不揣谫陋,寄来拙作,请编辑斧正。顺颂编安!”
C.您送给我的书内容丰富,充满真知灼见,我会好好惠存,常常研读。
D.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多情自古伤离别
B.竹杖芒鞋轻胜马
C.楚天千里清秋
D.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殇歌圆明园
苏峰
圆明园历史上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这里也称“夏宫”。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
游园那日,虽是晴天,但寒风刺骨。入门前,我已心潮起伏,残损的圆明园啊,仿佛一饼陈年的茶、一坛尘封的酒,在我心里发酵了数十年,今日终于要闻香了。
我知道圆明园以水系为主,但如今只剩一片荒芜,几处残垣,所以对其景致并不抱任何期待。万不料从南门刚入,就被绮春园的一片湖水迷住了。这湖面无遮无挡,四环开阔,仅西北有一座两层飞檐的红色鉴碧亭,它安详地坐在那里,俯瞰着灰蓝清澈的湖水。湖面庇荫处依然结着薄薄的冰,因往日水波的起伏而凝结成各种花纹。环湖的一丛丛芦苇,疏密有致;一株株老柳,树皮皴裂,深如沟壑。午后的阳光为它们晕染出温柔的苍黄,光线斜射处的芦花,则银白剔透,如梦如幻。柳丝和芦苇们于阵阵寒风里,袅袅摇摇。斯情斯景,如一位不得见的琴师于太空之中将最低音的弦,悠悠拨动,既沉郁浑厚,又韵致风雅。
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多,不敢于一处多逗留,冷风里,顺着轻声碎语的人流和指示牌,一路迂回曲折,又看了几个景点,虽然尽皆断石水泊、苇丛寒鸭以及残荷,却没有丝毫遗憾。必得这样逼人的荒凉,才是我们心中镌刻了那段最屈辱历史的圆明园啊!
融姐最想去看的西洋楼遗址,恰也是我和宁子心中所愿。据说这洛可可风格的西洋楼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一起设计监制,中国工匠制造而成。它结合了我国的砖雕、琉璃、叠石,体现了西洋建筑的民族化。
兜兜转转终于到达,远远望去,其谐奇趣景点里只有几根汉白玉的残石柱和一堆堆石块默默矗立在色彩浓郁的蓝天下。近看石面,雕刻精美。还有一块厚重的横石,石面微微黢黑,似乎是烟熏火烧的痕迹。宁子立在此处双手握拳,眼眶泛红,愤愤地骂了一句:“这该死的入侵者!”我和融姐不觉同时向前,三人并肩静默了几分钟。
“岂止是国贫受外辱?土匪、军阀,还有咱们的老百姓,他们一起铲尽了这份美!”融姐道,“我们自己也缺乏对艺术的敬畏,对美学的鉴赏和保护。”
融姐此言,我深深赞同。圆明园被西方入侵者放火焚烧后,残留物又先后遭遇了国人联合打劫。乱世之中,有多少人可以用历史的眼光意识到这是一份属于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建筑美学上的艺术典范呢?纵然有人意识到了,又有谁,有力量保护呢?
“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了”,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下令纵火的英军首领额尔金得意扬扬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是的,他们得逞了,除了精美建筑,还有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上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烟灭了……
渺小如我们,短暂如我们,又能说什么,做什么呢?无非发几句叹息罢了!不,不应该只是叹息,还应该发自良心地呼吁一声,我们的下一代不仅仅需要爱国教育,还需要美学教育!不论这呼声多么微渺,总不能不出声。但美学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融入血液,形成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将超越时代,超越阶级,也超越民族和国界。
天色已晚,三人移步离开,折入左边的方壶胜境。此处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内之北岸,原是海神的祭祠,取材于道家的“仙山琼阁”意境。曾经亭台楼阁,高低错落,三面环水,碧海澄波。
这里游人稀少,寂静中,倏然听见一阵轻柔的歌声:“艳阳天,艳阳天,湖光山色映画帘,春满圆明园,双鹤、双鹤交颈眠,女儿泪涟”心中不由一震,寻声望去,夕阳斜照里,竟是宁子背对着我们,坐在湖边的一块石头上曼声而歌她身侧芦花摇曳,烟水苍茫。
我悄悄靠近,以手机用心地记录着这一刻。镜头里的宁子,一袭黑衣,恬恬淡淡,目光坚定而沉静。我凝神看着婉婉而唱的她,突然心生苍凉。是的,苍凉!
这本是电影《火烧圆明园》里兰儿为了接近咸丰皇帝而唱的歌,柔情旖旎。虽然只是虚构,但也可以设想,那时外敌还没入侵,“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风情无限、春花明媚。而今,白云苍狗,作为历史见证的圆明园,早已被付之一炬,唯剩这一地荒草斜阳。这期间,中华民族经历了诸多困惑、自卑和苦难,虽励精图治,至今仍荆棘丛生,就像这荒凉的圆明园,一直在给我们警示。
宁子越唱越凄婉,她定和我一样,心中百感交集!山苍凉,水苍凉,世事多苍凉,于这最冷最冷的天,来读这最冷最冷的园的我们,本已人过中年,看淡了冷暖轮回,却还忍不住为那曾经破碎的山河、眼前的断壁残垣,殇歌一曲,热了心肠。
我鼻子一酸,泪水倏然滑落。再看镜头里的宁子,也是泣不成声,而融姐不知何时立于一旁,正静静倾听,偷偷拭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介绍圆明园的历史,情感炽烈自然引出下文“我”与朋友们对圆明园游览过程的记述。
B.文章重点记叙游览绮春园时所欣赏的景观以及宁子于方壶胜境中的演唱,其他方面略写,详略安排妥当。
C.文章引用额尔金和罗伯特·麦吉所说的话,直接显示了入侵者对摧毁中华文明毫无羞耻感的炫耀心理。
D.“渺小如我们,短暂如我们,又能说什么,做什么呢?”这句话欲扬先抑,为后面的“呼吁”做铺垫。
E.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细节和肖像描写,用我”宁子和融姐三人的“泪”突出了圆明园之“殇”,感情丰富。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文中写到西洋楼遗址,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悟?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结尾部分写宁子歌唱《火烧圆明园》中的插曲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出琵琶女技艺与姿色俱佳的两句是: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及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的原因分别是“_____”和“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用“____”一句从上写出山之高,用“___”一句从下写出水之险。
(5)杜甫《登高》中概括自己一生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两句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________________,对此如何不泪垂?________________,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比突出了梁柱上的钉头之多,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3)庄子的《逍遥游》中,大鹏鸟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分析有人不愿意采用某种手段来活命或避祸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刻画出潭边“青树翠蔓”的美丽姿态。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想象当年刘裕北伐情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人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鹃花得红字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 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2】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治永昭山陵,悉用乾兴制度。獬言:“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先帝节俭爱民,此天下所共知也。而山陵制度,乃欲效乾兴最盛之时,独不伤俭德乎?愿饬有司,损其名数。”不报。又上疏言:“陛下初临御,恭默不言,所与共政者七八大臣而已,焉能尽天下之聪明哉?愿申诏中外,许令尽言,虚心求之,必能有益治道。”帝嘉纳之。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治平中,大水求言,獬上疏曰:“陛下侧身思咎,念有以消复之,不知求忠言者,将欲用之邪,抑但举故事邪?观前世之君,因变异以求谏者甚众,及考其实,则能用其言而载于行事者,盖亦鲜矣。今诏发天下忠义之士,必有极其所韫,以荐诸朝,一日万机,势未能尽览。如是则与前世之为空言者等尔。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天下之进言也甚难,而上之受言也常忽。愿陛下采群臣之章疏,容而听之,以出夫前世之为空言者,无令徒挂墙壁为虚文而已。”还,判三班院。神宗初,召獬夕对内东门,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民喻兴与妻谋杀一妇人,獬不肯用按问新法,为王安石所恶,出为侍读学士、知杭州。未几,徒青州。方期青苗钱,獬言:“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网。”引疾祈闲,提举鸿庆宫,卒,年五十一。家贫子弱,其枢藁殡僧屋十余年,滕甫为安州,乃克葬。
(选自《宋史·郑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B.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C.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D.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修起居注,指宋时掌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
B.山陵,原指山岳,后喻指帝王,旧时也可指帝王的坟墓。文中意指英宗。
C.临御,指君临天下,治理国政;也指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D.青苗钱,是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本名常平钱,民间称青苗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獬才华横溢,年轻有为。他年少时就以才学闻名,诗文秀拔,虚浮之人不敢侵扰他,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入朝做官。
B.郑獬直言进谏,恪尽职守。英宗即位后,郑獬谏言应降低修治永昭山陵的等级;后又上书建议英宗招纳天下贤士,广开言路。
C.郑獬积极进言,谈吐有据。治平年间发生重大水灾,郑獬进言英宗应吸取前世经验,宽容听取群臣建议,让好的建议能切实施行。
D.郑獬怜恤百姓,家境贫苦。他调任青州后因不忍看到青苗钱危害百姓,请求病休;去世后因家贫子弱,棺柩放置了十多年未下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
(2)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
【5】为广开言路、采纳忠言而不流于“但举故事”的形式,郑獬提出了哪些具体意见?请结合你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加以说明。
1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1)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歌词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3)一起向未来!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以“我们与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