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找出“对手”,并写下来。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 )——( ) ( )——( )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 )——( )
2、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ào guāng huá bào zhǐ xìn fēng
( ) ( ) ( ) ( )
bō li shí qĭ pò suὶ dài zi
( ) ( ) ( ) ( )
3、我会组词。
已(________) 岁(_________)
己(________) 亲(________)
行(_________) 节(_________)
的(________) 草(_________)
4、词语模仿秀。
沉甸甸( ) ( )
走走停停( ) ( )
5、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稠——(___)
慌张——(___)
快——(___)
黑夜——(___)
6、看拼音,写词语。
yóu xì shén zhōu wēn nuǎn jīng líng
mín zú shǐ jìn gān tián liú liàn
7、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今年是鼠年,明年是虎年。(____)
【2】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的“马”指的是一根柳条。(____)
【3】“妈妈给奶奶买了一个特别大的生日蛋糕,这个蛋糕的味道很特别。”句子中两个“特别”的意思一样。(____)
【4】“小信诚则大信立”是关于诚信的名言。(____)
8、“咏柳”“咏鹅”的“咏”都是赞美、歌颂的意思。( )
9、如果你的班级需要制定一份“图书借阅公约”,请你在正确做法后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借书时要登记。 (______)
2.在借的书上涂涂画画。 (______)
3.借了书不按规定时间还。 (______)
4.将自己喜欢的书捐赠到图书角,与大家分享。 (______)
10、我当小老师
给下面的词注了拼音,它注的对吗?你当小老师,帮它判断一下,再改一改!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啄木鸟
提起啄(zhuó)木鸟,人人都熟(shú)悉(xī)。它是著名的树医生,树见了它都会笑。
啄(zhuó)木鸟除(chú)虫的本领可大了!它的身上有许多法宝。它有一个凿(záo)子嘴,又尖又长,能凿(záo)开坚(jiān)硬的树皮。它有一条钩子舌,能把舌头插入树皮,钩出害虫。它有两只隔木耳,藏在木质(zhì)里的害虫有一丝声音也逃(táo)不了它的耳朵,它会闻声啄(zhuó)破树皮,捉拿潜(gāng)敌,而且百发百中。它还有一对铁勾(gōu)爪,别看它腿短,却十分刚(gāng)劲有力,一上树就能将树干抓得牢牢的。
凭(píng)着这些法宝□啄(zhuó)木鸟每日吃虫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病树啊□真是了不起的除(chú)虫大将军□
【1】短文有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的□里,填上标(biāo)点符号。
【3】短文中的除虫大将军是_______。
【4】“除虫大将军”身上有许多法宝,它们是什么?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鹰和小鸡
小鹰和小鸡同时从蛋中孵出,同是嫩嫩的身架,软软的翅膀,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小鹰和小鸡都在成长,他们的想法可不一样。小鹰向往白云、蓝天,一心想飞到太阳的身旁;小鸡只求找点剩饭、碎米,填饱肚肠。小鹰常常走出小窝,去呼吸新鲜空气,它常常离开树荫,去接受阳光。羽毛刚刚长成,它就开始练飞,越练越强。它飞上高山,地上的一切都在眼底;它穿过白云,雄健的影子映进大江。小鸡不肯走出鸡窝,它怕受风着凉;它不肯离开树荫,只担心太阳晒得发慌。羽毛长齐了,
它不肯练习飞翔,最多是在树下的草堆里扑腾几下,和同伴争几粒草籽尝尝。小鹰长大了,它在高空展翅飞翔。小鸡长大了,它只会从草堆上飞上矮墙。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身架 ( )的影子 ( )的翅膀
( )的飞翔 ( )地练飞 ( )地扑腾
【2】小鹰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理想,它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迪民是我们班最精通成语的,谁也不能和他比,毛老师曾经说过,要不,干脆让曹迪民上来教语文,他坐到曹迪民的座位上去听得了。毛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但也教我们语文。精通成语的人肯定也非常喜欢谜语,要不这两天曹迪明怎么会像疯了一样。
曹迪明问我们:“‘天不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这是什么?”
我们谁也猜不出。
【1】以上片段共_______小节,选自课外书《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曹迪民最精通成语?请在文中用“_____”划出相关语句。
【3】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说说“精通”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说说,在班级里,你最精通什么?或者最喜欢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妈妈的三个小姑娘
春妈妈回来了,
带来了三个淘气的小姑娘。
雷姑娘天天敲着鼓儿玩,
敲醒了天空,
敲醒了田野,
敲醒了沉睡的山岭和村庄。
雨姑娘天天洒着水玩,
洗绿了大树,
洗青了小草,
洗红了花朵的脸儿一张张。
风姑娘天天吹着气儿玩,
吹柔了树枝,
吹长了青草,
吹得春天朝前长。
啊,春天回来了,
春妈妈带来了三个能干的小姑娘。
【1】春妈妈带来的三个小姑娘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三个淘气又__________的小姑娘。
【2】三个小姑娘的淘气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1)雷姑娘_________
(2)雨姑娘_________
(3)风姑娘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醒了,树__________了,草__________了,花朵__________了。
15、课外阅读。
小猴子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二天,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小猴子戴妈妈的眼镜感觉是_____,戴奶奶的眼睛感觉是_______。
【2】其实,妈妈戴的是_______________,奶奶戴的是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1)小猴子不适合戴妈妈的眼镜。( )
(2)小猴子不适合戴奶奶的眼镜。( )
(3)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
16、按要求写句子。
1.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1)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公园里鲜花盛开,有________,有 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
(2)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极了。
(3)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2.发挥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孙悟空真是千变万化,一会儿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这岩石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1)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2.闪电越来越亮。
(1)雨越______越______。
(2)小明越______越______。
19、 请画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写出你最想对它说的话。
20、我会看图写话。
提示: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哪里做什么?用几句话写一写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