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关联词填空。
是……还是…… 宁可……也不…… 不像……而像……
不但……而且…… 只有……才……
【1】红长得( )爸爸,( )妈妈。
【2】这朵花( )颜色鲜艳,( )有香味。
【3】我问小刚:“你( )参加美术小组,( )参加航模小组?”
【4】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5】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
2、选一选,填一填。(6分)
绳在细处断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无再少年 千山响杜鹃 要看水底万丈深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冰在薄处裂。
(2)花有重开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万壑树参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莫看江面平如镜,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句你积累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C.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D.爸爸讲了许多雷锋动人的故事。
4、下列句子中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难道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吗?
B.《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吗?是的。
C.不得不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看拼音,写词语。
yuán mǎn chuí liǔ shān dòng qīng shuǎng bǎi bù yāng qiú
( ) ( ) ( ) ( ) ( ) ( )
làng huā zhǒng lèi lǐ fà xí guàn
( ) ( ) ( ) ( )
6、填写古诗句
(1)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 。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会想象。(☆☆☆)
“父亲从我手上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父亲此时可能会说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父亲可能会这样说:
“
。”
8、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对应的词语。
(1)当春天来临,气温升高的时候,冰雪就慢慢了。
(2)一对漂亮的 在清澈的
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3)路旁的超市中人来人往,原来是在举行销售活动。
(4)虽然天气寒冷,但院子里的一株正吐蕊绽放。
(5)同学们只有读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9、阅读
小可的愿望
①三(2)班有个出了名的“小胖子”——小可。他总是挺着个大肚子。别看他体育成绩不理想,但在他心中却有一个愿望:在学校运动会中为班级争光!
②开学半个学期了,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这天,小可“瞪瞪”地跑进班主任王老师的办公室。“王老师……,我……我要参加跑步比赛!”可王老师却犯了难,这次运动会,学校限定每班只有6个名额,而班里比小可跑得快的人多的是。“小可,你为什么想参加跑步比赛呢?”“因为我想为班级争光!”他的语气十分坚定。“小可,你的勇气和热情值得表扬,可是为了公平起见,要在班里举行预赛,最后看成绩再决定人选。”“那……我就参加预赛!”
③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小可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跑步。他迈着企鹅般笨拙的步子,在风中一甩一甩地挥动着双臂,背影就像电影《功夫熊猫》里那只憨态可掏的熊猫。看到这一切的王老师真希望奇迹出现。
④预选赛当天,奇迹真的出现了。小可跑了第6名,他高兴极了,终于有机会为班级争光了。他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练习,跑出更好的成绩。
⑤比赛当天,发令枪响,小可在跑道上奋力奔跑。眼看其他选手们一个个超过自己,他咬牙坚持着。这时赛场上爆发出震天响的助威声:“小可—加油——你是最棒的!”那是王老师和全班同学从心底发出的呼声。此时,小可的愿望实现了,而这愿望与输赢没关系。
【1】文中小可心中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小可去班主任王老师那里报名,并决定参加班级预赛。”写这个内容的是:( )
A.第①自然段 B.第②自然段 C.第③自然段 D.第①自然段
【3】在第③自然段中用“ ”画出小可练习跑步时样子的句子。
【4】对第⑤自然段中“小可的愿望实现了,而这愿望与输赢没关系。”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小可刻苦练习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B.小可刻苦练习、奋力拼搏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C.小可在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D.小可在学校跑步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为班级争了光。
【5】小明想借助下面的表格复述故事,请你帮他把小可的表现填在相应的空格里。(填序号)
①小可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跑步。
②小可跑进王老师的办公室,说想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光。之后他决定参加预赛。
③小可在跑道上奋力奔跑,咬牙坚持。
④小可进入决赛,高兴极了,下决心努力练习。
时间 | 小可的表现 |
开学半个学期 | ______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 | ______ |
预选赛当天 | ______ |
比赛当天 | ______ |
【6】你喜欢短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___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gàng)、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wū)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fǔ)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①竹笋 ②竹子 ③竹子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_____。
“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_____。
【3】用“﹏﹏”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4】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5】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_____的精神。
【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去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到头来完全枯干。
【1】“河流”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整篇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高风亮节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攻占了北平。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北平艺专的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家,对齐白石说:“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齐白石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几个日本人闻听此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灰溜溜地走了。
为了避免日本人再来找麻烦,当天齐白石就写了一个告示:“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
然后告示贴出后,仍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齐白石便又贴了一张“停止见客”的告示。过了几天,他觉得还是不妥,干脆写了“齐白石已死”几个字贴上。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显示了他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
(2)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
(3)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齐白石写了几次告示?为什么要写这些告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当日本人要齐白石加入日本国籍时齐白石的回答。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1】文中划线句子写出了汤姆( )心情。
A. 不情愿 B. 高兴 C. 遗憾 D. 无可奈何
【2】“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中“坚定的话语”指的是( )。
A.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B.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C.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3】汤姆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爸爸是一个呆板、不懂变通,思想不灵活的人。
B. 爸爸是一个爱面子且只为自己着想的人。
C. 爸爸是一个严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
14、阅读。
北京的四合院
①生活在北京的你,了解北京的四合院吗?
②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③北京的四合院构造独特。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各自独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整个庭院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④北京的四合院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从选址、到确定建筑的位置和大小,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同时,四合院的装修、装饰品上雕刻的图案也都体现着传统文化,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比如用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就是借用“蝠”与“福”字同音,表达了“福寿双全”的寓意。同样,花瓶中插着月季花的图案,就是用“瓶”与“平”字同音,表达了“______”的寓意。
⑤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闪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第②自然段“早在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这样写的好处是( )
A.准确、清楚地说明北京四合院历史悠久。
B.准确、清楚地说明北京四合院修建规模很大。
C.准确、清楚地说明元代建都北京的时间。
D.准确、清楚地说明元代的历史悠久。
【2】第④自然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
A.步步高升 B.四季平安 C.一帆风顺 D.万事如意
【3】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介绍北京四合院的。
【4】小明准备向福建来的小红介绍北京四合院,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介绍是否正确,并选择一句介绍有误的句子改正过来。
①在清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____)
②四合院的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的结构。(____)
③北京四合院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____)
④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闪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____)
你改正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根据短文内容,画了下面四幅画,你认为符合北京四合院构造特点的一幅是:( )表示门,
表示房屋。
A. B.
C. D.
【6】请你像小明那样把短文中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抄写在横线上。(不要重复小明抄写的句子)
小明抄写的句子: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闪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你抄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山里的对话
泉水一点一点地滴在一块大石头上。石头对泉水说:“你这软弱的东西,别来碰我。”泉水说:“你说我软弱吗?我还想在你身上打出一个洞来呢!”石头笑着说:“你真有这样大的本领?那么就来打吧!”泉水说:“好,你看着吧!”它一点一点地滴,滴了一年又一年。过了很多年,真的把石头打出了一个洞。
(1)本文写了( )和( )的对话。
(2)选择正确答案,画“√”。
本文告诉我们:
A.不要骄傲。( )
B.微小的力量积蓄起来就是伟大的力量。 ( )
C.不要讽刺他人。( )
(3)想一想,最后石头会对泉水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趣味故事会。
班级将举行一次“趣味故事会”,请你精心挑选有趣的故事,填写下表,做好准备。如果你觉得本单元的课文很有趣,也可以拿来讲。
故事名称 | ______ |
人物 | _______ |
主要内容 | 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动动脑筋,按要求改句子。
1.缩句:。翻滚的白浪,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修改病句。
1.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走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午后二时许,健步登上礼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看了《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对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段落修改。
学校把优秀少先队的名单已经公布了,我们班的同学王丽陆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结果,她一点儿也不骄傲。同学们夸耀她,她总是说“自已做得还不够。”(标点1处,关联词语1处,词语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1.奇怪地问:“爸爸,小松鼠和你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窗子打开,进去让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写一写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写清做实验的经过,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