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五指山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故事如(      

    A.《两只口袋》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D.《老鹰和乌龟》

  • 2、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色。

    B.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错”切苹果。

    C. 因为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所以陈赓感到十分疲备。

    D. 小安德留沙已经坐起身,即使笑道,也用两只脏手抹去脸上的眼泪。

  • 3、下列对诗句中的字词理解有误的是(  

    A.山行:在山中行走。

    B.红于:非常红。

    C.斜:倾斜。

  • 4、《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从(     )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奇妙。

    A.三

    B.四

    C.二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小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________

    (2)蜻蜓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________

    (3)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________

    (4)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________

  • 6、杜甫是_____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这首诗后两句描写了“_______飞”“_______睡”的画面,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

  • 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读一读下面这些带“兔”的成语,记一记,并抄写一遍。

    守株待兔  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兔走乌飞

    狡兔三窟  玉兔东升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

    春节

    ①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藏族、白族和傣族等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该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平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卖年画春联的、卖灯笼鞭炮的、卖窗花脸谱的……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走亲访友大拜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挨村挨户地吃人。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它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晕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红、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讲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牛鞭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即用红色画的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悉,以后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善作搏斗外,还含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请用“ ”画出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______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同。______

    (3)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______

    (4)怪兽“年”很怕响、怕红、怕光,所以人们都觉得它很可爱。______

    (5)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______

    【3】选择题。

    (1)下列四字词语中不能体现过年时热闹喜庆的是______

    A.望风逃窜 B.张灯结彩 C.喜气洋洋

    (2)“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挨村挨户地吃人。”对句子中“挨”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遭受;忍受 B.顺着(次序) C.困难地度过

    (3)“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对句子中“逐渐”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过年的风俗从来没有改变。

    B.过年的风俗一下子就形成了。

    C.过年风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4)第④自然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的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4】问答题。

    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的风俗,请仿照例子,猜测你喜欢的风俗来历。

    例: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这大概是从牧童赛牛鞭演变而来的。

    贴春联,这大概是_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______,这大概是_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 10、课内阅读。

    火烧云(片段)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tōnɡ  tónɡ)彤的,好像是天空(zháo zhē)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火烧云的颜色真丰富啊,我能用__________这个词语概括。

    【3】火烧云不但颜色多,而且范围大。把文中能体现火烧云范围大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4】课文从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景象,节选的部分写出了火烧云__________的特点;火烧云还有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花宴

    我永远不会忘记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那儿是花的世界。

    外祖父常常拉着我的手,带我在花丛里漫游。我认识了玫瑰、藤萝、白玉兰,还认识了腊梅、曼陀罗、夹竹桃……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外祖父,他给我吃玫瑰酱。那是他在春天里采下花辩,捣碎以后,加糖腌制的。我还记得,外祖父看着我咂咂地吃着,他笑得那样开心。

    我越吃越高兴,便问外祖父:“所有花的花瓣都能做这样好吃的酱吗?”

    外祖父告诉我:“美丽的花不一定都能吃。”他指着曼陀罗、夹竹桃说:“那是有毒的,而绣球花有怪味。”

    以后,我每到外祖父家做客,他都请我吃掺有花儿做的食品,有时候他请我吃藤萝饼,有时候又用萱草花炒菜,还请我喝过香甜的桂花粥。

    我记得,外祖父说如果有一座花园,他能给我开一百个花宴哩!

    我还记得,有一次,外祖父送我一串茉莉花的项链。我戴着它,走到哪儿,人们都说:"香姑娘来了!”

    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茉莉花可以熏茶的。我高兴地把那串茉莉花送给她了。

    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那里有花香、色彩和慈爱。

    1用“每到……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祖父那里,“我”认识了哪些花?

    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用花给“我”做了哪些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那里有花香、色彩和慈爱”?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写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语。

    (1)陶罐的神态(至少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的神态(至少2个):_

    【2】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话没说完被打断

    【3】选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________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陶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铁罐的特点是________

    【4】最后铁罐去哪里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读《赵州桥》选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用波浪线画出能概括这个自然段意思的句子。

    2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呢?请写出两个原因。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试着在下面画出赵州桥的框架图。

  • 14、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花城

    ①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②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③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瑕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

    ④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⑤秋风飒飒,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

    ⑥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⑦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__ 的木棉花 __________的菊花 __________的水仙花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内。

    (1)眼睛看着复杂繁多的景物感到迷乱。   ______________

    (2)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菊花颜色的句子。

    4从短文第⑤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它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其中写了春天开___________;夏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开菊花;冬天开___________

    6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照例子,仿写句子。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啊,我爱_________,我爱__________,我更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shǎn  shàn)子,扇哪扇哪,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给文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这一段话主要写了秋雨的什么特点?请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的银杏树,________的枫叶,________的田野,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颜色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

    (4)这段话描写了秋天里的银杏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景物。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样的句子叫拟人句。请你再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画上波浪线。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王后组织的槌球游戏很奇特,请从槌球场、槌球门、槌球棒三个方面说说奇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上加点的词写话。

    1渐渐觉得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

    2小彼得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

     

  • 18、   口语交际。

    三年级少先队将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准备为老人表演一些节目,因此打算约请教音乐的张老师辅导同学们排练节目。假如由你去约请,见到张老师应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用修改符号对下面的语段进行修改。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刘强端正了学习态度,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儿童节联欢会上扮演节日,朗读了作者是著名诗人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 20、修改病句。

    1.听了他的妙计,我不约而同地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武术和舞蹈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迟了大约整整一刻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的作业本,基本上都交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按要求写作。

    深夜,当你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会是谁呢?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是神秘的外星人,可爱的卡通人物,还是怀揣梦想的瑞恩?……请你展开想象,把故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