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围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举行了辩论会,甲方认为应该实行,而乙方认为不该实行。下面哪个说法符合甲方的观点?( )
A.应该由最适合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B.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C.同一个同学担任班干部,能更加熟悉班级运作和管理。
D.如果每个人都担任班干部,会影响班级风貌。
2、东汉杰出的科学家( )发明了“地动仪”。
A.鲁班
B.张衡
C.沈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明天要下雨,所以运动会改天举行。
B.爸爸答应我,只要我做完了作业,就可以带我去钓鱼。
C.他不是喜欢唱歌,还喜欢画画。
D.只有好好学习,才有美好的未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围绕中心句“雨下得真大”写的一项是( )
A.豆大的雨点打在窗前、瓦上、地上,天地间顷刻间挂起一片珠帘。
B.雨水汇成了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
C.游客一边撑着伞,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D.雨如同山坡上奔跑下来的野马,来势凶猛。
5、选词填空。
岛屿 旭日 海滨 沙滩 瞭望 巡航 缆绳 铁锚
我在海边看到了一幅壮美的图画:_____东升,照亮了祖国美丽的_____,_____的_____上一片金黄。驻守海岛的战士站在_____塔上极目远眺。_____的军舰返航了,它抛下_____,拴了_____,静静地停靠在军港里。
6、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有味 ____________无虑 争______斗______
相______并______ 源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添足
______舟______剑 南征____________
7、在括号里填上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1)程门立雪( ) (2)负荆请罪( )
(3)纸上谈兵( ) (4)指鹿为马( )
(5)卧薪尝胆( ) (6)胸有成竹( )
(7)乐不思蜀( ) (8)投笔从戎( )
8、读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pǔ tōng chèn shān
zhì huì mì mì bǎo cún
bīng jī líng fǎn tuī lì
9、课内阅读。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 )似的。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第_____句是描写荷叶的。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
【3】用“ ”画出白荷花的三种姿态。
【4】关于“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冒”字,说法正确的是:( )。
A.“冒”字说明白荷花长得杂乱无章,没有美感。
B.“冒”字形容白荷花突然出现,表现了白荷花的美丽夺目,勃勃生机。
10、阅读理解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海洋 (___________)的书本
【2】“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 心理 B. 语言 C. 神态
【3】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 ),把自己比做( )。
A. 园丁 B. 红烛 C. 小树苗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 比喻句 B. 拟人句 C. 排比句
【5】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他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哀伤。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 )的礼物,你应该( )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从出生那天起,妈妈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赏世界;给了你两条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这个故事取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将下列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珍惜 珍贵
【3】不改变句子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这难道还不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告诉孩子,妈妈不仅把______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还给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希望孩子能____________。
12、完成阅读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然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用“ ”在选段中画出来。借助这句关键句,我知道了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按照________顺序列举了______种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个“花儿开放”的意思,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不同的说法,读起来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充满美感。我们也像作者这样,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写一写山林中的鸟叫吧!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鸟儿们的晨间大合唱打破了山林的宁静:______________
1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1】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没有说完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请你想想还可能有哪些形状的鸟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跳起了舞”是把它们当作__________来写。
14、阅读短文,按要求做。(18分)
意外的收获
星期天,爸爸带我乘(chénɡ、chènɡ)公交车去少年宫学电子琴。由于车上人多,我只好(站、占)着。那天我很困,真想坐下睡一会儿。我小声对爸爸说:“爸爸,有下车的,帮我(站、占)个座。”爸爸没说什么。一会儿,车到站了,后排有个坐着的阿姨下了车。我眼睛一亮。连忙挤了过去,就要坐下了。忽然,一只大手拉住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的身边站着一位老爷爷。我生气地说:“爸!您不帮我找座位,还不让我坐,真是的!”爸爸对我说:“岩岩,你怎么能(抢、枪)座位呢?(尊、遵)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遵)老在先,你应该主动让座才对!”听了爸爸的话 我羞得脸上火辣辣的 连忙对身边的老爷爷说 老爷爷 请您坐这儿吧
这次学琴和以往不同,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们从小要懂得怎样做人。
(1)找出短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或用错的字,在下面画“ ”。(6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5分)
(3) “意外的收获”指的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4分)
①知道了不能和老人抢座。( )
②懂得应该给老人让座。( )
③懂得了怎样做人。( )
(4)文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因为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少得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地表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就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会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的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壤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未来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1】地表温度达到( )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A.40℃至50℃
B.30℃至50℃
C.40℃至60℃
D.20℃至40℃
【2】沙漠化逐渐扩大的原因是( )
A.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
B.沙漠的肥力不够
C.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
D.氮气的大量流失
【3】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做法是( )
A.给沙漠补充足够的氮
B.遏制地球气候变暖
C.在沙漠里种草种树
D.减少碳的排放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继续扩大,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BCC式词语
波光粼粼
__________习习 _____________累累 ___________滚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狠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助力车。
1.积累。
______把______当作________,______像______一样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句子练习。
(1)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的春天是美丽的城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庆龄回答道:“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毛细雨哗啦啦地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湖的春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攻城的游戏真有意思,你平时和小伙伴玩过什么游戏?选一样你觉得最好玩的游戏写下来。注意写清游戏的玩法和玩的时候的心情。可以用游戏的名称做题目,2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