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刘禹锡
2、选择正确的读音。
栽树(zāi zhāi) 绽开 (dìng zhàn)
痕迹(héng hén) 圆晕 ( yùn yūn)
3、下列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照例
B.拆除
C.资态
D.灿烂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欢快的舞蹈 欢笑的音乐 深深地叹息 华丽的帐篷
B.洁白的流苏 晶亮的雪花 热情的场面 耀眼的红光
C.深沉的大海 灿灿的金辉 轻柔地航行 芬芳的灯油
D.美丽的垫子 神圣的仪式 宁静的夜晚 优秀的舞姿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映衬(chèn chèng) 电线杆(gān gǎn) 立即(jì jī)
路径(jìn jìng) 咳嗽(sòu shòu) 记载(zài zǎi)
6、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动作描写)
B.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心理描写)
C.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外貌描写)
D.他着急地喊起来:“我怎么办呢?”(语言描写)
7、(运用)一将关联词依次填入下面片段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孩子____在草地上嬉戏,_______爬上树。_______他身上弄得多么脏,母亲_______不厌其烦地帮他清洗干净。
A.时而……时而…… 不论……总是……
B.不是……就是…… 尽管……但是……
C.一边……一边…… 任凭……也……
D.是……还是…… 任凭……也……
8、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表示心情:焦躁、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人物品质:正直、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综合训练。
候鸟之歌
北岛
①我们是一群候鸟,
飞进了冬天的牢笼;
在绿色的拂晓,
去天涯远征。
②让脱落的羽毛,
落在姑娘们的头顶;
让结实的翅膀,
托着那太阳上升。
③我们放牧着乌云,
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
我们放牧着风,
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
④是我们的叫喊,
冰山吓得老泪纵横;
是我们的嘲笑,
玫瑰羞得满面绯红。
⑤北方呵,故乡,
请收下我们的梦:
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
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
【1】读了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故乡”在__________,“我们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和活动。诗歌第③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这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候鸟的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候鸟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3】关于本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嘲笑玫瑰,太狂妄
B.“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
C.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
D.“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
【4】如果为这首诗选择一幅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
A.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 捕)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zǎi zài)。早在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léng líng)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研究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 斓)的色彩,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统计,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而“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晕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用“○”在文中括号里圈出合适的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第③自然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 )
A.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 B.对晕的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3】根据第④自然段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晕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第⑥自然段对晕进行分类,说明(______)。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5】本文是依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说明晕的。(填序号)
①追溯历史 ②解说概念 ③解释成因 ④说明作用
【6】你能理解文中画“_____”的句子吗?请在右边的六棱柱上画一画。
提示:如果不理解,可以向数学老师请教哦!
11、课外阅读。
老师的眼睛
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有一双令人生畏的眼睛。这双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经常在同学们身上来回扫射。只要是她上课,同学们总是绷紧每一根神经,屏气凝神,小心谨慎。
上学期,在赵老师的辅导下,我参加了全省青少年儿童作文大奖赛,获得了第二名。当我上台领奖时,赵老师不住地为我使劲鼓掌,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的快乐和欣慰,似乎在鼓励我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你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还要努力啊!”
当然,赵老师的眼睛确实有令人生畏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和同桌因一件小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声音虽然不大,却被赵老师听到了,她眉毛往上一挑,一道严厉的目光直射向我。她虽然没有开口批评我,但我却读懂了那目光,那是责备和失望。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和同桌立刻认真地听起课来。
赵老师的眼睛,是令人生畏的眼睛,也是蕴含着期望的眼睛,她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就像那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将我的视线引向了一个广阔奇妙的世界……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害怕、胆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老师的眼睛中,“我”读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在正确的一项后面打“√”)
(1)主要写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
(2)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 )
(3)主要写了老师认真工作的情景。 ( )
12、阅读综合训练。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节选)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做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的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梢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洋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⑥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__________)
(2)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__________)
【2】“我”童年攀树时也“吃过不少苦头”,请用“______”画出“我”吃的苦头。
【3】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既写了“我”童年攀树的快乐,也写了攀树时吃的苦头,是为了(______)。(多选)
A.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B.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C.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D.侧面烘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5】短文最后一段中画“ ”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放大自己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huì kuài)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一丁点儿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 需)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是沿着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许多的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1】用“___”画出文中正确的拼音和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大仲马青年时认为自己一无所长,父亲的朋友指出他的优点后,他受到了鼓励,并放大了自己的优点,最终成了著名作家。
B.大仲马青年时穷困潦倒、一无所长,父亲的朋友发现并放大了他的优点,最终他成为了著名作家。
C.大仲马青年时认为自己一无所长,父亲指出他的优点后,他受到鼓励,并放大了自己的优点,最终成为了著名作家。
【4】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矿”指的是每个人的能量。
B.只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C.只要有一丝优点就能成功。
D.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利用,这样才会成功。
【5】你突出的优点是什么?读了短文,你想今后怎样放大自己的优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并作答。
电脑芯片
电脑芯片实际上是一台有专门用途的小电脑,也叫“微处理器”,现在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各样的磁卡、信用卡、钟表、玩具等的制作上。比较高级的智能芯片,更使人惊叹不已。1996年,英国雷丁大学沃尼克教授曾把芯片植入自己的手臂中,用它作为密码钥匙来开门、开灯和启动电脑。法国影像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视觉芯片,能准确挑选成熟的水果和提高行车安全。2000年2月,一位瘫痪了10年的法国人马克·梅尔热植入芯片后恢复了神经功能,重新站起来。2002年5月10日,美国应用数码公司将米粒大的芯片植入一家三口,使之成为全球首个“电子人”家庭。目前,世界各国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加紧各种商用芯片的研制。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8分)
惊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
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
(2)什么是“电脑芯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这段话分层,并写出层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仿写句子)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一响,东东冲向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雨来不是小英雄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句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和_________,使人想到英雄的鲜血,表达了人们认为小英雄雨来牺牲后的_________心情。
16、修改下面这段话里的两处错误。
同学们好!明天我们去参观搏物馆。那里有唐代文物精品、潮州木雕等展览。请大家带上水壶和雨伞,在学校门口集合早上九点。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习作。
作家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你有喜欢的动物吗?请仔细观察一只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写一写!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