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州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2、下面词语中的“疏”和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疏”的意思相同的是(     

    A.疏导交通

    B.志大才疏

    C.古书注疏

    D.疏密不均

  • 3、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诗的作者是( )

    A.宋 杨万里

    B.唐 孟浩然

    C.唐 王维

    D.宋 范成大

    【2】“兴”在这首古诗中的正确解释是( )

    A.使盛行

    B.高兴

    C.兴盛;流行

    D.兴致;兴趣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风景。( )

    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暮春

    【4】诗句中“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夏日农闲时,人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大家都在田间忙碌。

    C.秋日,农民夜以继日赶打稻谷。

    【5】《四时田园杂兴》是组诗共六十首,以下诗句同样出自该组诗的是( )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关于古诗和作者,下列说法中理解错误的是( )

    A.《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B.诗中用梅子金黄、杏子肥满,麦花雪白,油菜花稀疏写出了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C.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D.诗人随兴而写的乡村景物表达了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 4、选择恰当的内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朋友观察到蚂蚁搬家的现象,就知道明天的天气将是( )。

    A. 风和日丽 B. 雪花纷飞 C. 大雨倾盆

    2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描述,选择最恰当的诗句填在横线上,应该是( )。

    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在诗句中,我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如:春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夏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5、下列三字俗语指的是哪一类人,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B.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C.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D.小蜜蜂——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 6、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B.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C.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D.这怎么能是伟大的奇观呢?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怪(yăo) 着(chòng) 长(shòu) 旗(zhì)

    B.走(niăn) 气船(zhí) 呼(xiào) 丝(lŭ)

    C.盖(fù) 口(găng) 住(yè) 墙(qì)

    D.住(lŏu) 结(hūn) 神(shèng) 弄(fŭ)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他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垂柳(liǔ niǔ)   染绿(ruǎn rǎn)  扑腾(téng teng

    钓竿(gān gǎn)  膝盖(  )   蹦跳(bèng bèn

    2“黑旋风”指《水浒传》里的_______,“浪里白条”指_______

    3用“﹏﹏”画出诗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______比喻_______。

    4“人影”为什么会突然“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剧

    那天晚饭后,台湾来的赵爷爷提议要我陪他走走,于是我就陪着他在附近的路边散步。我们没走几步,就听到激昂的京胡声。这京胡好像是从街心花园里传来的。赵爷爷一听,就情不自jīn jìn)地哼了起来,还对我说:“我们中国人真会消闲,茶余饭后总能见到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吊嗓练声,好不快活。”

    “台湾也是这样吗,”

    “不单是台湾,我到过一些欧美国家,在华人较多的地方,都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我们sàn sǎn)居在海外的中国人唱了、听了,心中的乡愁就会变得淡一些。哦,对了,我这次还要捎一些国剧带回去,都是国剧组老友叮咛又叮咛的。”

    “您说的国剧是?”

    “嗯,你听这就是啊。我们海外的华人都把京剧叫成国剧。这么叫的意思是:我们是有国有家有名有姓的中国人。”

    只几句话,赵爷爷就和这些老人相识了。京胡声起,他还有板有眼地唱了一段。曲终人欢,hē hè)彩迭起,掌声不断。再看四周,嗬,坐着的、站着的已有一二百人了。这里简直就是个戏曲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几乎每个行当都有。

    趁赵爷爷和他们切磋的时候,我和一位琴师谈了几句:“请问,这里每晚都是这样吗?”

    是的 琴师乐呵呵地回答 我们这里以剧会友 自娱自乐

    在回宾馆的路上,赵爷爷还在哼着他的二黄,我却没有作声。叫国剧也好,京剧也罢,不都是我们民族同根文化的继承吗?

    ——文章选自网络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1)好不快活: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板有眼: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倒数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叫国剧也好,京剧也罢,不都是我们民族同根文化的继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来到底有多辛苦。

    ②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需要好多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秋、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

    ④周恩来惊讶地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

    ⑤“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等水虫的叮咬,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⑥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恩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

    【1】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近的词语。

    (1)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的非常流利。( )

    (2)形容心情非常急切,急迫得不能在等待。( )

    【2】用波浪线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

    【3】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B. 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A. 夜里飞行

    B. 眼睛特别敏锐

    C. 捕捉飞蛾和蚊子

    D. 避开障碍物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父亲和儿子吃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 父亲说  孔融7岁能让梨  你10岁了 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一口气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有一口,把蛋吞下去。

    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没想到父亲的碗底藏两个荷包蛋,儿子傻眼了。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沾不到便宜!

    第二天,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狡猾地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可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倒是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又傻了眼。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诚恳地说。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面卧蛋的那碗,儿子吃另一碗面。他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着一个荷包蛋。

    1给第三段加上标点。

    2文中父亲想借荷包蛋面条,告诫儿子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天地。

    在校园的小道上,有一颗梧桐树,它有着挺拔的身躯,宽大的树干,柔软的枝头。

    冬天的时候,它将外衣卸下,只为了能够感受到冬风的吹拂。它不畏严寒,只为了与北方同存。

    春天的时候,它换上了新衣,为了迎接从南方飞回来的小鸟,它枝叶茂盛。鲜艳的花朵齐齐的绽放,只为了带给人们片刻的芳香。

    1文中的植物文字叫?

    __________

    2文中的植物冬天的时候还有树叶吗?

    __________

    3用一些词语来描写梧桐。

    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句子天地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改为带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场面真可谓是一大奇观。

    改为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随风摆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土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风景线。

    “小马虎”“小书虫”“灌篮高手”“故事大王”“开心果”……你有什么特点?请给自己画一幅像,并向刚刚搬来的邻居介绍一下自己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