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的是( )
A.埋藏 谈话 擦拭 希蔬
B.朦胧 拥有 忧虑 成绩
C.敏捷 戏据 讨厌 付近
2、选词填空。
【1】耍起来,眼神都( )了,十分逗人。
A.恍惚
B.迷糊
【2】两颗很大的泪珠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 )下来。
A.滑落
B.滚落
【3】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 )地四下打量着。
A.沉静
B.镇静
【4】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 )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
A.坦然
B.默然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徽(wēi) 猜谜(mí)
B.嘴唇(cún) 头绪(xù)
C.轮廓(kuò) 嘱咐(zhǔ)
D.嘹亮(liáo) 倔强(juè)
4、下面不是唐朝的诗人是( )
A.孟浩然
B.杜甫
C.陶渊明
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围绕讨论主题,人人发表意见。
②再把相近的意见整合在一起。
③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汇总大家的意见呢?
④同时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记重要信息)。
⑤最后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⑥然后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A.①②④⑥⑤③ B.③①④②⑥⑤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①②⑥④⑤
6、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的真实原因是( )
A.当时的季节是冬季,所以他家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B.因为巨人的内心是冷酷的,他自私地想要保护自己的花园而不让孩子们进去。
C.本来已经是春天了,可是天气变化无常,还是很冷,经常下雪。
7、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吾(wǔ wú) 罪恶(zhuì zuì)
遭受(zāo zhāo)闷声(mēn mèn)
8、词语搭配
( )地照着 ( )地响 ( )地飞舞
( )的绿翅膀 ( )的松树 ( )的松脂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白桦
(俄)叶赛宁
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 )的露珠。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
( )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 一个( )的更夫, 敲着( )的梆点。
(选自《叶赛宁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和____。
【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_______。
【4】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 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_____
【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用“__”画出来,再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神奇“鱼医”
①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不是我们人类,而是一种小鱼。
②“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 而是以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佳肴(yáo)美餐的。
③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决不让鱼医受到伤害。
④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们也颇感疑惑。为了证实鱼病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能患病。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1】“鱼医”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________
【2】文中最能体现“鱼医”和鱼儿的关系的一个词是______。
【3】鱼生病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
11、阅读天地。
幸存者的记忆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用各种器物,还使用了头颅和拳头,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已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两只手就差那么小小的一点距离,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入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董颖懵了,她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真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待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援助(________) 震撼(_______)
【2】“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男子的“毫不犹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董颖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游乐山
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我们一家人由乐山城乘船沿江而下,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尤山。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乌尤寺,乌尤寺坐落在乌尤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尤,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实在令人惊叹。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夕阳西沉,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
美誉: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乐山大佛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B.乐山大佛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C.乐山大佛位于三江激流汇合处,坐北朝南。
D.乐山大佛的脚背可以坐百余人。
【3】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作者依次到了乐山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嘉州山水在凌云”?把原因用“ ”画出来。
【5】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2】“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简略的品味。
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成文中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吗?如赞成,请简述理由;如不赞成,请为文中的老师提一条建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示 弱
对于男同学来说,过分的懦弱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这样的“懦弱”。
浩泉是个学习的尖子。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稳坐第一把交椅。两个月前,班里来了个叫若文的同学,他的成绩很好,没多久,就夺得了全班的冠军。而且,他脾气随和,乐于助人,连原来经常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忌。他利用各种机会,对若文冷嘲热讽,想以此消除若文在同学中的影响。若文对此只是付之一笑。
这天中午,若文在食堂里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浩泉趁机借题发挥,把整碗汤泼到了若文身上。这下犯了众怒,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斥责浩泉,更有些好事者,在一旁拼命鼓噪,怂恿着:“若文,揍他!揍他!”
这时,老师走过来了,她问:“出了什么事?”一个同学附在若文耳边说:“别便宜了那小子。”可是若文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他了。”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批评的浩泉,这时像碰见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老师走后,他才嗫嚅(niè rú)着对若文说:“把脏衣服脱下来让我洗了吧!”“噢,我自己洗就行了。”“不,不,是我弄脏了你的……”
结果,两人拿上水桶,一道高高兴兴地来到洗衣池边……
从此,浩泉和若文成了好朋友,原来认为若文懦弱的同学也因此改变了看法。前几天,若文还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班长。
【1】对“嗫嚅”(niè rú)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形容说话连续不断的样子。
B.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而想说又停止的样子。
【2】文中与“第一把交椅”意思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 。
【3】“连原来经常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三个词语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浩泉趁机“借题发挥”,其中“题”指的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
【5】浩泉的缺点是________,他与若文的共同点是_________。
【6】你觉得若文是怎样一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下面样式做一个有趣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
16、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竟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动起手来。
18、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试身手根据要求动笔写一写。
冰冰参加了艺术中心动物摄影展“小小志愿者讲解员”的活动,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仔细观察下边的摄影作品,想象当时发生了什么趣事,并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了解袋鼠的外貌和生活习性,写下来向游客们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