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不是拟人句的是( )
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C.小猫十分淘气,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D.从此,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你推我搡 D.从容不迫
3、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是( )
A.囊萤夜读 凿壁偷光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B.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不耻下问 负荆请罪
C.铁杵成针 自强不息 坚持不懈 废寝忘食
D.学富五车 闻鸡起舞 满腹经纶 全神贯注
4、填人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有什么东西响了一声,母鸡 立刻警戒起来。
A.无论……也…… B.因为……所以…… C.如果……就…… D.虽然……但是……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借宿客店时见到的乡村秋日美景。
B.《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的。
C.《绿》的作者是艾青,这首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D.“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水的音韵美。
6、选一选。
老人为什么给盲人一个没有字的药方?( )
A. 是取笑这位民间艺人。
B. 与其告诉盲人残酷的现实,不如给他一个希望。
C. 是因为经过很多年,字已经没了。
7、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即兴 即时 访问 拜访 犹豫不决 不知不觉
1.贝多芬( )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
2.星期六,爸爸( )了他的小学老师。
3.明明是个没主见的孩子,办事总是( ),一点儿不果断。
8、根据语境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郊外一所闲院里,那一丛丛盛开的桃花,不论红色还是粉色都那么惹人喜爱,让人忍不住发出“______,_______”的感慨;描写桃花的诗句我还能想到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朝著名诗人 __________。
【2】补全诗句。
【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__。
【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
(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
莫愁前路无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10、阅读选文二,完成练习。
东 北 虎
月儿初升。
我躲在悬崖下一个幽深的低谷,月夜特有的阴影在这里无限扩张。起伏的山像潮水,狂劲的山风在林间卷起一阵阵怪响。
这段日子里,外面的人一直在寻找我的同类。尽管我已饿得两眼昏花,四肢无力,但我不敢离开这儿半步。
妈妈被害的情景我仍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妈妈在树林里寻找食物,遇上了一群人。如果是以前,妈妈完全可以逃掉的。可是现在,森林里的树木被人类砍掉了一大半,妈妈想逃也没地方可躲呀,更何况他们接二连三向妈妈开枪。妈妈倒下后,他们又七手八脚地把妈妈抬走了,地上只留下一摊鲜血。
我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伤害我们。妈妈曾对我说过,我们全身都是宝,人们吃了我们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妈妈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分明是怨恨、哀伤与无奈。
今夜的月亮如此圆满,今夜的月色如此皎洁,一切都很平静。只有秋风迎面吹来,拂起我心中的寒意。
好冷!
我仿佛觉得世界上只有我这一只东北虎了。
贪心的人类啊,你们究竟想怎样呢?难道非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吗?
呜呜呜……
我不敢再想了。
我坐了起来,抬头仰望着天边的圆月。
这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我们是勇猛的化身,即使是濒临死亡,我们也要睁着双眼,威风凛凛地坐着死去。
我想我就要死了,因为这座山上再也找不到我需要的食物了,我饿极了。
我仿佛听见妈妈呼唤我的声音了,幽远而悠长。
秋风如水,明月如霜。
清冷的广寒宫溅下了一滴苦涩的酒,掉在草叶上,化作一滴晶莹的泪珠……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短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延年益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二连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成语。
(1)威风凛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清清楚楚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延年益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明月如霜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接二连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现在野生的东北虎大约还有多少只?它们为什么会面临灭绝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保护东北虎设计一条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天地。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选文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
【2】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3】外洞的特点是 。用“ ”画出选文中具体表现外洞特点的语句。
【4】选文主要写了金华双龙洞的____和____的特点。
12、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
然而现在事情明摆着:他和葵花妹妹,只能有一人上学。
夜晚,他躺在床 上,眼睛骨碌骨碌地睡不着。但一到了白天,他好像什么也不想,依然像往日一样,带着葵花到田野上游荡去。
而葵花也显出没有任何心思的样子,一步不离地跟着青铜哥哥。他们仰脸去看南飞的大雁,去撑只小船到芦苇荡捡野鸭、野鸡、鸳鸯们留下的漂亮羽毛,去枯黄的草丛中捕捉鸣叫得十分好听的虫子……
这天晚上,大人们将他们叫到了面前,将安排告诉了他们。
葵花说:“让哥哥先上学,我明年再上学,我还小哩,我要在家陪奶奶。”
奶奶把葵花拉到怀里,用胳膊紧紧地将她搂抱了一下,心酸酸的。
青铜却像是早就想好了,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爸爸和妈妈:“让妹妹上学。我不用上学。我上学也没有用。我要放牛。只有我能放牛。妹妹她小,她不会放牛。”
这两个孩子就这样不停地争辩着,把大人心里搞得很难受。妈妈竟转过身去——她落泪了。
葵花将脸埋在奶奶的胸前,一个劲地哭起来:“我不上学,我不上学……”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来评价以下人物。
青铜:___________ 葵花:____________
奶奶:___________ 爸爸和妈妈:____________
【3】故事最后到底谁去上学了?是用什么方式决定的?请预测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梦里雪乡
穿越了苍莽延绵的林海雪原,淹没在山坳中的雪乡渐隐渐现。虽然我家乡的冬天也不乏白雪,可雪乡的雪还是令我吃惊得有些恍惚。
走进雪乡,便走进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漫天雪花彻夜不停地飞舞,这在雪乡是常有的事。雪乡雪后的清晨像一首清新的诗,又似一幅雅致的画。在诗与画之间,显现生命律动的是那担水的农家女,既朴实能干,又温柔体贴,落落大方。
微风过处,卷起的雪雾像一层白纱将整个雪乡罩住。而房檐上那不经意挂上去的红灯笼,虽是这银白色调中的另类,却给冬日的雪乡平添了些许暖意。
雪乡的雪从十月开始飘落,一直到第二年的初夏才会结束。因为雪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因为雪大,他们不甚了解外面的世界。可问起雪乡人,他们是否因此而感到不便甚至讨厌雪的时候,他们都笑着说,习惯了。之后便反问你,你不觉得我们这里很干净吗?那种神情和雪一样,纤尘不染。
雪乡人以一颗平常心,平和地看自己,看别人,也看这个世界。随着时代的更迭,雪乡正穿透历史的尘埃,穿过时空的交错,与外面的世界扑面相遇。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来到雪乡,在休闲中领略这份似真似梦的朦胧与缥缈。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2】下列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雪下得很大的多雪的山乡。
B.一个在梦中出现的无法触及的虚幻多雪的乡村。
C.在梦中看到的多雪的山乡。
D.一个在尘世中难得见到的冰清玉洁的乡村。
【3】画“ ”句子中的“罩”字能否换成“包”或者“漫”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找到几个词语概述雪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雪乡______的景色,赞美了雪乡人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4、甜甜推荐了一篇关于天窗的文章,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
高处的窗
草白
①小时候,住在木房子里,板窗一关,俨然一个深幽的洞穴。屋外阳光煌煌、人声喧嚷,里面暗无天日。当一间屋子没了光,一切言行举止也便失去参照和意义。
②那是小伙伴的家,我只去过一次,雨天的阁楼上,有光从天而降,像戏剧舞台上的追光。抬头所见——屋顶之上镶着一块方形玻璃,雨水在高处的玻璃上流着,它们不会流进屋子里,光却能畅通无阻地进来,将各个角落注满。
③天窗是高处的眼睛,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也将月光和星光带给阁楼上的人。如果是夏日午后一两点钟,光垂直落下,像雨帘,让屋里的一切流动起来。有了光,阁楼上的灰尘便能在高高低低的光线中起舞;有了光,一间屋子便不再是屋,子,而成为梦境中的飞行器。
④自那以后,关于未来房子的梦想中便有了“天窗”的身影。我不仅要在墙上开满大小不一的窗,还要有一条通往星空的秘道,我要“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我要“推窗问天色”“天窗送雪声”。后来,读到顾城的诗句“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不禁汗颜。我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房子,人世间但凡可称之为屋宅的东西,都应该被安上足够多的窗户,越多越好。
⑤我想要的窗由一面最普通的玻璃做成,甚至可以没有窗框、石膏线,剔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如果可能,我还想拥有一小面彩色玻璃,焕发出华丽光亮的红宝石色、典雅沉静的祖母绿色、矢车菊那样的蓝紫色以及向日葵般的明黄色。我会将它镶嵌在某个透光的角落,一个高处、隐秘的空间,等待光线穿过。我想象那样的时刻,辉煌、璀璨,如梦似幻,那是所有光线的前世今生。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句,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2】(内容理解)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那以后,关于未来房子的梦想中便有了‘天窗’的身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句子赏析)有了光,阁楼上的灰尘便能在高高低低的光线中起舞。(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小技巧 ①抓住关键词语 ②分析修辞手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旨情感)我会将它镶嵌在某个透光的角落,一个高处、隐秘的空间,等待光线穿过。我想象那样的时刻,辉煌、璀璨,如梦似幻,那是所有光线的前世今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题作用)“高处的窗”是文章的线索,交代了文章的_________________,其中“高处”一词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________________,而且“高处的窗”也蕴含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的向往。
15、知音晓意。(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朝( ) ( )
待( ) ( )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喜欢特别读书,坚持天天读。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读书比塞,我评为了“读书小达人”称号。老师告诉说,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坚持读书有很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9、展开丰富想象,到广阔太空,去发现宇宙奥秘;到神秘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藏……把你所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先想好情节,编一个科幻故事,注意角色的安排。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