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鄂州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猫要是决定出去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句话中的“凭”的意思是(  

    A.依靠 B.证据 C.根据 D.无论

  • 2、下列生字归类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场  杨  汤

    B.涣  焕  唤

    C.抄  吵  炒

    D.疙  歌  戈

  • 3、“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

    A.激动

    B.敬佩

    C.愤怒

    D.悲伤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句中语气词用得太多,显得啰唆。

    B.“老师说:我去开会。”改为转述句为“老师说,他去开会。”

    C.“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中“通”是通晓、明白的意思

    D.“我忘记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了!”“小学里,那些珍贵的记忆难以忘怀!”加点词是近义词,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 5、“把克莱芒救出去!”是( )句。

    A.感叹 B.陈述 C.肯定 D.祈使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蝶(jiá)(蝴蝶的一种)

    B.树恐龙(xī)(在树上居住的恐龙)

    C.杂(xīng)(随兴而写的诗)

    D.形战机(yǐng)(人眼看不见的战斗机)

  • 7、与“老妻画纸为棋局”形成对偶的一项是(   )

    A.绿竹别其三分景 B.移椅倚桐同赏月

    C.清江一曲抱村流 D.稚子敲针作钓钩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读图。根据《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连线并填空。(只填序号)

    ①外洞 十分狭窄

    ②途中 很宽敞,像个大会堂

    ③内洞 一片明艳

    ④洞口 像桥洞似的,很宽

    ⑤孔隙 漆黑、神奇、特别大

    作者按照途中→( )→( )→( )→( )的顺序游览双龙洞。其中外洞和孔隙部分,作者主要是通过 把景物特点写清楚的。

    2.思境。《清平乐·村居》中“ ”两句描写了乡村的优美环境。随后描绘了一家人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溪上,老两口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着酒,其乐融融; 溪东, ;最喜 ,溪头

    作者将上述景象巧妙结合在一幅画面中,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抒发了他的 思想感情。作者辛弃疾是宋代诗人,和他同一朝代的诗人我还知道 ,我能背出他的两句作品“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芙蓉楼送辛渐》一诗,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___________诗,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具体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友人所去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地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节选)

    方纪

    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 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 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 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 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把____比作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阴朔的山美。

    【3】作者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  )

    A.奔放壮美

    B.秀丽幽雅

    C.雄伟壮大

    D.美丽壮观

    【4】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阳朔的山____,桂林的山_____,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______

    【5】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

    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

    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

    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

    【6】阳朔的景物是极美的,作者给我们一个游览建议——坐木船。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先写阳朔的___,再写阳朔的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1文中可以看出马克·吐温十分_____

    2马克·吐温________提醒了服务员的。

    3服务员在做灭蚊防蚊时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大作家马克.吐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我爱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不少人爱杨柳,因为杨柳柔美。然而,我却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到来的讯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看我家门前的草坪就是这样,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每年冰雪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你如果用手拨开紧贴地面的枯草,就会看见一棵棵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的嫩绿的尖儿——它悄悄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一阵春风吹来,小草左右摇摆,有时甚至紧贴地面,小草坪就像我家门前铺着的一块地毯。①(  )别看小草那么柔弱,可它永不向暴风雨低头。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看那小草。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倒在泥水里。但是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②(  )它们仿佛在骄傲地说:“狂风吹不倒我们,暴雨砸不垮我们,泥水淹不死我们。”③( )是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诗句写得多好!是啊,严冬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简要概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体会文中划横线的三句话,它们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文中括号里。

    ①排比 ②拟人 ③引用

    3短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美小草能带来春天的讯息。

    B.赞美了小草永不向暴风雨低头。

    C.赞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 13、课内阅读。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法。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1】鹅吃饭时,是先_______,再_______,然后再到别处去______

    【2】白鹅是一种______的动物,从______上反映了它的这一特点。

  • 14、阅读练习

    蜜蜂的赞美

    秦 牧

    全世界的昆虫,被人类赞美最多的,大概就是蚂蚁、蝴蝶、蜘蛛、蚕、蜜蜂这几样了。

    人们对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的人都歌颂过蜜蜂。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还因为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被酿造出来了。它的酿蜜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千克蜂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与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5千米,那么,蜜蜂采一千克蜜,就得飞45万千米,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感到由衷的赞美呢!

    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讲了一个譬喻赞美过蜜蜂。他把盲目地堆集材料的求知方式称作蚂蚁的方式;把主观地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叫作蜘蛛的方式,而“真正的哲学家,则是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朵中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几百年的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了,培根许许多多的话已经为人们所遗忘,但是他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警语,和这个有趣的譬喻却一直在各地广泛流传。

    鲁迅先生在他的书简里面,也曾告诉一个青年人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郭沫若同志也曾经以蜜蜂采花作为譬喻,来说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了它多少赞美之词!它那种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的经验。(有改动)

    1请将下列描写蜜蜂的诗句连一连。

    采得百花成蜜后       粘絮寻香似落星

    作蜜不忙采花忙   为谁辛苦为谁甜 

    穿花度柳飞如箭   蜜成犹带百花香

    2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蜜蜂酿蜜给人的启示是什么?用第2自然段中的三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

    4第3自然段引用有趣的统计数据是为了说明(  )

    A.蜜蜂有惊人的飞行能力。

    B.蜜蜂采蜜时的辛勤。

    C.蜜蜂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D.蜜蜂酿蜜的经过。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语文实践。

    李丽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最近,丹霞地貌惨遭踩踏;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武汉大学遭遇“樱花劫”;厦门艺术隧道被涂……种种不文明旅游现象频频出现。

    1请你设计一条倡导游客文明旅行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一名游客,你会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做文明的旅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 17、段落修改。

    爷爷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夏天的小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看,一行行向日葵在茁状地成长,露出一张张笑脸迎着朝阳;一排排玉米在威武地挺立,结出一个个玉米棒子像是在比赛——辛勤劳动的小密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小园又减少了几分生气。就连小花猫还是把这里当成新开辟的游戏场所。望着小园,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呀?”(标点符号2处,语病2处,词2处,字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1)顺河公园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我的话,妹妹立即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上学啦!上学啦!”清晨,小猴背着新书包,一边欢呼,一边连蹦带跳地向学校跑去。小猴到了学校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童话。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