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宁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来是(  )的弟子。

    A.太上老君

    B.孙悟空

    C.观音菩萨

  • 2、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懿荣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

    B.因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C.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字。

    D.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的王懿荣。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窗帘       阻当       沉睡       丝绒

    B.灯塔       赞许       恢复       牲畜

    C.俊马       仪态       运河       操纵

    D.垫子       铃铛       远跳       沉寂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查字典填空。

    “赋”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 部,再查________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_ 。“赋”的解释有:①给予,特指天生的资质;②旧时指农业税;③作诗词。“天赋”中的“赋”应取第_________ 种解释,“赋税”应取第_________ 种解释。

  • 5、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2)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 )( )”。看到小红热心帮助残疾人,老师高兴的说:“( )( )”。

    (3)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如:《论语》中从正反两方面告诫我们要讲节气、讲道义,不能贪图蝇头小利的句子是( )( );《论语》还告诉我们:( )( )因此,我们不要结交一些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要和言行坦荡、胸怀宽广的人交朋友。《朱子语类》告诫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名言是:( )( )

  • 6、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报摊上的报纸种类很多__其中我最喜欢读__足球报__因为它里面内容丰富__精彩__我付钱买了一份__摊主问__你还要其它报纸吗__谢谢__不需要__我摇了摇头说__

  • 7、课文内容回顾。

    1.《草船借箭》根据元末明初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我还知道这部小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城计等故事。

    2.《杨氏之子》用了短短的五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______________

  • 8、认读下列内容。                                 

    妒忌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军令状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呐喊   支援   神机妙算   

    其中,____这个词语不好理解,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与感悟。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段)

    司马迁(激愤  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控制  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 藏)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了此残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3读了这段话,你联想到哪些成语,请写两个。_______________

    4你读过《史记》中的故事吗?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画横线的一句话改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但愿有个梦

    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

    “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做衣裳!”“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银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

    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当炎热伴着烦人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一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

    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椹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着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椹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_______________,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

    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姥姥穿一身黑色的衣服,躺在一个黑色的棺材里,我总觉得她那身黑棉衣里,应该絮上我摘的白云……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面前这一片黑色。那黑色,直铺到我心里去……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椹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我被人拉开了。这时,两行热泪滑过我的脸,落在雪地上,砸出两个浅浅的小坑,我只看见,一团黑色,从我眼前缓缓地降下去了。

    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小山变成了盆地,桑树也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

    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做“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1】题目“但愿有个梦”,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   )。

    A.概括全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B.引起对全文内容的回忆

    C.含蓄地点明全文的主旨

    D.表明全文记叙的线索

    【2】根据本文的行文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姥姥之间的几件难忘的往事。

    春天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

    【3】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桑椹就一个个掉下来

    B.桑椹就一个个跳下来

    C.桑椹就一个个落下来

    D.桑椹就一个个飘下来

    【4】作者为什么能够做到“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

    D.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竹

    大家对热带水果了解吗?你一定会说:“哦!是臭味袭人的榴梿。”如果说榴梿是热带水果之王,那么山竹就是热带水果之后了。①榴梿是热性水果,山竹则是典型的寒性水果,解热功效突出。你若吃榴梿上了火,可赶紧吃山竹降火,一王一后,一热一寒,真是天生的一对。

    山竹的形状和大小像一个柿子,近圆形,果皮紫红色,②由4片大型绿色果蒂盖顶。剖开果实可见到6—8瓣白色果肉,果肉柔软,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是最美味的水果之一。山竹果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及镁、钙、磷、钾等矿物元素。中医认为其有清热降火、减肥润肤的功效。平时爱吃辛辣食物,肝火旺盛、皮肤不太好的人,常吃山竹可以清热解毒,改善皮肤。但体质本身虚寒者不宜多吃。

    山竹以冷藏运输。在选购时要选果皮暗紫红色、果色新鲜、果蒂鲜绿、果皮有弹性者为佳。购入后要冷藏在冰箱内。一般冷藏5—10天后风味开始减退,一天不如一天,因此要及时食用,不能久贮。

    1选文中画“   ”的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句①____  句②____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合适答案的序号。

    山竹的果皮____,果肉____,果蒂____

    A.白色   B.紫红色   C.鲜绿色   D.黄色

    3山竹的功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

    A.山竹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  )

    B.体质虚寒者多吃山竹对身体有益。(  )

    C.肝火旺盛、皮肤不太好的人适合吃山竹。(  )

    D.在运输和保存山竹时都要注意冷藏。(  )

  • 12、阅读理解。

    晏婴劝谏

    ①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献给景公。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齐景公理解得很深刻。晏婴在一旁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诚囯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于是反问:“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格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囯却把它们放在壶里,既不能经常看见,也不能对照着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对随从的大臣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②齐景公在牛山上游览的时候望着都城,泪流满面地说:“美丽的国都啊,草木多么茂盛!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万物都要死亡呢?假若从古到今没有死亡,那么我将到哪里去呢?”他的两个大臣也跟着流泪:“我们依靠君主的恩赐,饭菜可以吃饱,车马可以乘骑,看见死亡临近,禁不住都很悲伤,何况我们的君主呢?”

    ③齐景公看晏婴在一旁冷笑,便问道:“我和大臣触景伤情,有什么值得你发笑呢?”

    ④晏婴说:“假如贤明的君王不生老病死,那么您此时只会在农田里,哪里还会有时间触景伤情呢?正是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君位,才有机会让另一个人被立为君,也才有机会轮到您当上国君,可笑您身在福中不知福。您却为自己即将死亡而悲伤哭泣,这是很不仁不义的啊!我对不仁不义的君王及讨好巴结的大臣怎能不讥笑呢?”

    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举起酒杯来自己罚自己的酒。

    1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在括号内。

    稀疏—______乞求—______昏庸—______

    2文章主要讲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婴认为“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而“勿乘驽马”则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认为纪国将格言放在壶里,不能看见也不能照着去做,所以会亡国。

    B.由于惧怕齐景公,大臣们对于齐景公的言论不得不恭维附和。

    C.面对晏婴的两次劝诫,齐景公都能够听进去并有所领悟。

    5文章结说“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你觉得齐景公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捉青虫

      放学后,我们种植一组的同学,为了保护青菜的生长,一起到菜园捉虫。

      走进菜园,我们一个个蹲下身子,把菜叶一片片翻过来,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找到。老师看到后说:光翻菜叶子不行,把菜心扒开看看。听了老师的话,我轻轻地扒开菜叶,仔细查看菜心,终于找到了一条青虫。我找到虫子了!在菜心里!我大叫着向同学们说,接着,我马上伸手去捉,手刚刚碰着它,小青虫就蜷缩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它会咬人吗?我转念一想:就是这些坏家伙,专门偷吃我们的青菜,多可恶啊!我一定要消灭它们!于是我就壮着胆子,一下把它捉住了!我把它狠狠地往地上一碾,立即结束了它的性命。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我们把菜园里的青虫消灭了。

    写出这篇短文所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用“//”把第二部分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

    在写出心理活动的句子下面画横线,并说说这些心理活动表现了小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记叙的,重点部分是( )。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是故乡明(节选)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上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芒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 )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线段上,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平沙无垠 B.碧波万顷 C.风光旖旎 D.美妙绝伦 E.巍峨雄奇

    【2】给文章括号里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

    A.因为……所以……

    B.不管……就……

    C.只有……才……

    D.不但……而且……

    【3】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明显地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通过其他地方的月亮,来突出表现家乡的月亮,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两句带有“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与理解。

    跳 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小标题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3】如果孩子没有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多选)(  )

    A.临危不惧

    B.急中生智

    C.急躁独断

    D.当机立断

    【5】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niǎn)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xián)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cu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miē)乜些些,在崖前吃草。

    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huǎnɡ),又变作一只金眼suān( ),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1读一读,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

    2文中的“大圣”、“孙行者”、“行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猜一猜文中画“﹏﹏”的句子,把大致意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  圣(变):

    海东青

     

     

     

     

    赖  象

    牛魔王(变):

    天  鹅

     

     

    香  獐

     

     

     

     

     

    5根据短文内容,结合上一小题的图示,猜一猜他们斗法的结果,并写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女孩的梦

    在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吃力地抱着几本书,走进图书馆,把书放在了书架上。

    女孩被陈列在书架上的书籍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想,能够写出书来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自己写的书陈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人该多么幸福!

    女孩对鬓角斑白的图书馆职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后长大了我也会成为作家,也会写很多书。职员放下手中的印章,面带微笑,打量着女孩,真减地说:以后你写了书,就拿到我们图书馆吧,到那时,我会把你的书摆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女孩渐渐长大了,女孩的梦也跟着长大

    读初中的时候,女孩开始发表小短文,体验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幸福。高中时,女孩担任了校报的编辑。后来她到一家杂志社打工,负责关于学校的消息栏。但写书,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书终于写成了。她把稿件寄给了两家出版社,但都被拒绝了。她忍着悲伤,把稿件藏在了自己的抽屈里。

    过了几年,女孩的梦想又复活了,她投入了新的创作。她的作品终于被一家出版社选中了。但是,出书并不像出报纸那样快,她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她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了自己写的书。她捧着书,忍不住失声痛哭。

    的梦想成了现实  她想起了小时候跟图书馆职员说的话,想起了她们的约定。

    那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已去世很久了。她给图书馆新职员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梦和一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的。新职员打电话来说;一定要来,我们会等着你的。她拿着自己的书来到了图书馆,见到了热情的新职员。新职员把她的书摆在书架的中央,她的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她们在图书馆门前合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述着一个梦想实现的故事,其间经历了38年。

    1文中女孩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食言一词。 

    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请按短文顺序简要写下来。 

    初中里发表小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里都有字,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初图书馆职员能预知女孩最后的成功吗?先选择(在括号里打“√”)再说明理由 

    能(          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_________

    (2)指尽眼力之所及望向远方。_________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A.描写环境,暗示心情愉悦

    B.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思想

    C.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

    D.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3】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荷兰宁静、悠闲牧场风光的有(  )

    A.一条条运河在碧绿色的低地上纵横交错

    B.安静的老牛、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生活在草原上

    C.傍晚时分,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在安静地挤奶

    D.动物沉睡、低地无声的夜晚还能看到灯塔射出的微光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你知道每次都是在赞叹什么吗?请选择。

    第一次____ 第二次____ 第三次____ 第四次____

    A.夜晚安谧静美 B.草原与骏马的和谐之美

    C.牧场景致壮观 D.动物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 19、阅读文学类作品《番茄太阳》,完成题目。

    “番茄太阳”

    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踣无比。

    附近有一个小型菜市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女孩儿守着摊位。那女孩5岁左右,是个盲童。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妤看,圆圆的……”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我就和这家人熟了。小女孩叫明明,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听亲戚说城里大医院可以换角膜,为了让孩子复明,父母就带着孩子到城里来了。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

    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睛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明明的妈妈感叹道:“天气真好啊!

    “是啊!太阳总算出来了。”我说。

    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

    我想了想,说:“太阳很温暖,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晩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明明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糢看。”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日子过得很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有一天我去买菜,明明的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岀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1“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让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   )。

    A.一对年轻夫妻为了女儿在异乡奋斗

    B.夫妻俩忙碌,女孩很懂事不吵闹

    C.小型菜市场中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父亲教女孩辨认事物,妈妈在旁边笑,一家子其乐融融。

    2明明让“我”看着隐隐心疼,是因为(   )。

    A.父母带着她卖菜。 B.父母带着她带城里来了。

    C.她知道番茄太阳长什么样。 D.她长得挺漂亮,却是个盲童。

    3造成作者的心情无比灰暗的原因是(   )。

    A.邻居态度不好,作者心情灰暗无比。

    B.作者腿脚不便,心情灰暗无比

    C.作者临时租住在旧楼房,生活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D.作者看到明明是个盲童,心情灰喑无比。

    4为什么“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我为自己尚未恢复健康而难过。

    B.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我很激动。

    C.我不知道该如何向明明解释太阳是什么样,很慌张。

    D.明明的善良让我无比感动

    5“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一句中“番茄太阳”暗指(   )

    A.火红的太阳 B.明明开朗、乐观、美好的心灵

    C.暗指明明 D.明明的承诺

    6文中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灰暗  快乐  温暖  感动 B.灰暗  温暖  快乐  感动

    C.灰暗  快乐  感动  温暖 D.灰暗  温暖  感动  快乐

    7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番茄太阳”?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团结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团结松的树干很粗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淌着雨水。(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洪咆哮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请你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读下面两句诗,展开想像,画出诗句所描写的景象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