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随州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柩”字的读音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近?(  )

    A. B. C. D.

  • 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一凡同学荣获了《美德少年》的称号。

    B.我记不清你什么时候来泰州旅游的?

    C.我喜欢读的几本书:《家》《春》《秋》,在泰州书城都可以买得到。

    D.我喜欢的动物有猫、狗、龟......等。

     

  • 3、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D.可是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诗歌的积累与运用。

    (1)杜甫在《绝句》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燕子衔泥鸳鸯静睡动静相宜的春景图。

    (2)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诗句“____________”以动衬静,侧面描写人们的忙碌生活。

    (3)《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山的幽静。

  • 5、听短文,回答问题。

    (1)自古以来,诗文常以________,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万树垂杨”写________,“陌头杨柳”写________,或竟称春天为“________”。

    (2)作者认为杨柳有特殊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特点是_____

    (3)“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是指垂杨具有_____的精神。

  •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  精巧——  隐藏——

     

     

     

  • 7、根据意思写词语,再选词填空。

    苗条,身材好 _______

    有毒的物质 ________ 

    有伤害,危害 _______

    1.我姐姐有一个______的身材

    2.蜈蚣是一种_______

    3.在河边游泳实在是太_______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时期______家学派代表。讲的是一个卖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夸他的盾牌__________,又夸他的长矛____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_____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

    2.《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仔细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认为沃克医生口吃的原因是( )

    A.没见过这样的病人,担心自己做不好手术。

    B.被病人不施行麻醉的理由震惊了。

    C.怕病人不能忍受手术的剧痛。

    【2】仔细阅读选文第5自然段,这一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沃克医生进行描写的。通过这一系列的表现,我们可知当时沃克医生的心理是______

    A.头一次遇见这样的病人,很紧张。

    B.害怕,怕做不好这台手术。

    C.怕病人忍受不住手术的剧痛。

    【3】找出描写手术过程中病人表现的语句,从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 )(多选)

    A.病人非常坚强,能承受手术的剧痛

    B.手术很痛苦

    C.病人很紧张

  • 10、阅读。

    隔岸观火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其中,曹操将皇帝软禁在许都,常常借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但是大家都知道皇帝只是傀儡,皇帝的命令实际上就是曹操的命令,所以有的不听从,有的阳奉阴违。于是曹操就又借皇帝的名义讨伐这些藐视命令的人。

    袁绍政权是当时非常强大的一支力量,但是袁绍很骄傲,疑心重,优柔寡断,并且不善于使用人才,结果被曹操打败,人也又气又病,一命呜呼。袁绍死后,几个儿子不团结,被曹操打得节节败退,大儿子袁谭被杀,二儿子袁熙、小儿子袁尚刚在幽州(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当时袁熙驻守在那里)喘了一口气,曹操马上就追过来了。袁熙袁尚没办法,于是投奔乌桓(古代居住在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曹操马上向乌桓进兵,占领了乌桓,袁氏兄弟只得又去投奔辽东(泛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太守公孙康。

    这个时候,曹操的大将们主张乘胜追击,消灭袁氏兄弟,并借此机会平定辽东。大将夏侯惇(dūn)代表众将请战,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一直以来都不听命令,现在袁熙、袁尚又去投奔,肯定后患无穷。不如趁他们还没行动起来的时候,迅速前往攻打,辽东就可以征服了。”听了夏侯惇的话,曹操笑着说:“不需要麻烦各位施展威风,几天之后,公孙康自然会送上二袁的脑袋。”听了曹操的话,大将们都不信,但是也没办法。

    曹操一连几天没动静,有人可急了。有一天,夏侯惇和另一位大将张辽来找曹操,说:“如果不攻打辽东,那我们就回许都去,免得有人趁机攻打。”曹操说:“等二袁的脑袋到了,我们马上回去。”大家听了暗笑,觉得曹操在做白日梦。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公孙康派人送东西来了。一看,正是袁熙、袁尚的脑袋。大家非常惊讶,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曹操笑着说:“不出奉孝所料。”奉孝是郭嘉的字,郭嘉是曹操最得力的谋士,但不久前去世了,他留了一封遗书给曹操,说:“袁熙、袁尚投奔辽东去了,您千万不要前往攻打。您要是攻打的话,把他们逼急了,他们就会联手反抗,这样对我们不利。如果暂时不攻打的话,公孙康和袁氏兄弟肯定互相图谋。为什么呢?因为袁绍在世的时候,常常想吞并辽东,公孙康一直防备着。现在袁熙、袁尚前往投奔,公孙康肯定会怀疑他们,担心引狼入室。袁熙、袁尚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肯定也会图谋除掉公孙康,占有辽东。您只要按兵不动,留出一点时间,他们之间的不信任肯定会升级,必然产生矛盾。这样公孙康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肯定会杀掉袁熙、袁尚的。这样,既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损失,也能够借助公孙康与袁氏兄弟的矛盾达到目的。”

    就这样,曹操借公孙康之手除掉了二袁,免除了后患。公孙康也顺水推舟,表示服从曹操,辽东也兵不血刃地被平定了。《三国演义》上称这段为“郭嘉遗计定辽东”,它充分展示了郭嘉的智慧。

    “隔岸观火”的本义是说隔着河观看对岸的火灾,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烧不着,却能够在别人形成损失的时候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在军事上,就是要按兵不动,不急于进攻,等待敌人内部发生矛盾,等到敌人自相残杀,力量削弱时,我方就可以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1】填空。

    (1)曹操通过几次重要的战役最终打败了袁绍,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____________

    (2)第五自然段说“奉孝”是郭嘉的“字”,除了姓名以外还取字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例如,关羽,字______

    【2】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成语,按照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来,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招来灾祸。( )

    (2)武器上没有沾血。指没有经过激战就取得了胜利。( )

    (3)指今后的祸害及忧患没有穷尽。( )

    (4)黑夜时间长,做梦的次数多。比喻时间拖延下来,事情可能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 )

    【3】曹操如何“隔岸观火”在郭嘉的遗书中得到了体现。他让曹操通过怎样做,使自己处在“隔岸”的位置?请用“______”画出来。他“观”的“火”是指什么?请用“          ”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袁绍政权是当时非常强大的一支力量,但是袁绍很骄傲,疑心重,优柔寡断,并且不善于使用人才,结果被曹操打败。( )

    (2)曹操一连几天没动静,还说等二袁的脑袋到了,马上回去。大家听了暗笑,觉得曹操在做白日梦。( )

    (3)郭嘉回老家了,回家前他留了一封遗书给曹操,说袁熙、袁尚投奔辽东去了,让曹操千万不要前往攻打。( )

    (4)袁绍在世的时候,常常想帮助辽东,公孙康一直非常感谢他。现在袁熙、袁尚前往投奔,公孙康肯定会帮助他们。( )

    【5】想象续写。曹操按兵不动,不攻打辽东,而是等待公孙康与袁家兄弟矛盾的爆发。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要求曹操有一定的耐性,因为大军在外水土不服,粮草供给都是压力。夏侯惇等人先是要求曹操马上攻打辽东,后来又要求曹操要么打辽东,要么就回去,免得许都(曹操的大本营)有危险。面对手下连续的请求,假设曹操经不住手下们的催促,贸然攻打辽东或者撤兵回许都的话,会发生怎样的事?结果会如何呢?

    请写一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杆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穿着高粱红长袍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这句话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 ),突出了风的(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外还运用了( )修辞手法。

    2.请你再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出本体和喻体。

    3.作者对牧民是一种什么感受?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  

    细小——

    敬慕——  

     

  • 12、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 13、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我给妈妈剪指甲

    今天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号召大家,回家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放学后,我兴冲冲地跑回家里,心想:帮妈妈做点什么呢?扫地?家里已经被妈妈打扫得一尘不染了。煮饭吧?妈妈早就在等我吃饭了。

    我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忽然,我看见妈妈的手。有了!我神秘地对妈妈说:“今天我要帮您做件事!”“你要帮妈妈做什么?”妈妈问。“等会儿您就知道了。”我说。

    我赶快吃完饭,倒了一盆温水,拿来香皂,神气地说:“妈妈,我要帮您剪指甲,先来给您洗个手。”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小宝贝要帮妈妈做事了!”说完,妈妈乖乖地把手放在盆里。我开始帮妈妈洗起来,一摸妈妈的手,我顿时觉得好像在摸老松树皮似的,疙疙瘩瘩的。我举起妈妈的手,奇怪地问:“妈妈,您的手怎么这样呢?不像我的手白白的、滑滑的。”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傻女儿,妈妈小时候的手和你的一样。现在事做多了,手自然就会变‘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懂了: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妈妈做的吗?为了供我读这所市里一流的学校,妈妈吃了多少苦啊!妈妈是纺织工人,工资不高,除了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以外,还经常到外边做清洁钟点工。妈妈,您真辛苦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等水把妈妈的指甲泡软了,我便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突然,妈妈的手颤抖了一下。我一看,原来是剪到肉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妈妈,疼吗?”妈妈鼓励我:“不疼,不用怕,慢慢来。”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剪。这回我更仔细,更认真了……

    就这样,我终于帮妈妈剪完了指甲。看着妈妈笑了,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1】“我”回家帮妈妈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妈妈做的吗?”句意相同的一项是(  )

    A.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妈妈做的。

    B.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妈妈做的。

    C.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妈妈做的。

    【3】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小宝贝要帮妈妈做事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描写妈妈的手的句子,画上“____”,并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的句子是什么描写?(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___,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___,___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___。武松一___,又___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___。武松一___,又___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动词。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________,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________________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________。武松一________,又________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________。武松一________,又________在一边。

    【2】本段主要写________的场面。

    【3】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4】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chuán dì( )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jué mì(   )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 )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倒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chí xù( )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鉴赏感悟

    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极富吸引力,本文是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表达的。

    练习提升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文章中填写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按要求填写。

      “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是指______________。在这里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记叙文的文体与剧本相比,有什么不同?产生的影响效果一样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风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读下面的句子,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梢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是写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闪和躲,这些动作写出了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重点描写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从动作描写方面来表现老虎难打。

  • 17、课外阅读。

    童年趣事

    在我小的时候有很多有趣的事。最使我难忘的是捉蝈蝈。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爸爸带我去捉蝈蝈。后山上草丛中灌木里的蝈蝈可真多,吱吱的叫声,撩得我的心痒痒。爸爸很快捉了好几只。可我却一只也没捉到。正当我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忽然见一只碧绿的大蝈蝈在一根矮树枝上抖动着翅膀吱吱叫着。我高兴极了,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谁知,蝈蝈一下子蹦得无影无踪。

    爸爸看到后,说:“捉蝈蝈也要有技巧,记住要‘眼明手快’,悄悄接近,看准了要快速捉,知道吗?”我说:“知道了。”这时候,我又发现一只蝈蝈在矮树的叶子上叫。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慢慢地走了过去。可我刚要伸手,机灵的蝈蝈又跳走了。我不灰心,一直盯着它。最后,它停在小树叶上。我慢慢张开双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蝈蝈没看见我,仍在叫,但马上又停了。我想不能再犹豫了,就对准蝈蝈双手猛合过去。我马上感觉到蝈蝈在咬我的手心,有点儿疼,可我还是喊:“我捉到了,我捉到了!”

    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连续捉了好几只。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都要先动脑筋。这样,做起事来就简单多了。

    1小作者第一次怎样捉蝈蝈?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作者第二次怎样捉蝈蝈?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第一次没捉到蝈蝈,第二次捉到了蝈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王一乐的手扭伤了,来到医院门诊部治疗,他要挂号需要到(  )

    A.门诊一楼

    B.门诊一楼大厅

    C.病房大楼

    【2】医生检查后,建议王一乐拍X光片并给他开了检查单,王一乐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

    A.去拍X光片

    B.取药

    C.挂号收费处交检查费

    【3】王一乐该去哪儿拍X光片?(  )

    A.门诊一楼

    B.医技楼一楼

    C.病房大楼

    【4】王一乐拍完X光片、拿到报告单后,需要去哪儿?(  )

    A.回家

    B.取药处

    C.返回医师诊室

  • 19、阅读加油站

    (一)我们先来看一看孔座。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屈宇之一,最初是由孔子的住处改建而成的。汉代以后,随着孔子影响的扩大,孔庙不断地进行扩建和重修。现在,孔庙大约占地十万平方米,有五殿、一阁、两庑、一坛、两堂、十五碑亭、五十三门坊,各种建筑一共是四百六十六间。从规模上看,相当壮观,令中外游客惊讶不已。

    1.用“”画中文中的数词。 

     

    2.从这些数词,你看到了孔庙的什么特点?

     

    (二)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建于宋代,明代扩建,清代又进行了重修。殿高31米多,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显得特别庄严雄伟。殿四周廊下有28根石柱,都是用整石雕成的。其中后檐和两侧的18 拫石柱,每根都是八面八角,每面刻9条团龙,一共72条,前檐的 10根,每根刻两条盘龙,中间有一颗宝珠,构成了二龙戏珠的生动场面。这一组石柱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是国内外少见的艺术瑰宝。

    1. “”画出文中的数量词。

    2. 仔细谈谈,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孔庙的什么特点,请从这段话中找出关键词语。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笔下生花。

    这三首古诗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情趣。你喜欢哪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