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屯昌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莎莉文老师送给海伦的礼物是(    

    A.手套 B.花裙子 C.洋娃娃 D.金丝雀

  • 2、下面诗句所写何人?请选一选。(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A.刘备 B.关羽 C.曹操 D.诸葛亮

  • 3、下列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内容赏析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交代了送别友人的地点是浙东。

    B.词的上阕着重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

    C.词的下阕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D.全词构思别致,情景交融。笔调轻松活泼,比喻巧妙别致,语言风趣俏皮。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欣赏一(   )(   )摇摆一(   )

    反义词:

    热闹一(   )美丽一(   )鲜艳一(   )

     

     

     

  • 5、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新搬来的王阿姨家境优越,但与她jiē chù______过的人都知道,她从不贪图xiǎng lè______,而且很勤劳。谁家有niǔ kòu______掉了、衣服需要缝补之类的事总要找她。街坊邻居都与她tuán jié______一气。

  • 6、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在那里,英雄驰骋的大道,男女购物的集市,赛马休息的英雄……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摔跤》写的是____________的情景,选自____________的儿童小说______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____,作者是____。小说讲述了_______。展示了_____的世态图。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3.《临死前的严监生》描写的是________的情形,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

  • 8、三国战事不断,纷争战乱____年,后来____成就大一统,改国号为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快乐阅读。

    冰淇淋的眼泪

    朋友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努力下,去了县城的中心小学,日子过得平平淡,倒也有滋有味。

    可是,朋友渐渐地对那种平淡的生活失去了兴趣,他想过得更为激情,更为精彩,于是就在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支援西部的活动中报了名,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顺,要求到西部支教。

    朋友被安置到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第二天就正式讲课了,三、四、五年级在一起上课,讲得匆匆忙忙的。不久,朋友就来信说,那里条件艰苦,工作也累,似乎想知难而退。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他:“老师,书本上说的冰淇淋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城里的孩子都喜欢吃冰淇林?”

    “冰淇淋是一种冰做的食物,里面放有奶油、巧克力等物,吃着凉凉的、甜甜的,在夏天可食用,可消暑、增加人体能量……”他面对一群瞪大眼睛的孩子,忽然感到自已的解说是那样苍白无力,毕竟,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是应该亲口尝一尝的。

    “老师,巧克力是什么呀?”他刚刚顿住,另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看着孩子们迷惑的眼神,朋友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就匆匆地应付了几句,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的。

    后来,一个偶然的会,朋友到县城去领一个邮包,正打算回去时,却无意中发现了那个县城唯一的冷饮店,他决定为班上的二十几个学生每人买一个冰淇淋带回去。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

    还好,冰洪淋才稍微化了一点。他将冰淇淋分给了孩子们,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才稍稍多了一些安慰。

    第二个星期,他看到了一个孩子的作文:“我们都很爱我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好人,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冰淇淋,很好吃。我们以前谁都没有吃过冰淇淋,那时,我们感动得流泪了,冰淇淋也很感动,它流着白色的泪……”

    1你能根据意思填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吗?

    (1)遇到了困难就放弃。_________________

    (2)急迫得不能等待。_________________

    (3)高兴地呼喊着,像雀儿一样跳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仔细体味,完成练习。

    (1)他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顾,要求到西部支教。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裹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

    ①句子中的“赶”能否改成“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淇淋的眼泪”表面上指_________,实际上指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下列哪些事物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傍晚的荷兰是寂静的?( )(多选)

    A.奶牛

    B.晚霞

    C.挤奶人

    D.船只

    【2】“忘记”一词,一般用于_______________。可文中写到“马也忘记了……”这种写作手法称为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是描写晚霞的句子,描写晚霞的作用是(    

    A.交代了时间

    B.烘托出草原的美

    C.突出草原的安静

    D.告诉读者下文写夜晚的宁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其“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的作用是(    

    A.说明作者看到了荷兰的真正面目

    B.表达了对荷兰美景由衷的赞美

    C.说明荷兰是真正的牧场之国

    D.纠正大家以前对荷兰的错误印象

    【6】想一想“漆黑的夜晚”和“微弱的光芒”是不是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以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耀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都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缺点(     照射(      接连不断(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理解。

    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3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  

    4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用一句话回答。

     

  • 12、阅读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请写出司马迁的飞来横祸,再写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请把他的原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到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东奔西走  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  美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档,买了清洁剂、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啤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请给文章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请用“√”在第五自然段的括号中标出最恰当的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哪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简单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拾破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惊动)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1)短文是通过(    )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的。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老师的美德所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 15、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 欢跃——___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的特点。

    5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___的作用。

    6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弹性水库

    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500~2000吨。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20万公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2亿吨。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曾经作过比较仔细的研究。

    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1954年,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到1965年时树林已长到3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过去只要降水量达到30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水土直泻而下,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30天以上。

    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改善小气候。

    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这里,人们不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冬季,它能挡风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造成了夏天绿地里的良好小气候环境,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结合文意,仿照注释①解释下面词语。

    ①“吸水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树木在降雨时能蓄水的特征。

    ②“降雨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弹性水库”,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主要说明它在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功用。

    【3】把文中画“_______”句中“大多”这两个字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结尾段介绍的内容,你觉得树林能__________________

    【5】习主席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上文,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

    拥你入怀

    ①她病了,去医院诊断,是绝症。

    ②医生要她务必及时入院治疗,否则顶多只能再活一年。她拒绝了。那笔庞大的治疗费足以压(跨  垮)大多数中国家庭,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单身母亲,一个月只挣800元钱。她的女儿才八岁,念小学二年级,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上学期还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得了几支圆珠笔与一大摞作业本。

    ③她回了家,女儿还未放学。她泪流满面。家里穷,相片还是女儿周岁时照的。那时女儿的父亲还在南方做生意,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不仅  虽然)埋葬了他,还在她肩上添了一大笔债务。这些年,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尝尽了人情冷暖。如今,她要走了,女儿……女儿,她还能指望谁?她想:与其让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不如和我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④她抹掉眼泪,出了门。屋外,寒风凛冽,像一把三棱尖刀。她吐出了一口痰,痰里有血。她买了很多菜,拎回家,做出满满一桌子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女儿最喜欢吃的小鸡炖蘑菇。女儿回来了,兴(xīng  xìng)奋地大叫,忙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她心如刀绞,坐下来,不停地为女儿夹菜。女儿吃得很开心,似乎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她眼角的泪水。

    ⑤这天晚上,她紧闭窗户,扭开了煤气阀,然后早早地上了床,把女儿搂入怀里,使劲地亲吻女儿的额头。这种死法应该是最安静的吧!她默默想着。

    ⑥就在这时,她忽然听见女儿喊:“妈妈,妈妈!”“怎么了?”她问。“妈妈,今天考试了。我语文囗数学都是一百分。”女儿得意地说。“真乖!”她差点哽咽(yàn  yè)出声。

    ⑦“妈妈,你上次说我考了一百分,你就答应我一个愿望!”女儿仰起脸,一双眼睛因为(等待  期待)而闪闪发亮。女儿噘起小嘴:“妈妈,你不会耍赖吧囗”“妈妈不……耍赖。”她用枕巾挡住女儿的视线,并把枕巾一角塞入自己的嘴里。她整个身子都在颤抖,已经没法控制泪水。这种液体似乎能烫伤人,脸上火辣辣的。

    ⑧“那你以后再也不准哭,好吗?妈妈!”女儿的声音有些迟疑。“不哭……妈妈不哭!”她(敢  赶)忙用枕巾擦去眼泪。“还有,妈妈,如果你实在想哭,那就请等我长大,能把你搂入怀里时,再哭好吗?”女儿小声说道。“好的,妈妈一定做到。”她“哇”地一下哭出声。

    ⑨她松开女儿,下床,关了煤气阀,打开了窗户。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汉字或词语。

    2在文中的“囗”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相互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________

    2)内心难过得像刀割一样。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到“窗户和煤气阀”:第一次出现在第______段,妈妈这么做是想________,她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第二次出现在第________段,她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两处点明题目的语句,并分别写出你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妈妈做出了两次选择,你更赞同哪一种选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叙利奥因为睡眠不足,早上起来觉得疲倦,晚上复习功课的时候打盹儿。一天晚.上,叙利奥做功课,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喂,用心,用心!做你的功课!”父亲拍着手叫他。叙利奥睁开眼睛,继续复习。可是第二个晚上,第三个晚上,又同样打盹儿,而且情形越来越不好,不是趴在桌上睡着了,就是早上起得很迟。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疲倦的样子,好像对功课厌倦了似的。父亲看到这种情形,屡次提醒他,最后甚至动怒了,虽然他是一向不责骂孩子的。

    1本文选自《爱的教育》之《佛罗伦萨小抄写员》,叙利奥为何复习功课就打盹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整个故事谈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叙利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

    为你,我说过多少额三倒四的话

    ①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②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③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④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希望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 )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型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不断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道:“别给他那么多!”

    ⑤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__________”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着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和约都永远先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从我的视野消失,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虚拟场景吓唬自己,担心你遇到粗心的司机乱开车,担心你只顾埋头赶路没注意到前面的一道沟坎。我派自己的心追你,告诉你:“孩子,别急,慢慢走。”

    ⑥我说:“衣服嘛,没必要太讲完,能遮羞避寒就可以了。”我又说:“买衣服,别将就,好衣服能带来好心情。”我读大三那年,曾经被一条骄矜地挂在“人民商场”的天价咖啡色裤子折磨得寝食难安……我好怕那样的( )也会来折磨你。我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可是,当我看到你检徐磊哥哥的旧衣服穿也欢天喜地时,又忍不住为你( )起来。当你在异地求学时,我嘱咐你要学会逛服装店,为自己挑几件像样的应季服装。不料,你竟学着我的腔调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

    ⑦我说:“孩子,你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我又说:“还有什么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呢?”我曾嘲笑一个接了母亲班的女孩,说她们母女在单位的公共浴室里互相搓背的画面简直是一道独特的凡间风景。我愿意看你远走高飞,不愿意让你始终窝在这座你出生的城市里。但当你独自沐浴了六载欧罗巴的阳光,当你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顶博士帽,我却频频梦见你回家,在梦里,我清清楚楚地听见你说:“妈妈,我已厌倦漂泊。”我也清清楚楚地听见自己说:“孩子,回来吧,回来了我带你去吃涮羊肉!”

    …………

    ⑧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驱赶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

    【1】文中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怨责 担心 委屈 不安

    B.担心 怨责 不安 委屈

    C.担心 怨责 委屈 不安

    D.怨责 担心 不安 委屈

    【2】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⑤自然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3】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颠三倒四的具体表现?至少举出其中的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⑦自然段中,使用了两个加点词语“清清楚楚”,突出了母亲盼望和儿子团聚的殷切心情,表达了母亲的爱子情深。______

    (2)第⑥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条裤子的昂费,表现了“我”对那条裤子的向往与渴望,更能突出母亲对儿子关心疼爱的细腻情感。______

    【5】文中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其实蕴藏着深厚的母爱,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母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式魔术(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改成反问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

    2)没有哪一个学生说王老师不是好老师。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小明说:今天我不去学校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 22、句子乐园。

    【1】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把字句改成字句。)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把字句改成字句。)

    【3】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将句子写具体:

    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写成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   习作。

    同学们,祖国西部在建设着们辛勤汗水的浇灌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让我们敬仰,让我们赞叹。现在,请把你对建设者们的倾慕、对充满神秘的西部的向往、对边疆孩子的关注都倾注在笔端吧,以书信的形式说说心里话。

    要求:1.格式要正确;2.内容要有一定主题;3.要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