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要赞扬一个人善于向他人学习,应选用(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下列说法中,对“清贫”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革命者生活清寒贫苦而廉洁守节。
B.指贫困潦倒的生活,方志敏的“传世宝”就是几套汗褂裤和几双线袜。
C.指洁白朴素的生活,这是革命者能够战胜困难的关键。
3、下面带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两项是( )。
A. 倭(wō)寇 机械(jiè) 妖娆(ráo) 凹(tū)凸
B. 收敛(liǎn) 尴尬(ɡà) 镌(juān)刻 携(xié)手
C. 搪塞(sài) 踉(niàng)跄 剽悍(hàn) 弓弩(nú)
D. 噩(è)耗 焚(fén)烧 憧(chōng)憬 气氛(fēn)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空气 ( )的线条 精神( )
( )的绿毯 ( )的衣裳 高擎( )
( )的小诗 ( )的微笑 身着( )
( )的草原 ( )的主人 拱手( )
5、比一比,再组词。
艇(_______) 垫(_______) 姆(_______) 码(_______) 帘(_______)
挺(_______) 热(_______) 拇(_______) 蚂(_______) 窄(_______)
6、近义词。
紧急——( ) 疑惑——( ) 迟延——( ) 妒忌——( )
商议——( ) 吩咐——( )高度——( )
7、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
2.金文是铸刻在____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9、课外阅读
童年 选段 (曹文轩)
①听母亲说,我小时候长得很体面,不哭,爱笑,爱整天转着眼珠打量(liàng liang)人,揣摩人,很招人喜欢。
②长到三岁时,我就已经变得有点“坏”了。我到风车跟前玩,不小心,穿一身棉衣摔到水渠里。我一骨碌爬上来,一声不哭地回到家,将湿衣服全部剥(bāo bō)下,钻到被窝里。当母亲回来要打我时,我却一口咬定是爷爷把我推到水里的。 这孩子长大了有出息 被陷害的爷爷不但不恼 反而高兴地答道 当然长大了以后 我从未生过害人之心
③长到九岁时,我已是一个贪玩、想入非非、不能管束自己、总是忘记大人的训斥和告诫的孩子。正在课堂上听课,见到外面有一条陌生的小狗走过,竟忘了讲台上的老师正讲课,“呼”一下冲出教室撵狗去了,后来遭到老师(严厉 严肃)的惩罚。
④虽然那时的我还不懂事,但我又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⑤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 】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 】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到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去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让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地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夜深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 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 】柴草在三里外堆着,【 】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⑥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
⑦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 坚强)难怪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想入非非——_______________
舞文弄墨——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5】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6】作者的童年有许多美好而温暖的记忆,读第5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三个事例。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7】“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联系短文内容,说说“童年”生活对作者人生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神圣的路程
公元前490年,在雅典城外的马拉松平原,雅典军队与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恶战。这一战对于雅典人来说( ),这是保卫雅典的最后防线。当时,波斯军队的兵力远远超过雅典军队,雅典城处境危急。
雅典军队的主帅派人去斯巴达,请求出兵支援。他把任务交给了传令兵菲迪皮茨。菲迪皮茨年轻勇敢,他日夜兼程,跑了两天两夜,才到达斯巴达城。但是,斯巴达人没有答应出兵救援。菲迪皮茨只好失望地回到马拉松平原,将情况报告主帅。
没有援兵,雅典人只能( )了。雅典将士没有一个退缩,他们( ),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强大的波斯侵略军。
此刻,菲迪皮茨又受命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雅典城中的百姓。他手拿火炬,向雅典城跑去。在艰苦的战斗之后,菲迪皮茨已经很疲惫了,而且,他还负了伤,胳膊上的伤口还在淌血。渐渐地,他觉得自己的腿越来越沉,这段路也显得格外( )。为了让雅典城的人民尽快得到胜利的喜讯,菲迪皮茨在心中默默地念道:“快跑,快跑。”路在他脚下一点点儿地缩短,雅典城在他眼前渐渐( )起来,快到了,快到了……
菲迪皮茨终于到达了雅典城。“同胞们,我们胜利了!雅典胜利了……”他兴奋地喊着,用尽最后的力气冲进沸腾的人群,倒下了。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发扬他顽强拼搏的精神,1986年,人们在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设立了名叫“马拉松”的长跑项目,从马拉松平原的起跑点出发,到雅典城,全场40公里,也就是菲迪皮茨当年传送捷报时跑过的全程。
现在,马拉松长跑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而且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清晰 漫长 斗志昂扬 至关重要 孤军作战
【2】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菲迪皮茨精神的一个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句子里加点词语的意思。
(1)菲迪皮茨年轻勇敢,他日夜兼程,跑了两天两夜……
日夜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长约40公里,也就是菲迪皮茨当年传送捷报时跑过的全程。
捷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关于马拉松长跑的哪些知识?请你写出三个要点。
①
②
③
【5】“神圣的路程”指的是哪段路程?为什么把这段路程称成为“神圣的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泉映月(片段)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伤心的哭泣,___,倔强的呐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用于语义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用于引文的省略。
【3】请写出两个与“淙淙的流水”类似,含有象声词的短语。
___ ___
【4】阿炳坎坷的经历主要指什么?请联系选文作答。
___
【5】假如你遇到阿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
12、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我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把鞋子甩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使劲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扬扬地溜下树来。便是被家里人知道了,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我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1】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的________作用。文中从三个方面证明这句话,照样子,概括出来,填在横线上。
①挑高树爬②____③____
【2】画“﹏﹏﹏”的句子中,“嘴里哇哇地哭”是因为________;“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是因为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我们家的男子汉
我们家有一个男子汉,那是姐姐的孩子。姐姐生下他后,就和姐夫到安徽去了,把他留在家中由我们来照看。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了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独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桔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桔子水日益熟练起采,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桔子水。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桔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的,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二)
“他哭起来眼泪很多。” 这是一个医生对他的评语。每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一忍再忍,把那泪珠儿拦在眼眶里打转。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比如不给他吃某一种东西啦,没答应他某一种要求啦,碰痛了什么地方啦。他很早就开始不为打针而哭了。他尤其不为挨打哭。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因此,挨打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的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后来,他终于去了安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了。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你真臭啊!”这是他在上海时,我时常说他的一句话。因为他很能出汗,无论冬夏,身上总有一股酸酸的汗味儿。据姐夫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他用拼音字母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这也是他在上海时,时常说我的一句话。
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的脸庞的轮廓,他的手掌的细纹,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
⑴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钩,错的打叉。(2)
①小男孩的信中说我是个“大坏蛋”,是因为我对他不好。( )
②我给他写信说:“你真臭啊!”是想提醒小男子汉平时不要总让自己出那么多汗。( )
③小男子汉对买橘子水的热情比喝橘子水高。( )
④他挨打的时候哈哈大笑,不是因为好笑,而是想忍住想哭的冲动。( )
⑵这段文字通过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我们家的男子汉”的个性特点的?请用简单的话语概括。(4)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文章第二部分填空。(3)
他真是个小男子汉,从不为无聊的小事哭,______________不哭,______________不哭,______________也不哭,______________还不哭,尤其不愿为_________而哭。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却哭了。
⑷读文章划横线的内容,在第一部分找出能表现他这种狂热行为的句子,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根据文章理解。(7)
①“他好久没有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儿后悔起来。”句子中的“潦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小男子汉怎样的心理状态?(3)
②“据姐夫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他拿起一块手巾干什么?你能说说你对小男子汉这一系列行为的理解吗?(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景状物散文。
晋祠
①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米,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②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③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④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⑤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1】根据原文填空。
(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
(2)晋祠的美,在____,在____,在____。
(3)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认真阅读第②到⑤自然段,第②自然段和第③④⑤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承接 B.总起——分述 C.并列 D.转折
【3】在描写晋祠的风光时,作者详写了晋祠的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5】认真阅读画“ ”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后面打“√”,错误的选项后面打“×”。
(1)第一个画“ ”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的造型奇特。(____)
(2)“晋祠流水如碧玉”是李白引用别人的话,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更体现出晋祠水的清澈。(____)
(3)“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采用的修辞手法是疑问。(____)
(4)“晋祠流水如碧玉”是引用,引用的就是李白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连大诗人都这样称赞晋祠的水,可见晋祠的水清、水美了。(____)
15、课内片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的句子你能想到下面哪个成语?( )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C.不知所措
【3】选文围绕“___”一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的结构方式。
【4】选文侧重的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16、窗外
雨点很很地砸着窗玻璃。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窗户玻璃上流下一道道水痕。我因病没去上学,战在窗前呆呆地看下雨。窗外一片白茫茫,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一个个雨点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朵晶莹的小雨花。一瞬间,雨花消失了,水滴汇入了水流之中。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
学回来了。婷婷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那乖巧的模样,谁见了都回喜欢。我望着她,只见她走到家门口,停下了,看着小水潭,愣了一会儿,回头看看七八步之外的废砖堆,走了过去,捡回两块断砖,垫在小水潭中,踩着砖块走入家门。“婷婷真聪明!”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婷婷又走出来了。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我挺奇怪,就注视着她。只见她撑着花伞,又朝那堆断砖走去。她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用手翻出两块平整的断砖,那起来放到方伯伯家门口,把砖放在水潭中,再踩上去试了试。然后又回头拿了几次,分别垫在张家、郭家、赵家……的门前。这时,雨越下越大,风猛烈地晃动着婷婷的小伞。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哎呀,不好!婷婷身子一摇晃,滑了一跤。她吃力地站起来,掏出小手帕,擦去花裙子上的泥,又接着干起来。直到小巷里每家门前都垫了砖,婷婷才穿着又脏又湿的花裙子悄悄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仍在敲打着窗玻璃,只是那声音仿佛变得动听起来,似乎在演奏一首赞美的歌曲……
(1)圈出第一节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依次写下来。2%
(2)照样子再写两个词语。2%
白茫茫 ( ) ( )
淅淅沥沥 ( ) (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灵巧 ( ) 凝视 ( )
(4)判断,在正确的括号内打上“ √ ”。4%
①“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学回家了。
A:疑问句( ) B:设问句( ) C:反问句( )
②“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
A:疑问句( ) B:设问句( ) C:反问句( )
(5)用“——”划出第二节中描写婷婷动作的语句。2%
(6)写出省略号的作用。4%
(1)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 )
(2)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 ( )
(7)填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看到婷婷( ),反映了婷婷是个( )的孩子。
1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窘_____ | 愧_____ | 解_____ | 慰_____ |
【2】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
A.意思的转折 B.声音的延长 C.解释说明 D.特别强调
【3】本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 (填国家)的_____。
【4】课文“我明白了——世界……险”说明了什么?
_____
18、(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 默默无“蚊” ( )
“骑”乐无穷( ) 一“明”惊人 ( )
(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
(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概括写出文中的几种意见。
19、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楚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读出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
A. 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 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 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21、仿写句子。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本课的三个片段分别用动作、外貌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请你恰当地使用这些描写方法,用一段话来描写一个人,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