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 都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 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 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A. 结余 捉摸 度过 B. 节余 捉摸 渡过
C. 节余 琢磨 渡过 D. 结余 琢磨 度过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逞辨 篡改 沽名钓誉 廓然无累
B.蛀牙 撰写 立杆见影 飞扬跋扈
C.逃窜 教梭 莺歌艳舞 崭露头角
D.累赘 高梁 大煞风景 沧海桑田
3、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 )
A.项羽 夫差 B.刘邦 夫差 C.项羽 勾践 D.刘邦 勾践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所以兴怀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 放浪形骸之外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白露横江
C. 感慨系之 快然自足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俯仰一世 扣舷独啸 杯盘狼籍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高中毕业前夕,小宇挑选了一张印有竹海水韵图案的贺卡打算送给语文老师,并写下祝福:“愿恩师芳华长青,弟子垂念。”
B.王教授向现场数百名听众鞠躬致敬后,登台开始做学术报告,他的第一句话讲道:“愚见浅陋,还望方家以批评指正。”
C.某知名作家与儿子同日在东南书城召开新书发布会,该作家的一位朋友闻讯后发去手机短信:“令郎拙作付梓,可喜可贺!
D.慈善晚会结束之际,某民营企业负责人走到受捐助大学生面前,郑重承诺:“兴教助学企业义不容辞,我们必当鼎力相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另一个人
[阿根廷]博尔赫斯
事情发生在1969年2月,地点是波士顿北面的剑桥。
那是上午十点钟光景。我坐在查尔斯河边的一条长椅上。灰色的河水夹带着长长的冰凌。河流不可避免地使我想到时间的流逝。
我的长椅的另一头坐着另一个人。
我宁愿独自待着,但不想马上站起来走开,以免使人难堪。另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吹起了口哨。
乐曲的调子把我带到一个已经消失的院落,想起了多年前去世的阿尔瓦罗·拄菲努尔。接着他念起词句来,那是开头一节十行诗的词句。声音不是拉菲努尔的,但是学拉菲努尔。我惊骇地辨出了相似之处。
我凑近对他说:“先生,您是乌拉圭人还是阿根廷人?”
“阿根廷人,不过从1914年起我一直住在日内瓦。”他回答道。
静默了好久。
我又问他:“住在马拉纽街十七号,俄国教堂对面?”
他回说不错。“那么说,”我蛮有把握地说,“您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也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们目前是1969年,在剑桥市。”
“不对,”他用我的声音回答,声音显得有些遥远。过了片刻,他坚持说:“我现在在日内瓦,坐在罗丹诺河边的一条长椅上。奇怪的是我们两个相像,不过您年纪比我大得多,头发也灰白了。”
我回说:“我可以向你证明我不是瞎说。我可以告诉你陌生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那幢房子里有一个银制的马黛茶罐,底部是盘蛇装饰,是我们的曾祖父从秘鲁带回来的。鞍架上还挂着一个银脸盆。你房间里的柜子摆了两排书。”
他回道:“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我在做梦的话,你当然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
他反驳得有道理。
为了让他和让我自己安心,我装出绝不存在的镇静。我对他说:“我的梦已经持续了七十年。说到头,苏醒时每人都会发现自我。我们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是两个人罢了。你想不想稍稍了解一下我的过去,也就是等待着你的未来?”
他不做声,但是点头同意了。我接着说:“我不知道你写了多少本书,只知道数目太多。你写的诗只讨你自己喜欢,写的短篇小说又太离奇。”
我发现他根本不注意听我讲话。我见他手里捏着一本书。我问他是什么书。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邪恶的人》,这位俄罗斯大师,比谁都更了解斯拉夫民族灵魂的迷宫。”他不无卖弄地回答。
我问他在写什么,他说他正在写一本诗,书名打算用《红色的颂歌》或者《红色的旋律》。解释说他的诗集要歌颂全人类的博爱。
我陷入沉思,接着问他是不是真的对所有的人有兄弟之情。比如说,对所有的邮递员,所有的潜水员,所有无家可归的人等等。他对我说他的集子谈的是被压迫、被遗弃的广大群众。
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文学,不过我谈的无非是常向新闻记者们谈的话题。我的另一个我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喜欢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人的衰老和太阳的夕照,梦和生命,时间和水的流逝。
我回想起先前他曾热切地重复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首短诗,惠特曼在其中回忆了他与人同享的、感到真正幸福的海滩上的一个夜晚。
“如果惠特曼歌唱了那个夜晚,”我评论说,“是因为他有此向往,事实上却没有实现。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
他朝我干瞪眼。“您不了解,”他失声喊道,“惠特曼不能说假话。”
半个世纪的年龄差异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们两人兴趣各异,读过的书又不相同,通过我们的谈话,我明白我们不可能相互理解。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因此对话相当困难。每一个人都是对方漫画式的仿制品。情况很不正常,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说服和争论都是白费力气,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结局是我要成为我自己。
我提出第二天再见面,在两个时代、两个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碰头。他立即答应了,他没有看表,却说他已经耽误了时间。我们两人都没有说真话,每人都知道对方在撒谎。我对他说有人要找我。
我们没有握手便告了别。
第二天,我没有去。另一个人也不会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时空和场景,并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中,给人以真实感。
B.“我”和“他”邂逅在河边的一条长椅上,“我”在剑桥的查尔斯河边,“他”在日内瓦的罗丹诺河边。河流隐喻着时间的流逝,打通了两个不同的时空。
C.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我”与“他”相遇后的对话来传达作者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
D.“我”和“他”约好第二天再见面,但我们都不会去,作者意在告诉读者:“我”和“他”身处两个时代、两个地点,再次相遇已无可能。
【2】两人在长椅上的对话是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请结合这些对话分析“我”与“他”有何不同?
【3】小说就是通过叙述虚构的世界与人生,抵达必然和应然的真实。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小说“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
7、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雕刻作比,正面说明坚持的作用。
(3)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强调“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拿刀刻东西却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择吉”是中国人做大事前通常要做的一项古老传统习俗,以期趋利避害。《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能印证这一习俗早已有之。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荀子曾多方设喻以论证学习的作用,他说“____________”,即使不善于走路,也能到达千里之外;“____________”,即使不会游泳,也能横渡江河。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他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开篇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质疑郦道元的观点,说明“水石相博”的观点难以取信于人。
(3)“扁舟”作为我国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或寄托羁旅愁思,或承载自由情怀,或暗含隐逸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就不能实行礼,就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_____________”,因为士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相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最能表达其怀才不遇的郁愤和豪迈乐观的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水伤稼
(唐)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残霞成绮月悬弓”一句将霞比罗绮,月比弯弓,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夜晚画面。
B. 三四句写夜间秋风大作,水灾骤至,“浮天水”三字写出了江村顿成泽国的境况。
C. 第五、六两句描述的内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情感也很相近。
D. 全诗从登楼四望落笔,由所见写至所思,情感起伏跌宕,委婉曲折,却脉络清晰。
【2】简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 韶曰:“所谓众者,得众人之死;强者,得天下之心。尔朱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邙山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朔,天下思乱,十室而九。王躬昭德义,除君侧之恶,何往而不克哉!”高祖曰:“吾虽以顺讨逆,奉辞伐罪,但弱小在强大之间,恐无天命,卿不闻之也?”答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即令韶镇邺。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世祖自邺倍道兼行赴救。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咸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 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范等面缚,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竟以疾薨,谥曰忠武。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
B. 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
C. 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
D. 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搢绅”,即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文中即为此意。
B. “县男”是官名,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死了母亲。
D. “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如诸葛亮被谥曰“忠武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 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 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 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省部丞郎来家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2) 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请谈谈你对该校训的理解。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