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顺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对诗歌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的作者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返回家乡的喜悦之情。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可知作者要在哪里送别自己的好友孟浩然去往哪里。

    D.《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形象地写出了农村的孩童生活苦闷,小小年纪就只能随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

  •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饮而(完) 岳上摩天(碰到天)

    B.喜不自(承受) 短笛无(声音)

    C.情不自(忍住) 无不也(凹进去)

    D.低头节(弯曲) 孔指以儿(表示)

  • 3、下列词语中,两字颠倒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故事 名著 上海

    B.雪白 警报 蜂蜜

    C.演讲 样式 代替

    D.星辰 胆大 清明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________

    (2)武松吃了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________

    (3)今晚的月亮就像一面圆镜。________

    (4)这时天快晚,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________

  • 5、解释加点词。

    (1)之曰   誉:__________   

    (2)楚人有盾与矛者 鬻:__________

    (3)物莫能也  陷:__________ 

    (4)其人能应也  弗:__________

  • 6、查字典填空。

    1.“巫”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

    2.“摩”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课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

    3.“遗”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遗失;②遗失的东西;③遗漏;④留下;⑤专指死者留下的。“路不拾遗”中的“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不遗余力”的“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 7、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中《从军行》描写________风景,表现战士们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2.《军神》写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________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达了“军神”刘伯承的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进述了毛泽东获悉儿子___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这个噩耗后极度________的心情和对儿子遗体归葬的________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_的情感和________的胸怀。

    4.《清贫》是革命烈士__________的自传,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艘_______ 拳_______ 桅_______ 肆_______

    _______ 搜_______ 眷_______ 诡_______ 律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让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 

    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 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 “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 60 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 100 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爸爸坚持着, “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钩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 100 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乌龟之所以能够取胜,小保罗认为靠的是_____,而他爸爸认为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父亲的难题”中的“难题”到底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摘录原文填空:

    此二段中表现小保罗对爸爸所讲故事的态度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体现这个态度的一个具体细节是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言简意赅,颇有意蕴。请发挥想象,用几句话描写爸爸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吟“明月几时有”;(  )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  )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A.中秋     B.清明     C.过年     D.喜悦     E.慷慨     F.送别

    【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词句补充完整。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剥豆

    (1)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2)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3)“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4)“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5)“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6)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7)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8)“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9)“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10)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suō)。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11)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12)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13)“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14)“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15)“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16)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8-11自然段,照样子填写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我”的表现

    慢下来

    ______

    _______

    紧了许多

    “我”的内心

    想让儿子赢,使他多一些自信。

    ______

    ______

    ______

    (2)结合“我”的表现和内心想法,推测“我”有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最后说“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A.联系12-15自然段儿子的言行回答,为什么“实在是多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合全文思考,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文片段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再不回头”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医家都不下药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的”点明严监生___________了,可还 “伸着两个指头”,他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侄子”“二侄子”上前去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严监生因为两茎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表现了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严监生的吝啬。

    C.说明严监生害怕侄子们瓜分他的财产。

    D.表明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严监生。

    6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对两个侄子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摩拳擦掌:_____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

    3这三场比赛后,田忌第一次的神态是________,第二次的神态是_________,第三次的神态是_______________

    4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比赛结果是:田忌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

    5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比较阅读,完成下面练习。

    (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 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二)威尼斯之夜(节选)

    威尼斯蓝天的妖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1】选段(一)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威尼斯的夜晚?请补充图示。

    【2】假如你要在《朗读者》节目上朗读选段(二),下面这句话的朗读怎样停顿比较合适(   

    A.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B.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3】在选文(一)中用“    ”画出一句表现动态美的句子。在选文(二)中用“﹏﹏﹏”画出一句表现静态美的句子。

    【4】选文(二)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请选择。

    (1)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______

    (2)抬头望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______

    (3)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______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多且明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电影院购票须知

    ①观众在购买优惠票时请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②请观众确认好电影的场次,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③请您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台概不负责

    ④普通观众在非活动时间需按正价购买电影票,购买电影票张数不限,每张票仅限一人使用。

    ⑤130cm以下的儿童免费,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3D影片、特殊厅除外)

    ⑥会持储值卡购买影票享有普通厅5折、特别厅6折优惠,每张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限购8张电影票,特别厅限购5张电影票。

    【1】根据购票须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殊厅

    B.普通厅

    C.观看3D影片时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这些事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何时,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3】姐姐不是这家电影院的会员,在非活动时间购买电影票,应该( )

    A.购买优惠票

    B.按正价购买电影票

    C.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 16、思考

    (1)《忆江南》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假如改成叙述句(如“天天忆江南”“永远忆江南”)好不好?为什么?

    (2)看看《渔歌子》诗句里哪些景物在书中的插图上画出来了,哪些没有画出来。如果让你来改画,你打算怎么画?

     

  • 17、阅读加油站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有一次,他为了练习作一首描写海洋上狂风暴雨的曲子,冥思苦想了很久。写了好多首,都不满意,最后求助于方子春老师。

    俞伯牙来到蓬莱岛上的方子春老师家,苦恼地说:老师,这首曲子的创作太难了。你能告诉我一些作曲的秘诀吗?我可以把作曲的秘诀告诉你方老师说但我要到城里办点事等半月之后回来告诉你俞伯牙从海滨散步回家,忽然乌云密布,狂成呼啸,闪电直窜,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往海面上直泼。雷声、雨声、风声、浪声,还有山上的松涛声,混成一片,猛烈地震撼着天地。

    俞伯牙听到宏伟的大自然的交响乐,他兴奋地跑回房中。等到风平浪静,一支描写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完成了。

    当俞伯牙弹完了自己作的曲子时,才发现老师已站在身后。俞伯牙站起来紧握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我知道作曲的秘诀了,亲身体验,,细心观察,才能写出感情丰富的乐曲来啊!

    1.给第二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给短文选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大自然的交响乐是指什么?请用画出来。

    4.俞伯牙弹完自己创作的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后非常激动,那么他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 18、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片段)

    丰子恺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

    “你最喜欢甚么事?”

    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

    一个月以前,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不过当时张遑失措,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枪炮声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傍晚,我坐在校旁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 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欢喜甚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

    1从结构上来说,短文记叙“逃难”的情节属于_________描写。

    2从行文中,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散文的哪些语言特色?请结合具体词句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最喜欢“逃难”是因为(   )。

    A.“逃难”非常好玩

    B.“逃难”所到之处景色非常美

    C.孩子并不知“逃难”背后的紧张危险,只享受过程的新奇愉快

    4“我”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杯弓蛇影

    晋朝制有个当官的名叫乐广,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个朋友常到他家来喝酒,聊天。可是有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中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登门后,只见朋友卧在病床上,样子很憔悴,使便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啦?好些了吗?”那夜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作客,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座,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不知怎的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了。

    看罢朋友,乐广归家。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又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当把那位朋友请来后,乐广硬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恭敬地请客人喝。那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开朗,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原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广朋友得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广是怎样治好朋友的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文中画出“杯弓蛇影”的比喻义。

    【5】谈一谈“杯弓蛇影”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你得服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关联词。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田忌喜欢赛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接过钞票。(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他并没有恶意,可是他们能换得开那张大钞票。(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全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严监生的意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课外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写一篇读后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