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阳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不是书写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B.段落要分明,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个字。

    C.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点号不顶格书写。

    D.无论是纵写还是横写,字序都是从左到右。

  • 2、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最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们要改进错误,做个好孩子。

    B.美丽的松山湖是东莞的一颗明珠。

    C.参加这次扫墓活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在小组讨论会上,小明首先第一个发言。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巧设字谜:

    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读一读,再填空。

    (1)好的诗句童趣无限。“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学干农事的小孩的可爱。“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让我们见识到了儿童的自在洒脱。 

    (2)五根手指如果能______,成为一个拳头,那就___________,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的诸葛亮,____的武松,__________的小嘎子,____的严监生,____的刘伯承。 

    (4)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读《稚子弄冰》中的“________ ”,我体会到了小孩子玩冰的快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______”,我感受到了诗人初闻收复蓟北时悲喜交加的心情。

  • 6、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列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________我的成绩提高很快。

    (2)周末到了,________选择看课外书,________选择打羽毛球, 我举棋未定。

    (3)________妈妈怎么劝说,________无法动摇我学习舞蹈的决心。

    (4)________没有站在领奖台上,________我为自己的积极参与感到无比的骄傲。

  • 7、给下列字添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

    含辛________无不克 目____口呆 负____请罪

    雪中送____ 艰苦____绝 风雨无____ ____公移山

    任劳任____ 同心____力 百折不____ 神机妙____

    (1)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这些___________、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

    (2)____________比锦上添花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激。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齐威王的神态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赛马,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

    A.只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B.孙膑的智谋帮助田忌取得了胜利。

    C.在对抗赛中,胜败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作用。

    D.像齐威王那样骄傲自满,轻视别人的人必然要失败。

  • 10、《将相和》选段(20分)

    有一天,蔺相(rú  yú )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 sì  shì),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jiāng  jiàng)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了厉害。蔺相如对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xuē xiāo )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采集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去。(4分)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3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削弱( )   热情(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3分)

    5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合理即可)

    如果…………  

    同心协力……   

    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廉颇是一个 的人。(4分)

     

  • 11、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zhǎng zhàng)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dǎo dào)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联系全文,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什么?在文段中用“﹏﹏﹏”画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如:

  • 12、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预测准确。

    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1)“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填成语)

    (2)“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这正是____________。(填俗语)

    3分析句子,写出诸葛亮的用意。

    (1)“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既便于_______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__

    4曹操知道上当后,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 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战了四五个回合, 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 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 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 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 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 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 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乱, 便抡起棒一扫, 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 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扑”的一声倒在地(有改动)

    【1】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在月光下交手, 最后______ 灰溜溜地走了。

    【3】你能分析文段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11分)

    盼!盼!我盼望妈妈快来医院陪伴我,可是妈妈没来。

    我倚在病床上,细心地倾听着病房外的脚步声,眼巴巴地盯着门口,心里充满了委屈。

    平时,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妈妈。在他们中间,我曾经夸过海口,我有一个天底下最疼爱女儿的好妈妈,可现在……我不明白,妈妈是那么疼爱我这个独生的娇宝贝,可为什么又总舍不得花时间来陪伴我?每天晚上不是家访就是辅导学生,几次答应带我去公园都没去成。每个星期天都将她班上的那个差生领到家中补课,还给人家吃鸡蛋……可对我却不管不问。平时不说,现在我病了,住院三天,妈妈只来看过我两次,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坐一下就走。她怎么总有忙不完的事?想到这儿,我有些怨恨妈妈了。

    突然,一阵轻轻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沉思。雷雷,吃药了吗?护士长悄悄走到我的面前。我赌气地蒙上了棉被,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护士长轻轻地掀开了我的被子,说:想妈妈了吧?起来,我来给你喂药。护士长掏出她那雪白的手绢为我擦去泪水。她倒了一杯开水,将药粒弄碎后又加了少许的白糖,喂我喝。等我喝完药后,护士长让我躺下,然后轻轻地拍着我说:快睡吧,雷蕾,阿姨给你讲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就睡着了。阿姨低声地讲着故事,她的声音是那样柔美,眼睛是那样明亮。多像妈妈的眼睛啊!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妈妈此刻在干什么呢?是在帮学生补课,还是在排练节目?是在批改作业,还是在探望生病的学生?

    妈妈――“一个小孩的哭声传了进来,紧接着一个奶奶抱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

    护士长站了起来,接过了孩子,低下头,紧紧贴着孩子的脸,大滴大滴的泪水涌了进来。

    她还在发烧,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一个劲儿地哭着要妈妈 我 老奶奶无可奈何地说 

    我流泪了。我忽然明白了:妈妈爱我,护士长爱她的孩子,然而她们更爱她们的事业。我一下子理解了妈妈。我没有理由责怪妈妈。

    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渲染在崇高的母爱之中……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分)

    倚(  )呼唤(   )探望(  )

    (2)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3分)

    (3)为什么流泪了?明白了什么?(2分)

    (4)请在第5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2分)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第8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护士长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第9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分)

    (6)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填在横线上。(1分)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清热败火  ______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普通      依然   

     惦记    顽强      用途   

    4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花美得   ,美得   。野菊花的 很强,有 的功能,还能    

    5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意。

     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现代文阅读。

    炎夏说瓜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结交了许许多多农民朋友,老的少的都有,和我交情最深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

    他在离我村三四里地的“西河”,种着一点“河淤地”。夏天一早,我跟他下“西河”。他在高粱地里劳动,我在清清的河水里捉鱼,河水清且浅。晌午,我们仰卧在河边树林的沙地上,听千万只鸣蝉的大合唱,其声悠悠,把人催入梦境。

    傍晚,收工归来,“六机匠”的肩上扛一把锄,锄杆上搭一领破蓑衣,还有一个小小的牛眼罐。小路两旁,全是“青纱帐”,远远的一个小瓜棚映入眼中。我们拨开高粱,走进瓜棚。主人身旁卧着一只小犬,旁边有一枝土枪。这是防备獾、狼和野兔的,也防有人夜间来“摸瓜”。我们和瓜地主人聊上几句,道一声摘两个“子瓜”。主人慢慢起身,脚步小心地进入瓜地,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最后,一手托一个瓜送到我们面前,用瓦盆里的清水洗一下,然后用手指弹弹,眼睛看看瓜,再望一望我俩。我们用指甲在瓜中间掐一道印子,左手托住,轻轻用右手掌打几下,瓜应声一裂两半,果然是沙瓤。我们用手抓瓤子吃,然后,咬下一块瓜皮刮着吃,刮着刮着,一直刮到了“青州”。瓜,又甜,又鲜,可口沁心。吃完了,抹一抹嘴,丢下三四个铜板,道一声谢,便踏上归途。这时,夕照烧红了半个天,微风从禾稼声中送来,西瓜在肚里发散着清凉。

    我们两个人,沐浴着夏风的凉爽,悠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六机匠”的巧嘴给我讲吃瓜的故事。我们一面说一面走,一会儿就到了家。这时候,一钩新月像镰刀高悬在他土屋的茅檐上了。

    年老了,在都市里吃瓜,想到儿童时期吃瓜的往事。一样是夏天,一样是吃瓜,在北京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吃瓜,是一种享受,但我感觉,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1】《炎夏说瓜》是一篇________(记叙 说明)文,主要写了作者儿时和__________在乡村瓜棚里__________的快乐往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__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用自己喜欢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点的句子中,“浓厚的生活情趣”是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道题中,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道题来回答。

    (1)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城里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2)如果你是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乡下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说说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1)再不回头: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反应又是怎样的?根据课文选段,完成表格。

     

    猜测的内容

    严监生的反应

    大侄子

    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_______

    二侄子

    _______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

    ________

    ________

     

     

    3对选段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写几个侄子和奶妈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B.写严监生主要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颈部和手的动作。

    C.“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和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都属于细节描写。

  • 18、阅读理解

    老山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1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段中画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乎有点矛盾,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取生辰纲

    杨志想赶快催促着运送生辰纲的军卒走过这个黄泥冈,谁知众军卒都在树荫下,横三竖四地躺着不动。

    过了一会儿,只见远处一个汉子,挑着副担桶,一边往冈上走,一边唱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军卒们又热又渴,便商量着凑钱买酒解渴去暑。杨志道:“好大胆!没有我的话,怎敢随便买酒吃?”又要动手打人。众军卒说:“我们买碗酒吃,又有何碍,也来打人!”杨志说:“你晓得什么,有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这时,松林里贩枣子的客人跑出来要买酒吃。挑酒的说:“不卖!这位客官说我酒里有蒙汗药!”"他们央求了好一会,买了一桶,每人拿了椰瓢分着吃了。有一个贩枣的客人乘卖酒的收钱的时候,揭开另一桶的桶盖,舀了一瓢便吃。挑酒的汉子去夺时,他便跑到松林里。挑酒的去赶上,夺回来往桶里一倒,盖上盖,把瓢往地上一丢,还抢白了那舀酒的客人一顿。

    军卒们见了,都馋得厉害。说道:“这里没处讨水喝,那贩枣子的已买了一桶吃了,我们也买些润一润喉咙才好。”杨志见那一桶酒吃了,这一桶也有人吃了一瓢,都没有事,想来酒是好的,就说:“既然大家都要买些吃,就买吧,吃了好赶路。”

    军卒凑了五贯钱要买酒,卖酒的说:“我酒里有蒙汗药,不卖!”老都管和两个官员也多方哀求,杨志也赔了话,这才卖给他们。众军卒买到酒,向贩枣子的客人借了椰子瓢,一会儿,全吃光了。不大工夫,老都管、杨志等十五个人,都头重脚轻瘫倒了。贩枣子的客人卸下枣子,把十ー担金珠财宝,装上小车,从从容容地推着走了。

    【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的天气,我能用以下四字词语描写这种天气: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描写天气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着力写天气炎热,其作用是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B.着力描写天气炎热是为“智取”服务的。

    C.着力写天热是因为故事的确发生在这样的天气。

    D.着力写天热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在短文中有何具体表现,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扮成枣贩,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

    B.挑酒故意不卖,激化押送队内矛盾,增强诱惑力。

    C.杨志开始不让大家吃酒,后来同意了。

    D.在炎热的夏天劫取生辰纲。

    【4】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我会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

    (2)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

    (4)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

    (5)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改为肯定句:

    (3)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

    改为反问句:

    (4)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5)《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

    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妙笔生花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例如跑步、跳绳、读书、吃饭、擦汗、洗碗、弹钢琴等,以“正在_______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

    要求:①流露真情实感;②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