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林芝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东汉时期。

    B.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

    C.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唐代。

    D.隶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 2、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 3、车窗打开了,凉爽的风吹进来使人非常( )

    A.舒畅 B.舒缓 C.舒张 D.舒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词语书写。

    juàn liàn chàn dǒu hóu lóng fàng sì wéi gā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fù yōng mó quán cā zhǎng yǎng zūn chǔ yōu

    ____ ____ ____

  •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快____ 灵活____ 耸立____

    倒退____ 弯曲____ 散开____

    静寂____ 赞许____ 肥沃____

    舒缓____ 漆黑____ 严肃____

    端庄____ 微弱____ 延长____

    开阔____ 贵重____ 白昼____

    豪迈____ 锋利____ 

    手忙脚乱______  成群结队_______

  • 6、读句子判断人物,并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特点。

    1.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人物:_________特点:_________

    2.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人物:_________特点:_________

    3.他就很像一棵树, 上下没有一个地 方不挺脱的。人物:_________特点:_________

  • 7、拼一拼,写一写。

    jiāng   lái   yōu  shāng  yuè    suō suī   rán

               

    kuáng  bēn   shǔ    jià shòu      qióng     wèi

               

     

  • 8、请写出下面的词语的现在的说法

    榜文( ) 印信( ) 驿站( ) 郎中( )

    店家 ( ) 客舍( ) 货郎( ) 墨客(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是故乡明(节选)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上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芒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 )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线段上,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平沙无垠 B.碧波万顷 C.风光旖旎 D.美妙绝伦 E.巍峨雄奇

    【2】给文章括号里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

    A.因为……所以……

    B.不管……就……

    C.只有……才……

    D.不但……而且……

    【3】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明显地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通过其他地方的月亮,来突出表现家乡的月亮,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两句带有“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   ),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  )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   ),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上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佯攻魏国的襄陵。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梁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   ),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撤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打赵国,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将士们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魏军急急忙忙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庞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回天,只得率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齐军大获全胜。

    1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胸有成竹  惊慌失措  乘虚而入  所向披靡

    2根据短文的叙述顺序填空。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______________→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3孙膑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 )船只,( )海堤,(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物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资源。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奉献。

    1把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

    冲垮 毁灭 掀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节约—— 昂贵—— 破坏——

    3短文先讲人类与海洋________________;接着讲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________________;最后讲人类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让海洋乐于奉献。

    4请用“____”画出描写人类与海洋关系非常密切的句子。

    5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是怎样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刘伯承手心练字

    欧政芳

    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节衣缩食送他上私塾(shú)读书,但掏不出钱给他买笔墨纸张。没有笔墨纸张,无疑是读书识字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可机智的刘伯承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心练字法”——以食指作笔,把掌心当纸,将要写的字一笔一画地在手心上练习。

    有一天早上,先生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们临摹赵孟頫()的书法,字帖发下去,学生们都动手磨墨、铺纸张了,唯独刘伯承一人呆坐着看字帖,先生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却一言不发。下午,交作业的时间到了,先生(   )问刘伯承:“你写的作业呢?”刘伯承(   )回答:“在手上,我已经在手上写妤了,也默记在心中了。”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发出一阵阵嘲笑声。

    “在手上写好了?在手上能写好字?”先生黑着脸举起戒尺,吼道:“狡辩,把手伸出来!”刘伯承只好向先生道出自己买不起笔墨的苦衷,并且说出了自己独创的“手心练字法”。先生从学生那里拿来笔墨,刘伯承当场挥疾书,先生看了看刘伯承功底深厚的书法,点头认可了。后来,刘伯承还对自己的“手心练字法”做了总结,写成一首打油诗:“穷人只有一双手,笔墨纸张随身走。手心写满写手背,左手写完写右手。”

    “手心练字法”不仅让刘伯承练就了一手好书法,还帮助他打赢过一场漂亮的战斗。据说在一次起义中,刘伯承的队伍被敌军包围。②刘伯承一边焦急地对着地图观察地形,一边不由自主地在手心划拉地图上标注的山名,写着写着,笔画结构一连,一条栩栩如生的跃龙门的鲤鱼就出现在眼前。刘伯承豁然开朗,立即布下鱼鳞阵,采取中央突破战术:主兵力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最终刘伯承率领部队以少胜多,成功突围,把敌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有删改)

    1为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选择恰当的语气,填在文中括号里。

    恭敬地   胆怯地   生气地   由衷地

    2刘伯承因为_____________,只好以_________为笔,以_________为纸,练习写字。这就是刘伯承独创的“____________”。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的句子并在下面横线上做批注。

    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的嘲笑,是为了衬托出刘伯承家庭的贫困和他自己的懒惰。

    B.画线句①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C.画线句②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伯承布鱼鳞阵的想法源于他的“手心练字法”,表现出了刘伯承的足智多谋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D.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承是一个勤奋刻苦、善于学习的人。

  • 13、阅读。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国演义》第一回节选)

    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yóng)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有改动)

    【1】下列括号中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怒之(曾经)

    B.嵩视之(着急)

    C.就棒之(责打)

    D.非命世之才不能(比喻救助)

    【2】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分别体现了曹操(       )的特点。

    A.有权谋;多机变

    B.多机变;有权谋

    C.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

    D.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3】第二自然段中曹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曹嵩急视之时,“操故无恙”的原因是(       

    A.曹操确实生病了,后来病好了。

    B.曹操的叔父看见操游荡无度,告诉了曹嵩,曹嵩贵打了曹操。

    C.曹嵩因叔父的告状责打了曹操,曹操想让曹嵩不再相信叔父的告状。

    【4】以下人物对曹操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南阳何颙: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B.汝南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C.桥玄: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D.南阳何颙: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5】下列对曹操“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五色棒”颜色鲜明,能对犯禁者起到震慑的作用。

    B.设几十条“五色棒”是为了让人们不敢犯禁。

    C.设在“县之四门”是为了在全县各处都起到震慑的作用。

    D.“不避豪贵”体现了曹操公平的特点。

  • 14、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点风,(   )是暖烘烘的,吹散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子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是因为…… 虽然……但是…… 即使…………

    (2)这篇文章的2-5段落是 关系,因此,本文可分为 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3)按要求填下表。

    季节

    风的名称

    不同季节风的特点

     

     

     

     

     

     

     

     

     

     

     

     

    (4)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4分)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了天津南开学校。南开学校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业成绩好。但是南开学校考试难,课业重,学费也很贵。

      当时周恩来是跟着伯母过日子,全家靠伯父给人家做工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困。周恩来吃穿极其简朴。他常常带一小罐酱当菜吃;学校要求学生衣着干净、整齐,而周恩来只有一件蓝色长衫,只好晚上洗,白天穿。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不仅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且课余还读了不少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所以作文写得非常出色,全校作文会考,周恩来总是名列前茅。

      周恩来品学兼优,全校同学对他都十分敬重,老师们也对他赞叹不已。他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全体老师的心。老师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要求学校免收周恩来的学费。学校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周恩来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名列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学兼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4分)

    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为什么能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第三小节,用 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1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学生知识的积累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处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16、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晨风吹来,格外清爽。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色的时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盛装的大地:火红的高粱,金色的谷子,绿油油的大豆,白花花的棉田……拼成了一块五彩缤纷的地毯,望着眼前的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晨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珍珠,一颗、两颗、三颗……啊!像月光下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露珠。

    1短文的第二段,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短文写得最形象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形象的?

    3作者在写景时,恰当地写了自己的感受,请在写感受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 17、阅读一。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事件:2017年,《战狼2》上映6天爆红,票房超过13亿元,不仅在国内叫好又叫座,还在海外电影院受热捧。下面摘录的是观影者的评论。

    评论一:伟大的民族崇敬英雄。《战狼2》火了,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彰显了致敬英雄的时代风尚,顺应了国人需要自己的“超级英雄”的需求。

    “冷锋”这一荧屏英雄或可成为中国军人的一个特号和象征。通过“冷锋”,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战争时期,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和平时期,他们戍守边疆,不惧艰险;他们离开亲人,忠肝义胆只为维护世界和平;他们在危难时刻,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冲在最前面……所以有人说,“致敬英雄”就是“致敬解放军”。       

    评论二:《战狼2》中,中国大使馆百般保护海外同胞,海军舰长大声怒吼“开火”,男主角单手撑着国旗带车队穿过交战区等细节,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感慨“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当中国逐步走向世界,当更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那些藏在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心向往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质,必将变得更加显性、生动。……

    近年来,国产电影中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制作精良的正能量影片,但也混杂着一批靠炒作、靠包装的“劣质品”。公众期待,《战狼2》的成功也能够给国产电影指明方向——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真诚和努力,充分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才能拍出好的作品,传递正能量。

    【1】文章评论一从什么同角度对电影《战狼2》进行评论?(        

    A.“冷锋”的表演表现。

    B.电影塑造的英雄人物,英雄精神。

    C.对电影设置的情节的评价。

    D.电影的制作质量。

    【2】谈谈你对“‘致敬英雄’就是‘致敬解放军’”这句话的理解,请联系生活中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战狼2》吗?请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爱哭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候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候的我很爱哭。

    小时候呀,小时候,你为什么过得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

    【1】文中的“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________好奇—________

    美丽—________幼稚—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有一段话没写,请你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出来。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小时候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么理解文章中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我们的祖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大变化,比如盖了新楼,新修了立交桥,新建了广场等等。请你选取你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写一写家乡的变化,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