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南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收复台湾的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邓世昌   C. 郑成功

  • 2、“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B.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 3、下列古诗词表述的节日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春节     ②中秋节   ③端午节    ④除夕 

    B.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春节

    C.①元宵节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春节

    D.①元旦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直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各有所_____,各有所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

  • 5、在下面句子中填上含有的意思的词。 

    ①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我们________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②我们盼望着能有一天登上泰山的顶端,________远处迷人的景色。

    ③今天我们________了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考试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守考场纪律,认真答题,不能________

  • 6、看拼音,写汉字

    zhān

    ____

    ____

    ____

    ____

    zhī

    jiǒng

    jiǎo

    xiè

    ____

    ____

    ____

    ____

     

     

  • 7、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跳跃   ________地滑落

    难过得________ 心疼得________

  • 8、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海上英魂

    ①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6日,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②日本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力强。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kài),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③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日军四艘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④敌军见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烈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

    ⑤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

    1根据理解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仇敌忾:_________________

    惊恐万状: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邓世昌的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世昌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3第四自然段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这句话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4“‘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这句话是对敌人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邓世昌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世昌舍身为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B.战斗中爱国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时的团结无畏精神。

    C.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只需要好好享受就行了。

    7修改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除了邓世昌,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选一位你最了解的简要介绍一下他(她)的事迹,并说一说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一棵小白杨

    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指这座边防哨所。

    B.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C.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D.指王克怀高超的射击技术。

  • 11、阅读

    几块青稞饼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①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②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③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④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⑤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路边”。“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拍一拍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棵饼,眼窝里闪着泪光,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个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2自然段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选择一个最确切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1)战士感到饥饿、疲劳,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他。( )

    (2)在困难中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十分激动。( )

    (3)在危难中红军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感动了。( )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当“他”打开纸包看到几小块青稞饼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首长与战士的什么精神使你最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拓展阅读。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注】①掌:用同“撑”,支撑,忍耐。

    【1】选文写的是(  )的场面。

    A.元妃省亲

    B.刘姥姥逗笑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通过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她是怎样逗众人笑的。

    B.捉弄刘姥姥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的,从“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等语句中可以看出。

    C.凤姐精明机智,善于抓住机会,故意让刘姥姥出丑来逗大家笑,进而取悦贾母。

    D.刘姥姥在这场饭局中是个笑料,她却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受到了贾家的热情款待。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表述的内容是凤姐等人捉弄刘姥姥的部分,它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人为什么“先还发怔”,后来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用“﹏﹏﹏”画出选文中具体描写众人笑的句子。读完句子,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最少写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耸立——________ 拥挤——________

    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_______,船的__________

  • 14、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侵犯(     充满(   情趣(   旅程(  

    (3)骆驼咀嚼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5)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6分)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才干——_____ 妒忌——_____

    推却——_____ 惩罚——_____

    【3】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但为什么周瑜还要摆设酒席招待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①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②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③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④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都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在了我身上。

    ⑤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     坚硬——( )

    【4】怎么能抵挡严寒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呵,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

    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祖国边陲的这座村庄,

    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高速公路(   )了泥泞的古道,

    破旧的土屋(   )了幢幢厂房。

    儿童乐园(   )着欢声笑语,

    彩灯喷泉(   )得像仙境一样。

    人们呢?我熟悉的乡亲们呢?

    难道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

    不,他们没有离开故土,

    在特区,到处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庞。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的今昔变化。

    2选文第一小节与后面的关系是________结构。

    3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4“——”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其中喻体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廉价,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众所周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②据农业与环境研究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问题,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以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为此,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与此同时,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在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⑤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

    ⑥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A.列数字、举例子

    B.列数字、下定义

    C.列数字、打比方

    D.做比较、打比方

    【2】下列表述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的是(       

    A.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

    B.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C.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D.可降解塑料的降解程度和所需时间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3】短文讲述了抵制塑料污染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科学家致力于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

    B.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

    C.各报刊和新闻媒体经常刊载和播出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

    D.提倡用自然焚烧的方式处理塑料垃圾。

    【4】第②③自然段介绍目前多数“可降解塑料”还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________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也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形容兴头很足,情绪很高的样子。”根据解释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连起来。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当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王宁说:我要像李永红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要见我这样一个小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潭水很深,没有汪沦对我的情谊深。(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南方赶来的美丽的小燕子加入了春天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柳开出小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表达

    我们正值年少,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麻烦事缠绕在心头,驱不散,抹不去。可能是父母不理解你,可能是老师误解了你,可能与同学朋友产生了矛盾,也可能是……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心头的烦恼诉诸笔端,一吐为快吧!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2)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