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白杨树长得那么高,那么挺拔,真是文质彬彬。
B.读大学的哥哥放假一回来就去看望老师,他真有程门立雪的风范。
C.困难再大,我也不怕,我有精卫填海的意志。
2、关于笑话的描述,请你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笑话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的,也可以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
B.讲笑话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C.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如口头禅,重复等。
D.讲笑话的时候,如果笑话太好笑,可以和听众一起笑。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拟定(nǐ)执著(zhó)
B.特殊(shū)矜持(jīng)
C.奔赴(bēn)裤裆(dǎng)
D.恐吓(hè)绷带(bēng)
4、按原文填空。
1、这是一篇(______),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课文着重展现了三个动人场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人民子弟兵(_____________)的精神。
2、课文第二自然段重写(______)场面,是(______)描写;第四自然段着重写(______)典型事例,是(______)描写,这样写生动表现了(______)。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天涯碧草话斜阳。
(2) 九曲黄河万里沙, 。
6、前后巧搭配,词语更完美。
( )的脊梁 ( )的民族
( )的海洋 ( )的境界
( )的景色 ( )的地位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难以说出口的心事。(____)
(2)比喻刚步入社会或刚参加工作。(____)
(3)教训、教导。(____)
(4)又敬重又畏惧。(____)
8、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jiā yáo yān mò fèi qǐn wàng sh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文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样表达的效果好在哪里?( )
A.动态描写,体现老虎的凶猛。 B.声音描写,体现老虎吼声大
C.比喻手法,把抽象化为形象。 D.夸张手法,增强场面的气氛。
【4】文段中连用几个“闪”字,这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外对比阅读。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1】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五指中的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描写食指姿态的句子画上“ ”,并概括食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_____________。
【4】这个指头又令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说说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1)再不回头: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反应又是怎样的?根据课文选段,完成表格。
| 猜测的内容 | 严监生的反应 |
大侄子 | 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 _______ |
二侄子 | _______ |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奶妈 | ________ | ________ |
【3】对选段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写几个侄子和奶妈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B.写严监生主要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颈部和手的动作。
C.“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和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都属于细节描写。
12、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
【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关云长义释曹操——《三国演义》(节选)
①正行间,军士禀报:“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哪条路去?”曹操命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几处烟火,大路并无动静。”曹操道:“诸葛亮足智多谋,故意让人在小路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大路等着。我偏不中他计!”于是让前军走华容道小路。
②行数里,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为何又大笑?”曹操道:“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地伏下一军,我们都得束手就擒。”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为首大将关云长,截住去路。曹军见了,失魂落魄。曹操道:“到这地步,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道:“纵使人不怕,马力已竭,岂能再战?”程昱道:“素闻关云长恩怨分明,信义卓著。丞相旧日对他有恩,今日亲自去求,可脱此难。”
③曹操见说得有理,即纵马向前,向云长施礼道:“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也欠身答道:“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曹操道:“曹操兵败势危,走投无路,望将军以昔日情谊为重。”云长道:“丞相厚恩,关某当日斩颜良、诛文丑,已经奉报。今日之事,不敢以私废公。”曹操道:“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将军可还记得?”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曹操当日许多恩义,又想起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如何不动心?于是勒回马头,吩咐军士四散摆开。曹操急忙与众将过去。
④关云长放了曹操,引军自回。孔明举杯相迎道:“将军立了盖世之功,可喜可贺!”云长道:“关某无能,特来领死!”孔明道:“想是云长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于是让武士推出斩首。刘备连忙劝住,让关羽日后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
【1】曹操为何弃大道而走华容道小路?用“________”画出曹操选择走华容道小路原因的句子。
【2】文中写到曹操扬鞭大笑,为什么而笑?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云长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你认为他之前会算到关云长因为义重如山而放走曹操吗?借助文中的相关信息或联系原著,表达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西游记》选段: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摇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 你好道摇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糢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 .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 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静 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 果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 坚定)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给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语段②是对人物________ 的描写。语段⑦是对人物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_ ,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
【4】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句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 ________________。
【5】你从作者对沃克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和他忍不住对病人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病人在手术中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类文阅读
伟大的“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手抓破了被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 )失去了右眼,( )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敬佩
________
【2】按分好的段,写出第2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两句话中都写到刘伯承“一笑”,“微微一笑”表明________________;“勉强一笑”又表明________________
【4】在( )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文中两次出现“军神”,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的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了。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从短文中选择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9分)
( )的向日葵花 ( )的石榴花 ( )的小喇叭
(2)在短文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与“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相照应的句子: (5分)
(3)本文的中心意思?请在这句话后面的括号打“ √ ”。(3分)
①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花多、菜多、树多。( )
②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的小园获得了丰收。 ( )
③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的美丽,表达了“我”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
18、(一)下面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观察画面,完成填空。(5分)
100%精品 75%价格 特价版 每套 小学生阅读文库 让读书走进人生 让人生飘进书香 XXX少年儿童出版社 |
【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这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3分)
19、课外阅读。
行道树
张晓风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里,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基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平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第⑤自然段的“固执”本来是贬义词,用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用作褒义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觉得通篇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说明文章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与同伴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类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尾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
(2)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
(4)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
(5)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
2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选择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写出自己读后的真实感想和体会,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