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棱长3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2、18的因数有( ),其中最大的一个是( )。
3、甲乙两数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4,其中甲数是6,则乙数是(______)。
4、从8时整到8时半,钟面上分针沿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
5、( )×0.2=( )+=( )÷
=1。
6、小红今年a岁,比小英大2岁,小英今年(__________)岁。
7、填表。
8、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
9、在等腰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10、把化成假分数是________,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1、如果a是b的3倍(b≠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______)
12、一个分数,分母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应加上6。(________)
13、所有5的倍数中,除了5以外都是合数。(______)
14、5立方米>5平方米。 (_______)
15、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_______)
16、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________
17、张华录入一份240字的文章,已经录了全部文字的,他已经录了( )个字。
A.64
B.60
C.24
D.90
18、根据等式4a=5b(a、b均不为0),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4a×4=5b×4
B.4a+8a=5b+8a
C.4a×4=5b×5
D.4a÷2=5b÷2
19、在反映数据变化方面,能清楚地反映数据变化的是( ).
A.条形统计图
B.统计表
C.折线统计图
20、王老师把24支铅笔和36块橡皮平均分给一些同学,保证每名同学分到同样多的铅笔和橡皮,并且没有剩余,最多能分给( )名同学。
A.6
B.12
C.4
D.24
21、丽丽家离学校2千米,她步行上学需要半小时,那么她步行的速度是( )。
A.4千米
B.4千米/时
C.2千米/时
22、(
都是整数),则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m
B.n
C.12
23、静心来口算。
(1)460-70= (2) 4.35+3.65= (3) (4)
(5) (6)308+692= (7)880÷40= (8)
(9)18÷= (10)160×75%= (11)4.2÷30%= (12)
×
×2=
(13)200×15%= (14) (15)
(16)0.9×5.4―0.9×0.4=
(17) (18)
+
= (19)
÷
= (20) 3÷5÷
=
(21) (22)7.5×4 = (23)1000÷8 = (24)
(25)0.7+0.07= (26) (27)0.35÷0.7= (28)
×
×
=
(29) (30)12.56÷3.14= (31)
(32)0.4×(12×2.5)=
24、求未知数。
,
=________
25、把90分解质因数。
2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7、今有10个质数:17、23、31、41、53、67、79、83、101、103,如果将它们分成两组,每组五个数,并且两组的五个数之和相等,那么把含有101的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应是什么?
28、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29、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
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30、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
31、公园门口有一个正方形花坛,面积是225平方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32、一个长方体底面是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高为40厘米,如果把它的高增加5厘米,它的表面积会增加多少?
33、要从五(1)班6名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去参加作文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