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锡盟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小明想看《火烧赤壁》,你觉得他应该去买哪本书?(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层层的浓云)

    B.初涕泪满衣裳(听说)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青春作伴好还乡(年轻,有活力)

  • 3、选词填空

    守望 守护

    1.在希腊神中,有一位( )天使

    2.( )在牢门边的人们,在等待着再看江姐一眼

    平静 安静

    3.一看到她那样( )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4.上课了,教室里立刻( ) 下来。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景阳冈》选自___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_,本文打虎英雄___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好汉的首领是___________,军师是____________。小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堪称军神的____________;草船借箭的__________;技艺高超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挺脱得像一棵树的_____________。你从他们身上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个写)。

  • 5、读拼音,在括号内工整、美观地书写词语。

    hú dié______ duàn liàn______

    dēng tǎ______ shén shèng______ fán máng______

  • 6、给下列生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合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朵)玫瑰      (洁白)的云朵     (认真)地听讲

    ________钢琴     ________的月亮     ________地跳跃

    ________茅屋     ________的琴声     ________地弹奏

  •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童年     选段   (曹文轩)

    ①听母亲说,我小时候长得很体面,不哭,爱笑,爱整天转着眼珠打量(liàng     liang)人,揣摩人,很招人喜欢。

    ②长到三岁时,我就已经变得有点“坏”了。我到风车跟前玩,不小心,穿一身棉衣摔到水渠里。我一骨碌爬上来,一声不哭地回到家,将湿衣服全部剥(bāo     )下,钻到被窝里。当母亲回来要打我时,我却一口咬定是爷爷把我推到水里的。 这孩子长大了有出息  被陷害的爷爷不但不恼 反而高兴地答道  当然长大了以后 我从未生过害人之心

    ③长到九岁时,我已是一个贪玩、想入非非、不能管束自己、总是忘记大人的训斥和告诫的孩子。正在课堂上听课,见到外面有一条陌生的小狗走过,竟忘了讲台上的老师正讲课,“呼”一下冲出教室撵狗去了,后来遭到老师(严厉     严肃)的惩罚。

    ④虽然那时的我还不懂事,但我又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⑤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          】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          】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到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去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让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地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夜深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 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          】柴草在三里外堆着,【          】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⑥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

    ⑦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   坚强)难怪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想入非非——_______________                                                    

    舞文弄墨——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5】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6】作者的童年有许多美好而温暖的记忆,读第5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三个事例。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7】“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联系短文内容,说说“童年”生活对作者人生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精彩片段。

    大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和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瘙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特点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达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风筝

    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piān piān qǐ wǔ,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zhāng yá wǔ zhǎo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tóng guī yú jìn——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的。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后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iān qǐ wǔ zhāng yá wǔ zhǎo tóng guī yú jì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呢?简单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与理解。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A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B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用“﹏﹏﹏”画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_

    【2】读文中画“ ”句子,领悟写法,体会人物内心

    (1)A句是对将军的神态、________描写;B句是对将军的________描写。

    (2)将军在得知哨兵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执勤时,内心是________;在知道那位战士是上校的弟弟后,内心是________

    【3】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将军和上校的性格特征。

    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比作____,突出了军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就像雄伟的山一样,是我们人民群众坚实的依靠。

    【5】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作者重点从正面描写了将军的行为表现,实则是为凸显上校的品质作铺垫。

    B.文章主要是赞扬将军关爱部下、严格要求部下的优秀品质。

    C.文章先写将军对上校发火,得知真相后对他肃然起敬,这种写法叫作先抑后扬。

    D.文章表现了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 13、阅读综合训练。

    跟祖父学诗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1】仔细阅读短文,按照提示梳理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中画“____”的话语蕴含着祖父怎样的情感?用“√”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责怪□                    疼爱□                    嘲讽□                    生气□

    【3】对“房盖被你抬走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写出了“我”童年念诗的声音特别大

    C.祖父在责怪“我”不认真学习

    D.祖父心疼“我”,怕“我”喊坏了喉咙

    【4】“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此时,面对如此调皮任性的“我”,祖父可能有哪些语言、神态和动作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跟祖父学诗,“我”感到非常____,由此表达了“我”____的情感。

  • 14、阅读。

    ①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②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③一掉准掉在身上。④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⑤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⑥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⑦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⑧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⑨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⑩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语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从( )几个句子中读出刷子李的手艺高超。(填序号)

    【3】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哪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第九句中“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写出了刷子李刷墙的效果好。

    【5】为什么要提到“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謇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一段让人感怀的沧桑岁月。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椰树芃芃(péng 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它们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紧紧地连在一起。

  • 16、课外阅读。

    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间。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东坡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对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 ____

    ____ 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考官的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东坡的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副对联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与理解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早已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 )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 )在一起,悉心( )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几颗小脑袋( )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 )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 )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开始放了。嘿!风筝!全是风筝!这些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便带着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niǎn)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线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1】把下面这些动词填入第二段中的括号里。

    拼  缠  系  抵  弯  穿

    【2】选文第二段中“几颗小脑袋”代指______

    【3】认真读选文第二段,根据内容说说做风筝的过程。

    做骨架→__________

    【4】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这篇短文以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________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之情。

  • 18、课外阅读。

    小学记忆

    关于我自己,还能回忆起几件小事。首先,我做过一次生意。我住在南关佛山街,走到西头,过马路就是正觉寺街。街东头有一个地方,叫新桥。这里有一所炒卖五香花生米的小铺子。铺子虽小,名气却极大。这里的五香花生米(济南俗称长果仁)又咸又香,远近驰名,我经常到这里来买。我上一师附小,一出佛山街就是新桥,可以称为顺路。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我忽发奇想,用自己从早点费中积攒起来的一些小制钱(中间有四方孔的铜币)买了半斤五香长果仁,再用纸分包成若干包,带到学校里向小同学兜售,他们都震于新桥花生米的大名,纷纷抢购,结果我赚了一些小制钱,尝到做买卖的甜头,偷偷向我家的阿姨王妈报告。这样大概做了几次。我可真没有想到,自己在七八岁时竟显露出来了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我以后“误”入“歧途”,“天才”没有得到发展。否则,如果我投笔从贾,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大款,挥金如土,不像现在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斤斤计算了。我是一个被埋没了的“天才”。

    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滚铁圈。我一闭眼,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八岁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弯成钩的铁条,推着一个铁圈,在升官街上从东向西飞跑,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在青石板路上滚动的声音,这就是我自己。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滚铁圈这种活动。在南门内外的大街上没法推滚,因为车马行人,喧闹拥挤。一转入升官街,车少人稀,英雄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我用不着拐弯,一气就推到附小的大门。

    ——节选自《季羡林全集》第四卷

    1作者回忆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义,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远近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自己没能坚持从商非常懊恼,对斤斤计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非常厌倦。

    B.这段文字,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的纯真、可爱无比的怀念。

    C.文中“投笔从贾”是指扔掉笔,不做文人,做商人。

    D.“双引号”有多种作用,在这里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4反复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觉得季羡林先生的语言风格是( )

    A.平白浅近 B.优美绚丽 C.讽刺辛辣

  • 19、课内阅读运用。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那一次次的分离指的是岸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对毛主席主要的描写手法是(  )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3】“岸英!岸英!”当毛泽东喊儿子的名字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  )

    A.这次,你怎么回不来了呢?

    B.你为人民献出了生命,值得!

    C.你在哪儿?我想你啊!

    D.你是志愿军战士,你尽了一名战士的义务。

    【4】能形容选段中毛泽东心情的成语有(   )(多选)

    A.忐忑不安

    B.肝肠寸断

    C.心烦意乱

    D.悲痛欲绝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在这样美丽的园子里游戏,我很快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扩写句子。  

    1.埃及人想出了办法。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

     

    3.古埃及有金字塔。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大习作:

    用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一个人,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衣着来刻画人物让人物活起来,选择一个熟悉的人,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习作中不出现地点、学校名、人名,需要出现人物则一律用育才小学、育才路等,刘老师、王小东,王刚,小丽、小娟等替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