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深圳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 2、理解字、词的意思。(10分)

    (1)写出下面句中加黑的字词的意思。

    大理石并不是生来就那么美丽的,要经过人的选择琢磨。有经验的人看了开采出来的石块,就清楚它内在的含蕴,懂得它的价值,知道它可以做成一件什么器具。

    屐齿印苍苔,扣柴久不开。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

    (2)给加黑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年老的工匠,年轻的学徒,就在这样的小房子里长年月地劳动着。()

    我怎么能连你哪?()

    你可千万不要戒不改。()

    A.牵连 B.屡次;连续 C.积累

    ②“陆续的意思是( )。

    A.坚持下去。

    B.先先后后,接连不断。

    C.从没有停过,一个接一个。

     

  •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餐厅的一头是间空屋,堆着几张乒乓球桌﹐另一头是厨房﹐那里住着一个新来的厨子。

    B.我看到同桌捧着一本书,在乒乓球桌那里﹐他手里拿的可能一定是你的书。

    C.也许她和我一样﹐是一个羞怯而不惯于和陌生人讲话的人,也许她也是鼓了极大的勇气才来和我说话的。

    D.他脸上挂着卑微的歉意,说着一口难懂的福州口音。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 按原文填空。

      我们要共同(   ),共同(   ),共同(   ),互相(   )、(   )和(   )。

      我们是为(   ),为(   ),(   ),我们大家的(   )。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   )和(   )。抓住我们的(   )和(   ),我们在一起,(   )就是可能的。

     

     

     

  • 5、填空

    “堪”的部首是( ),再查( )画,它的读音是( )

    “匪”是( ) 结构,读音是( ),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 )

    “承”在字典里的解释是:

    ①接着,托着。②承担,担当。③继续,接续。④接受。

    把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 )   (2)上启下( )

    (3)继( )   (4)( )

  • 6、语言感悟

    1.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_______

    2.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_______

    3.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_______

    4.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_______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的船长、_________的杨氏子等。

    (2)古诗文中常有反映当时人们生活情形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都是人们劳作的情形;“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的是爱国之情;“________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阐述的则是人生哲理。阅读经典,方能成就辉煌人生。

  • 8、《三国演义》中玄德曰:“曹操多谋,汝不合折断桥梁,彼必追至关.”这句话是刘备对______说的,这句话来源于哪段故事:_______________,反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三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 )( )( )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

    在沂岭杀虎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 10、你还根据“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故事制作了钥匙扣,你准备在展示时,在其旁边附上故事原文来吸引同学。

    醉打蒋门神

    施耐庵

    ①武松约莫也吃过十来处好酒肆,远远地望见了那个林子。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武松径直奔入酒店。

    ②武松敲着桌子叫道:“打两角酒。”那酒保荡一碗过来,道:“客人尝酒。”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酒保见他醉了,又舀些上等酒下来,又荡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呷(xiā)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又荡一碗过来。

    ③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主人家娘子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酒保道:“眼见得是个外乡蛮子,不省得了。休听他放屁。”武松问道:“你说甚么?”酒保道:“我们自说话,客人你休管,自吃酒。”

    ④武松早把土色布衫脱下,上半截揣在腰里,便把那桶酒只一泼,泼在地上,有几个当撑的酒保,都抢来奔武松。一拳一脚,都被武松打倒了。这几个火家捣子,乖的走了一个。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⑤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⑥武松说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⑦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回乡去,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

    ⑧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

    ⑨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蒋门神听了,连声应道:“依得,依得!”

    ⑩正说之间,只见施恩早到,带领着三二十个悍勇军健,团团拥定武松。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不怕!”

    蒋门神羞惭满面,自唤了一辆车儿去了,装了行李起身。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请你用“√”“×”判断下面对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的猜测是否正确。(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讨野火:找麻烦)( )

    (2)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衣饭:衣服和粮食)( )

    【2】(词句赏析)请你结合下列加点字词从描写角度赏析下面这段话。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入一步,住胸脯,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武松是因为酒保给的酒不好且多次换酒都给的是下等酒,所以才泼了酒,痛打酒保。

    B.武松故意放走了一个酒保,是为了让他去报信,自己就可以等着蒋门神自己送上门。

    C.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出第⑦段武松所说的“家火什物”指的是家里的各种家具杂物。(语文园地知识点)

    D.从第⑩段武松对众位高邻说的话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

    【4】(人物形象)对于文中的武松,同学们有不同的评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武松老是打打杀杀的,动不动就要取人性命,我觉得他很凶残。

    我觉得武松很酷!他有厉害的拳脚功夫,蒋门神那么坏都拿他没办法。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食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  棵)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戴  带),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黑理才地,他说不出来。

    11 .用“ /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失去——_______

    3把画线句子改写成字句和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联系课文说说做贝的荣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这只贝是丑陋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埃及的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高146 米多,相当于40 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 吨。有人估计 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 可绕地球一周   如果用火车装运 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 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 年时间。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修筑(   )     估算(   )

    平坦( )   紧凑(     )

    2在文段中的   里加上标点。

    3理解填空。 

    (1)   “这座金字塔高146 米多,相当于40   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强调说明  

    (2)   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画波浪线的句子突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3)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从这两句话我们能体会出建造金字塔  

  • 14、课外阅读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kūn)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王,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王,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发国人士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威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成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別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微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展翅飞翔,也不发出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缩着。大王您猜,这只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身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席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般然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呃,这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用“一鸣惊人”这句成语来比喻一个人如果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地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1读读画线的句子,然后用其中两个关联词各写一句话。

    虽然……但是……________________

    不但不……甚至……__________________

    2“一呜惊人”后来用到比喻____________

    3文中的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劝齐威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文中的淳于髡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完成练习。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岀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岀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嗖嗖地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   )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   )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抉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喊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在第1自然段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董存瑞和郅顺义是怎样配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董存瑞在冲到桥下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存瑞在安放炸药包时遇到了什么麻烦?他是怎么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甲]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乙]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A.洞天水帘洞 B.水帘洞洞天

    2把下列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瞑目   石碑

    所在   闭上眼睛

    石碣   地方

    3选一选,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甲]句_____   [乙]句_____

    4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石猴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 18、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 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出于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 想象),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

    【2】作者开篇写道“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这句话的作用是(   )

    A.引起悬念,说明结果。

    B.说明原因,照应结尾。

    C.点明主题,总领全文。

    【3】用“﹏﹏”标出与“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相关的句子。

    【4】结合文章思考,下列哪一项不是作者围绕金字塔的“金色”写的?(  )

    A.远远望去,沙漠开阔而雄浑。

    B.“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非常绝妙。

    C.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让人产生怀古幽思。

    【5】由眼前的金字塔,作者产生了哪些奇妙的联想?_______(填序号)

    ①联想到金字塔汉文译名中的“金”的由来。

    ②由金字塔想到了它极高的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

    ④夕阳下的金字塔展现出一片迷人的金色

  • 19、阅读理解

    龙虾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从集市上买回了两只龙虾。我见了,高兴得不得了,便找来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把它们放了进去。因为我知道龙虾是在海洋里生活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龙虾适应这儿的生活环境,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里搅和了一下。龙虾背上的外部是紫红色的,腹部的硬壳是鲜红的。它那细长的身躯和能藏起来的一条尾巴,真像一个拐棍。它的尾巴可以卷到腹部下面,因为在水里,所以就不容易看见。

    我给它们喂食的时候,它们还在盆底游泳。我把食物扔到水中,只见两只龙虾一齐游向食物,游到盆边上,用前面的两条小腿抓住食物,一点一点住嘴里送。

    它们游泳时,那只小一点的龙虾表现得很出色,它两只大螯从头的两端直伸出去,尾巴上下拍打着水面。啊!它还会倒着游泳呢?

      我一直认为龙虾是不会嬉戏的。可是有一次,我看见大一点儿的那只龙虾,用它那只大螯夹住了那只小一点的龙虾的大螯,它们俩互不相让,打得难解难分。大龙虾用尽全身力量,把小龙虾翻了个四脚朝天,得意地游到别处去了。可小龙虾怎么也不能翻过来了。我为小龙虾打抱不平,便把它翻了过来。

    一天,我发现两只龙虾不见了,我很着急,妈妈和表哥在议论着什么,可我还在找呀!找呀!……

    1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和: huò(   )   壳:   ké(   )   难:   nán(   )

    (   )     qiào(   )     nàn(   )

    2比一比,写出下面划线的词的意思,看看有什么不同。

    ⑴ 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子里搅和了一下。__________

    ⑵ 事情让它搅和糟了。__________

    3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  )棍  (  )戏  难(  )难分  打(  )不平

    4__把描写龙虾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发现你学习劲头很足,我奖励你周末去郊游。”(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1.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不得不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改成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芳草地。

    描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要仔细观察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惯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么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等,把这些细致观察后再具体写出来,要把写得清楚、细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