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日照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找出下列每组中的错误读音或错字,用“--”画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1) 推衍(yǎn   澄(chéng)净 水澡

    (2) 昙(tán)花   侮()辱   菊秧

    (3) 撮(zuō)合 可恶(è   慈爱

    (4) 田坝(   啼()叫   浮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大象     ________白菜     ________面包

    ________白发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电视

  • 3、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仿照其中一种写一个句子。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词”,如“宽带、期房、追星族、写字楼…”请仿照例句,在括号里写出画线部分表示的“新词”。

    例:美国航空母舰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在中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用户中引起强烈反响。(网民)

    (1)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许多拥有较多钱财的人便慷慨解囊。( )

    (2)张老师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学习,他对我们说:“不及时加强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怎么行呢?” ( )

  • 5、根据词语写意思:

    1、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______

    2、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_________

    3、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_________

    4、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阅读

    春夜细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_____   乃_____  

    _____   潜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春雨仿佛知道节气,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写出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

  •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放飞小鸟

    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妈妈送给贝贝一架飞机。这架玩具飞机真惹人喜爱。机身和机翼是银白色的,螺旋浆是灰色的。十分小巧玲珑,小熊贝贝对它爱不释手。

    贝贝拿着玩具飞机到草地上玩。正当小熊贝贝玩得开心时,远远看见小兔妹妹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上面缠着丝绒,一只小鸟的脚被丝绒束缚住,小鸟呆呆地站在竹竿上,全身金灿灿的,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里充满了悲伤。小熊贝贝看见了,就走上前跟小兔妹妹说:“妹妹,你把小鸟放了吧,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捉害虫的好帮手。”小兔妹妹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一口回绝了小熊贝贝。这时,贝贝灵机一动说:“我可以用我的玩具飞机换你的小鸟吗?”

    小兔妹妹听了心里想:“这架玩具飞机真可爱,就跟他换了吧!”“好,我跟你换。”贝贝换到了小鸟,小兔换到玩具飞机拿着就玩,趁小兔不注意,贝贝把小鸟放飞了。小鸟飞到了天空,叽叽喳喳地,好像在说:“谢谢你,小熊贝贝。”贝贝十分高兴,因为他做了一件好事。

    【1】划线句中的“我”指(__________),变成转述句“我”可以改成(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处艰难的环境,还能想到“值得宽慰的东西”,前后对比,从中能够感受到鲁滨逊___________的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的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

    “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不再走了。“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摩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怂恿(   )(   )

    (   )

    (   )

    2听鬼故事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一句中,连用三个“!”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第一次抱母亲(9分)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

    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一)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问题。

    (1)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难过?(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分)

     

     

    (3)默读文章的最后一节,用﹏﹏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在原文右边的空白写写自己的感想。(2分)

    (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1分)

    a、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b、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文引用_________的话分析了死的不同意义,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解释字义。

    固: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

    ②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 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等。

    【4】结合生活或阅读,你还知道谁的死重于泰山?谁的死轻于鸿毛?分别用一句话进行实例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人生无乞丐

    老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我讲了个故事:

    那天正是中午,天下着小雨,车厢里面的乘客稀稀落落。车子行驶至桥头时,上来一大一小两名引人瞩目的乘客。从相似的容貌可以看得出,他们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睛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的父亲,一步一步地摸索着走上车来,进而走到车厢中央。

    当车子继续缓缓前行时,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声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以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面前,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当小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部时,坐在我一旁的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霎时间,所有冷淡的目光都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说到这儿,老爸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着一层雾水。

    之后,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又是一位少女在卖唱。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者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女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她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词语搭配。

    )的童音)的心态)的乘客)的气质

    2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指(   )。

    A. 他还要继续给大家唱歌   B. 他要给大家弹奏电子琴

    C. 他开始向大家行乞   D. 他要和爸爸为大家表演

    3仔细读句子,说说其中的指的是谁?

    (1)老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我讲了个故事。   (   )

    (2)“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   )

    (3)坐在我一旁的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   (   )

    4小男孩是乞丐吗?评价一下这个小男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文章题目人生无乞丐的深刻含义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着一层雾水。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应用文。

    根据下面的内容,请你写一张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第二节体育课的时候,郑莺蕊把蓝色的运动外套,挂着4把钥匙的红色钥匙串和

    粉色米妮发簪忘在了操场,放学后却找不到了。请你以她的名义写一张寻物启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