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会根据课文填空

    1、《      》这首诗,激励了      的孩子,告诉我们      

    2、我们的脚印      ,我们的膝盖      。也许会有      把我们      ,也许会有      迷惑      。这句话告诉我们       

    3. 课题我们上路了的含义是: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郑  重_______事 不  可________议 用  之  不______

  • 3、课文知识百科。

    (1)《别董大》中流传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中流传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唐边塞诗派中的高岑指的是高适和________

    (4)田园诗派中的________与王维齐名,他们被称为王孟”。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 5、辨字组词。

    ________  漠________  聊________  柳________

    ________  候________  骆________  络________ 

    ________  桩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大漠沙如雪,  

      ,快走踏清秋。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钩” 指 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中把______比作“钩”。“____________”是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3这是一首借______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把自己比作_____,借此表达自己____的遗憾之情。

    4这是一首边塞诗,由________等景象可看。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江南》题目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丑小鸭(节选)

    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  动听)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  漂亮)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1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细节环境

    3用“——”画出富含哲理的一句话。

    4设想一下,丑小鸭在说“请你们弄死我吧”时会有________的心理活动。

    5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之后,也终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并讲讲他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被雪崩“埋葬”八年重见天日

    1993年3月,捷克一名导游将一批旅客送上喀尔巴阡山后,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雪崩。他在惊恐中忽见一个封闭的洞穴被雪崩冲开,从洞里冲出4个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怪物”,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长发披肩。这个惊魂未定的导游,突见“怪物”,更是魂飞魄散,拼命而逃。警方接到报告后,及时赶来围堵“怪物”,经盘问发现,他们竟是多年前在此失踪的外国旅客——瑞典人斯文夫妇和奥地利人库尔特夫妇。而他们的家人认为他们已经遇难,尸体被冰雪和岩石封冻无从寻找,甚至曾千里迢迢来喀尔巴阡山哀悼“亡灵”。

    事情得从头说起,1984年冬天,喀尔巴阡山的降雪量特别大,而次年春天,这里的气温又偏高,造成频繁的雪崩。当这4名外国旅客于1985年在1500米高处休息时,突然发生巨大雪崩,他们赶快冲进一个大洞穴避难,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成吨重的冰雪块、岩石从天而降,将洞口死死封堵。被封在洞里的4人万分惊慌。

    随后他们苦苦寻觅出口,但是逃生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幸好洞穴里冬暖夏凉,在洞穴的深出离地20多米高处有一个小“天窗”。通过这个小“天窗”送进新鲜空气和射进一丝光亮,有时还会飘进雨雪;在地下有充足的地下水;洞穴里经常有小动物和昆虫出没,求生的本能使他们养成了抓到什么就吃什么的习惯,他们在绝境中静候死神的来临。

    1993年3月5日又一场巨大的雪崩把封死多年的洞口冲开,这4个被强烈的光亮照得睁不开眼的“洞穴人”,也顾不得外面轰隆隆的雪崩,拼死冲出洞穴,于是就出现了让导游惊愕的一幕。

    1读一读,再填空。

    (1)文中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被雪崩“埋葬”八年重见天日。

    (2)他们是__年被雪崩“埋葬”的,是____年重见天日的。

    (3)人们把他们称为“怪物”,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人们把他们称为“洞穴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

    (5)他们得以见天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

    2课文开头和结尾有_________的关系。

    3这4个人被雪崩“埋葬”了八年而没有死,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其中的原因。

    (1)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4)___________

    4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这4人竟然生存了8年!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力壮,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大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岁了,大伙儿叫他路慈。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结束来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老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和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着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美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天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忘不了路瑟。

    1本文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表现对老师感情变化的词语。

                 

    3我是学习小能手。(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道理  无知的(   )   (   )地叫骂 

    (   )的皮肤  硕壮的(   ) 真正的(   )

    4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出路瑟对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用“——”标出。

    5咀嚼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几个词语概括出路瑟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练习。

    为了研究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格林童话》。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因素:

    选项

    因素

    人数

    所占比例

    A.

    找不到书

    70

    33%

    B.

    没时间

    105

    49%

    C.

    不喜欢

    38

    18%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多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因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家里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___________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像陀螺一样奔来跑去,忙个不停。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我按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也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按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12层,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傻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心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1给文章加个题目,下列最合适的是(   )

    A.不坐电梯 B.真没想到 C.爬楼梯 D.送货工

    2第3自然段第1句话描写了送货工的外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送货工善良老实 B.表现送货工勤劳朴实

    C.表现送货工黑瘦执着 D.表现送货工执着坚毅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B.比喻,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C.夸张,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D.夸张,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4第8自然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 B.前后照应 C.总结上文 D.对比衬托

    5“我按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作者纳闷什么呢?把纳闷的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9自然段中,为什么要写有个女人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便味,难闻死了”?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内容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②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科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③植物不但喜好颜色,而且喜好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四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六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六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六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五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1从内容上看,第②段的第①句与第②③两句是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

    第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植物有情感?(不超过15个字,可以不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体会。(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 19、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 20、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快乐作文。

    题目:那一次,我(感动、愤怒、愧疚、难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