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常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句子练习。

    1.“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______

    A.腊月二十三和春节都是重大节日,人们当天会穿得很正式。

    B.二十三过小年时,人们要为春节时的化装舞会进行彩排。

    C.腊月二十三就已经很热闹,好像过年的预演,也预示着春节很隆重、很热闹。

    2.锅中的粥,有气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锅中的粥___________________,也从另一方面暗示了八儿________的心情。

  • 2、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3、赏诗句,猜风景地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____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

  •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树直________,人直________。——藏族  

    (2)骑快马的,________;朋友多的,________。——鄂伦春族  

    (3)有朋友的人,像________;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________。——蒙古族  

    (4)智慧不凭________________,友谊不存________________。——维吾尔族

  •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

    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赞扬了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 7、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桥颂

    弯弯的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像巨人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心。桥下是终年流不尽的江水,桥上从早到晚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我赞美桥的朴实。比起那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许它算不上雄伟;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它算不上精致。然而,它朴素、庄重。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职责。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做最大的快乐。

    我赞美桥的辛勤  清晨  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的汽车  深夜  桥上闪烁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  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半点倦怠,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人们在为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老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不辞辛苦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我们作业 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

    1.查字典填空。

    字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2.按要求写词语。 .

    (1) 写近义词。

    屹立——   凝聚——   成就—— 

    (2) 写反义词。

    精致——   朴实—— 

    3.在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的空白处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4.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的含义是什么?

    5.本文借   赞美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先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鸿毛。

    固:_______   或:_______   于: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引用司马迁的话当论据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提到“精兵简政”,这是用了______的论证方法。

    【4】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关系。

    【5】“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揭示革命的生死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精彩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   )

    A.一叶障目 B.一叶知秋

    C.以小见大 D.管中窥豹

    2从这两段话中,我们领会到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主要说明能够发现真理的人一定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联系课文,并结合选段最后两句话,简要谈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对你有何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综合性学习。

    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阅读之后回答问题。

    食品名称

     

    海苔(调味紫菜)

     

    配料表

     

    紫菜 香菇汁 白砂糖  食盐 生姜 麦芽糊精 酱油

    净含量

    10g

    食用及贮存方法

    开封后直接食用,避免高温、潮湿及阳光直射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18年8月20日

     

    友情提示

     

    干燥剂请勿食用

     

     

     

     

    1根据表中介绍,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误的画“×”。

    (1)海苔必须加热后才能食用。 ______

    (2)这袋海苔(包括包装袋)的重量是10g。 ______

    (3)这袋海苔的保质期到2018年8月20日。 ______

    (4)不要把海苔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 ______

    2奶奶患有糖尿病,小佳见奶奶吃完了一袋海苔,又为她递上一袋。这时,妈妈仔细看了包装袋上的“配料表”,可能会对小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科学研究,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事情,却常常伴随着令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付出和牺牲。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以身试药……这群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人,被称为自体实验者。科学家的这些行为让人心生敬畏。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那实在是一种混合着无私、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还好,科学的领奖台上不乏这样的傻人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集中爆发。19593月,顾方舟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经过严密论证和考察,他认为应该选择活疫苗,于是争分夺秒研究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先是通过在猴子身上测试,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但只有在人身上测试通过,疫苗才能真正算作安全。冒着有可能瘫痪的危险,顾方舟决定从自己开始,验证成品的安全性。他带头第一个喝下疫苗溶液,以身试药。一周之后,他和同事的身体各项指标全部达标,但是成人和幼儿对疫苗的耐受性有很大区别,顾方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让自己的孩子喝下了疫苗溶液。在顾方舟的带领下,其他同事的适龄子女有很多参与了人体实验。十天过后,喝下疫苗溶液的一批孩子一切正常,这意味着国家的孩子们都将得救了。自脊灰疫苗在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四点零六,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零点零四六,使无数儿童免于残疾。因为顾方舟在医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为了研制治疗疟疾的药物,提取青蒿素,并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亲自试药,导致自己肝中毒。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人类治疗和控制疟疾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她本人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共和国勋章

    就像一位科学家所说: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科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挑战,可是那些勇于挑战、敢于牺牲自我的人总是会有所发现,走上科学的领奖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体实验者: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

    【3】为了证明中心观点,本文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引用科学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获得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练习。

    为了研究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格林童话》。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因素:

    选项

    因素

    人数

    所占比例

    A.

    找不到书

    70

    33%

    B.

    没时间

    105

    49%

    C.

    不喜欢

    38

    18%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多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因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家里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 17、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乐园。

    1.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南沙群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围绕生活中让你感触的某个小镜头进行描绘吗?题目自定,要求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