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填空:
1.“闲”字是 结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
画,在诗中的字义是 。
2.“乾坤”的“乾”应读 ,是 结构,部首是 ,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乾坤”在诗中的意思是 。
2、ABB式的词语,如:白花花
傻(________) 空(________) 喜(________) 毛(________) 慢(________) 赤(________)
乐(________) 脏(________) 光(________)
3、《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_____和_____,社长是_____。
4、按要求填空。
(1)“丞”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字母是__________,“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画。
(2)“鼎”字有如下解释: ①古代蒸煮用的器物;②三方并立;③大;④正当,正在。
把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的解释写在词语后面的( )里。
钟鸣鼎食(_______) 鼎鼎大名(________) 三足鼎立(________)
你还能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成语反义词
赫赫有名( ) 兼听则明( ) 天衣无缝( )
博学多才( ) 兵荒马乱( ) 落花有意( )
爱财如命——( ) 异口同声——( ) 高瞻远瞩——( )
半途而废——( ) 一丝不苟——( ) 博古通今——(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
②徘徊: 。
③渠: 。
④清如许: 。
⑤源头: 。
⑥活水: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卡嚓卡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选文中的画线句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了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⑥“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⑦“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⑧“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⑨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⑩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竞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机智——( )
【2】给选文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父亲的语言不多,只有三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
A.平静而又坚定的语气。
B.激动而又忧伤的语气。
C.愤怒而又无奈的语气。
D.傲慢而又沉重的语气。
【4】从“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时,为什么不激动、不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精彩回顾。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线句是一句(俗语 歇后语)(二选一,用“√”标出),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的最后一句话把 比喻成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4】理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全文整体可分为四个部分:第____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总写家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第____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叙了__________;第____自然段为第三部分,记叙了__________;第____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过完元宵节,年就过去了。
(2)详略得当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中,写得最为详细的两件事分别为:______、______;写得非常简练,一笔带过的事情有______、_____等等。
【2】“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句话哪个词语反复出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中语境“走马灯”的“走”是什么意思?( )
A.来回走动
B.来回转动
C.来回奔跑
D.上下行动
【4】结合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
(1)“元宵”是“夜晚”的意思,因此短文重点写了晚上的情景。(_____)
(2)故乡元宵节的夜晚看灯、看围屏,这些习俗是外地没有的。(_____)
(3)第12自然段,作者主要写了街上三家最有特点的“走马灯”。(_____)
(4)最后一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年的依恋,对年过去的惋惜之情。(_____)
【5】中国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下面哪一项与“春节”有关?(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3、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
【1】鲁滨逊生活的场景“令人忧伤”且“没有言语交流”,从中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鲁滨逊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自暴自弃,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 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你是来替他取鞋的吧?”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早已修好的旧军鞋,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块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 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 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 爆)了一捆炸药,歹徒被炸死了,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了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付给你,谢谢了。”说完,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
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给括号中正确的字打“√”。
【2】文中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早已修好的旧军鞋”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斗。”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写人作文,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