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记叙 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 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 、 、 。
2、先补充句子,再在括号里写出该句所用的修辞。
(1)___________?日:非然也。 ______
(2)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 ______
(3)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 ______
(4)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 ______
3、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chú xī(____)真热闹。家家门外贴上了红红的duì lián(____),屋里贴好了各色的nián huà(____)。户户灯火tōnɡ xiāo(____),不许jiān duàn(____),biān pào(____)声日夜不绝。
4、翻译古诗
《寒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夜望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日暮________,轻烟__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诗人游子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____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待着明天,幸运怎会向你招手?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4.轩轩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他的好朋友强强可以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5.《迢迢牵牛星》中表现出织女的娇柔与勤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体现织女因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警示人们惜时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
7.当我们面对滚滚东逝的流水,想到朱自清的《匆匆》时,《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萦绕耳边。
8.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9.《马诗》这首诗中,唐代诗人_____在秋高气爽的边疆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塞外风景: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_______、树、鸦、露珠和________等景物。
【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
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
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
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
9、课内阅读。
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成《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增烛,观者就更多。
【1】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搞写灯的,______多,________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我很重要
①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②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③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④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⑤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喝下了多少清水,才长成一具独一无二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A.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滴水,难道可以对亿万粒米亿万滴水滋养出的身体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⑥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额头和前凸的嘴巴时,我为人类原始时期的粗糙而感叹。他们精心打制出的石器,用今天的目光看来不过是极简单的玩具。B.现在很幼小的孩童,就能熟练地使用语言,这本领来自哪里呢?其实,我们的头颅里装着一部人类进化的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通过学习储存于我们的脑海深处,我们的学识智慧与亿万年来的先辈紧紧相连。我们是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人类。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其中的一环,我们怎么能说自己不重要呢?
⑦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C.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⑧与朋友相处,我们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友情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灵犀相通的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1】在下列括号内分别写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_____) B.(_____) C.(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从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证:①我们的身体____________;②我们是____________的传承者;③我们是父母___________;④我们与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___是珍贵且独一无二的。
如果再加一个角度,我认为还可以写: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画“____”的句子,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是( )
A.我们是人类中无比渺小的部分,所以不重要
B.我们代表着新时代的人类,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所以很重要
C.我们要从人类深厚的精神和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人类这棵大树更加繁茂
【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告诉大家( )。
A.我很重要,所以我要让大家重视我,谁都不能藐视我
B.我很重要,所以我要珍惜生命,并让生命呈现应有的价值
【5】短文题目为“我很重要”,第①—④段却说“我不重要”,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本文加一个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它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1.用“ ”画出写实验做法的句子,用“ ”画出写实验结果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蝙蝠先前是怎样神气的?
(2)“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 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尸这里的 “啊!”表达了斯帕拉捷 的心情。整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说明他具有 精神。
3.先摘抄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
摘抄:
仿写:
12、课内阅读。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壁画大体可分为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山水画等七种。其中,故事画又分为五种,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 情节动人有趣,反映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顺序绘制的八十七幅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另外,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绘制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1】写出选段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浓郁——________ 罕见——________ 印证——________
【2】选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画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个故事画?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母亲河
①她像大海一样奔流,
用潮水
哺育人们
和人们栽培的庄稼。
她是食用的麦粒,
又是做衣裳的棉花。
她是我们欢乐和希望的
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人民造福——
是她的生活准则,
她对一切人公正无私,
殷勤灌溉着每块土地,
不分贫富,
她一律带给丰收,
你一旦收获,
就赶紧耕耘吧!
②她永远奔流不息,
乍一看——却像凝然不动。
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
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
可是只要稍微激怒,
汹涌的水流便泡沫飞溅,
带着雄狮般的怒吼,
掀起惊涛巨浪。
③像甜蜜的希望,
她的玉液琼浆对我们无比珍贵。
像龙涎香一样,
她的两岸碧波荡漾,四季芬芳。
尽管她泥沙浑浊,
却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神圣,浩瀚的黄河啊,
是我们永恒的母亲!
【1】诗的第①节,为什么说母亲河是“食用的麦粒”“做衣裳的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节中的哪些词语突出体现了母亲河的美好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第②节,我们诵诵时如果配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曲调应当是( )
A. 急促紧迫 B. 温和委婉 C. 雄壮有力 D. 欢乐轻决
【4】诗的第③节,母亲河为什么能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写下几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同学们: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zǔn)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___________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⑦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根据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与其意思相近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你觉得在第⑥段的空白处应填的名言是( )
A.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C.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D.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写在下面,组成一个浓缩全文内容的警句。
不要抛弃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全文,理清短文层次,完成填空。
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
【5】给这篇发言稿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1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被”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21、快乐作文。
题目:那一次,我很 (感动、愤怒、愧疚、难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