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1)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   (2)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   (4)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

    (5)《采薇》中借杨柳抒发离愁别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弈》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们常用《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老师默默无闻的精神。

  • 2、在括号里填上意思为“很多”的四字词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看,超市里的商品_____,公园里,游乐项目_____,景区售票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到处_____

  • 3、根据诗句、古语及课文内容填空。(14 分)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

    3.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

    4.青,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

    6.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匆匆》)

  • 4、先把下面的格言或谚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内容填空。(填序号)

    ①听君一席话,______    

    ②读书须用意,______

    _______,近山识鸟音。   

    ④莫道君行早,______

    ⑤路遥知马力,______

    (1)读书时我们应该好好下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的童话作家今天上午10点在我市图书馆作报告。我早早出门,想占个好座位,没想到我赶到图书馆时,前排已经坐满了人。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啊!

    (3)俗话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

  • 5、根据语境填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的是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

    1补全诗句。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代诗人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的意思是__促织就是__。作者看到___,料想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

  • 7、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从“_____”起,到“____”终。以“____”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十五夜望月》和《望月怀远》,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助中秋节“__________”的景象(用原文回答),抒发了作者 _____的感情。

    【2】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请写出前后连续的两句。

    答: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生长在一个小镇。从我家走着去那里的小学只要10分钟。

    我至今还记得,每天中午的铃声响起,我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冲回家。母亲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她的神态告诉我:在她心中,我是唯一重要的。对此,我终生感激。

    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的话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没有建议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这是一个春光灿烂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园子里留蔷薇花。”

    “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抗议。“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

    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她想了想问。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扮演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演出前一天的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几分钟,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儿已经开始卷了。只看它一眼,就知道母亲正在外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那天中午的谈话,精神格外振奋。

    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朵花带回家。母亲把它放在两张擦脸纸之间,小心地夹在一本词典中。母亲一边做一边笑着说,我们也许是唯一夹留这样花草的人。

    我经常回想起与母亲一起沐浴在柔和的太阳光中的日子,尽管那些时刻只是我童年篇章中小小的逗号。

    1请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和第______段之间。

    5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6照样子,写出你对文中“母亲”的感觉。

    例:我认为,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因为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她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

    我认为,母亲是个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母亲是个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现代文阅读

    不速之客

    (1)在乡村,许多人家都把车停在屋外的车道上,我和丈夫乔恩则喜欢把车停在车库里。我猜那个男孩的想法是:这户人家屋外没车,里面的人肯定外出了。

    (2)那天,乔恩和我恰好呆在家里,与我俩在一起的还有我家那条懒惰的猎犬艾德。最初是艾德觉察到了什么,而后乔恩和我听到厨房里有动静。我俩满腹狐疑地互相看了一眼,接着听到脚步声从厨房里传出,随后穿过起居室,进入靠南的一个小房间。我和乔恩正坐在那个房间里看报纸。猛然间,我俩与那名不速之客打了个照面。这是一名八九岁的小男孩,瘦瘦的,一头浅黄色头发。他显然没料到我们会在屋里,一时目瞪口呆。

    (3)“啊,我……我没有……”他支支吾吾地说。

    (4)乔恩问他:“你在找什么?”

    (5)“我在……我没……我进来是想看看时间的。哎,请问几点了?”

    (6)乔恩回答:“9点30分。可你总是这样不敲门就进人家的屋吗?”

    (7)“我以为屋里没人。我想知道是什么时间,因为……我想回家,我得走了。”

    (8)他不安地看着我俩,同时试探性地一点点往后退,似乎怕乔恩冲过去把他揪住。我和乔恩只是坐在那里瞅着他,后来听到他走出起居室,出了屋门之后将门关上了。

    (9)与乔恩谈起这个年幼的不速之客,我说:“如果他是想偷什么东西的话,这儿可没他感兴趣的。哎呀,我有一美元硬币放在厨房冰箱上,”我走进厨房。“唉,那一美元不见了。这可不行。咱们受到了侵犯,以后在家时,要不要把门锁起来?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跟警察说一声?”

    (10)“就因为那小男孩?没什么。他准是附近哪个农庄的孩子,没必要追究,”乔恩宽慰我,“我小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是非好坏。要知道,大人讲的那一套对是对,但孩子没亲身经历过就不会留下印象。我觉得这个男孩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见过像他那样害怕的。”

    (11)但我总不能释怀,心想以后一定留意着那男孩。

    (12)几周后的一个早晨,有车子停在我家门外的车道上,一名陌生女子下车向我家走来。

    (13)“有一只狗在我家农场附近转悠,我怕它是无人要的野狗,也许会伤人,想射杀它。可我儿子告诉我,他知道这只狗是你们家的,而且性情温和,所以我们把它带回给你们。”她冲我说道。

    (14)车后门打开了,一个男孩牵着艾德走了出来。浅黄色的头发,瘦瘦的身材,正是拿走一美元硬币的那个小男孩。此刻他在笑吟吟地看着我。

    (15)我感到有些意外,走近小男孩,我说:“谢谢你。”“哦,我该谢谢你们。”小男孩微笑着说道,一边向我主动伸过手来。我连忙握住他的小手,忽然感觉有什么硬邦邦的东西塞到了我的手心。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他已迅速跑回车内,挥手向我告别。

    (16)看着手心那枚锃亮的一美元硬币,我感到有些歉疚。我想,虽然我不知他的姓名,他也不晓得我叫什么,但我们都从对方那里学到了点有价值的东西。

    1“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不速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恩为什么决定不去追究小男孩的偷窃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小男孩有哪些优点?请至少说出两条来,并简要说明他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16段说“我感到有些歉疚”,为什么“我”感到有些歉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艰苦而诗意

    有一幅肖像画,比世界名画更加打动我。

    是一个女人的肖像。花白短发,额头上密密的皱纹,像树木的年轮,宽松的双层眼袋,盛接了漫长岁月中不曾淌下的泪。抿紧的嘴唇,唇边一粒黑痣,清晰可见。目光凝滞,仍能看出清秀的脸廓。红黑横纹的棉质衫,提亮了画的基调。

    当年的美术老师说过一句话:有机会,画画你们的母亲吧,你会发现,你竟不认得她!

    的确,很少有孩子像母亲打量你一样,细细地打量过母亲,像母亲凝视你一样,久久地凝视母亲。

    打动了我的这幅画,正是儿子为母亲所作,这位89岁的高龄模特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每到后半夜都要起身坐着,必须有人看管陪伴。60多岁已退休的儿子,责无旁贷

    与所有患者的症状相同,老人家昼夜颠倒,到处乱走,大小便不能自理,动辄打人骂人……身边一刻都不能离人。为她做任何事,她都没有反应。这样的日子,是叫人崩溃的。

    与所有的陪伴者不同,在备受煎熬的一夜一夜,儿子选择了摊开纸笔颜料,为母亲画画。这时的母亲出奇地安静。老太太曾是个才女,那一刻,也许她回到了当年教儿子习字作画的情境之中。夜深人静,儿子用母亲喜欢的方式陪伴她,在她身旁写字、画画……这样的夜晚有些许诗意

    也是一对母子。

    90后小伙子追随母亲的手艺,在杭州最繁华商厦的门口摆个摊,做精工织补。

    从早到晚,坐在大理石柱墩上等他们的顾客。身边走过成千上万的人,很少有人看他们一眼。大理石上坐着,夏天火烫,冬天冰凉,工作条件艰苦。

    最近他接了单织补车篷的活,那是辆奔驰敞篷车,倒车时车篷划破了三个口子,车主没去汽修店,而是辗转找到了已成为业界达人的母子俩,为车篷织补。

    母子俩坐飞机“出差”青岛,事先配好三四种粗细不同的黑线,认真研究车篷布料的纹路,根据车篷本来的经纬线,一根一根,一下一下,来回织补。这技术,恰似“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多么纤巧的手,多么诗意的活儿!虽然,侧身站立干活,非常辛苦

    人们向往诗意的生活!然而诗意不是刻意。只要真心、用心,艰苦的生活,自带诗意。

    【1】结合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凝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责无旁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出差”这个词用了引号,它的作用是( )

    A.表示特定的称谓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引用的部分

    D.表示讽刺或否定

    【3】“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4】当年美术老师叫“我们”画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言外之意?( )

    A.老师要训练“我们”画人物肖像的技法。

    B.“我们”很少有机会画自己的母亲。

    C.提醒“我们”要多关心自己的母亲。

    D.画自己的母亲虽然辛苦,但充满诗意。

    【5】儿子每晚陪伴母亲明明是备受煎熬的,但作者又说“这样的夜晚,有些许诗意”。又如摆摊的母子明明工作非常辛苦,但作者又说这是“多么诗意的活儿”。这样写矛盾吗?请选择其中一处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风。乌云压的很低,似乎就要下雨。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多尔先生便在车站前的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一个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顺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边不远出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乞讨。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我,我已经三天没有东西了,给我一美元也行啊。”

    考虑甩不掉这个乞丐,妇女转身,怒呵道:“滚!这么点儿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了脚,满脸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人专门指使一帮小孩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也说不定这些大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规定的数量,回去还要受罚。不管怎么说,这些孩子还怪可怜的,小小年纪就应该在学堂里念书的。这个孩子和我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心也太狠了吧,无论如何也要送他上学啊,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黑手说:“可怜可怜我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我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小乞丐是真的生活所迫,还是在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了小乞丐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了。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小乞丐十分高兴地离开了。

    树上的鸣蝉不停地鸣叫,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早一些去候车室,就信步地走进了一家花店,他有几次在都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您要点什么?”卖花小姐训练有素,礼貌又分寸。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个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那个小乞丐。小乞丐认真地端详着柜台是的鲜花。

    “你要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不相信小乞丐会买花。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在上面再写‘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20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他数出了20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字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了,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起了雨,路上没有人,只剩下各式的车辆。突然,他发现了风雨中的那个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艰难前行,瘦小的身体显得很单薄。多尔先生看见他的前方是一片公墓,他手中的万寿菊迎着风雨怒放着。

    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越来越快,多尔先生也感到胸膛中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睛模糊了。

    (选自《意林》)

    1“小乞丐认真地端详着柜台是的鲜花。”中的“端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3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的亮晶晶的”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万里长城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停止  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10000千米的长城,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从没(间断  间隔)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年间,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6350千米的边墙。

    ________。现在经过(精心  细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们登高远眺,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一起,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停止  防止)________匈奴南侵     从没________(间断  间隔)过

    经过________(精心  细心)开发修复

    2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35自然段的开头应该是哪句话?请你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现在经过(精心  细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A.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B. 长城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C.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4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是什么?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5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中的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万里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结合图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万里长城多么________啊!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写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仁立窗前,眺望窗外。窗外有些什么?是阳光从树的缝隙中射下来点点金光,是左邻右舍守望相助温馨的画面,还是一个个勇敢前行的逆行者……请你以“窗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