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斗创作了一部关于宋代城市生活的小说,将其拿给朋友阅读。朋友觉得八斗的小说构思非常新鲜有趣,但是其中也存在几处与史实龃龉的地方。下面是八斗小说中几处细节的摘录,如果你是八斗的朋友,会选出下面哪些有问题的内容告诉八斗改正?( )
A.有两个人在元宵节放起了烟花
B.一群好友在酒楼里喝酒直到深夜
C.主人公途经一片茂盛的玉米地
D.中秋节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月饼
E.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老旧社区景观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活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 对于将房产税纳入立法议程的提议,业内人士认为,房产税方案与现行政策的关系仍待捋顺,这是房产税立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C. 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较短时间内就抢占了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D. 该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的止跌回升仍将受到多种因素所影响,如国企改革、技术创新能力、城市的发展规模等。
3、吴荪甫面临多线作战,他找了屠维岳来帮助自己处理的事情是( )
A.镇压农民暴动 B.创办益中信托公司
C.应付丝厂工潮 D.决战公债市场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史记》载屈原与春申君曾任左徒。
B.大夫,古代官阶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古代医生位于大夫之列,由民间口传至今。
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昭、屈、景三姓的事务,权力极大,屈原曾任此职。
D.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后引申为作为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一切值钱的财物。
5、(题文)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A. 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 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全国各阶段学生视力不良率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在该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上发布了《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研究估计,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保守估计,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将高达56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高达1.1%左右。
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到时候,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可能面临巨大缺口,将直接威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安全。 报告指出,中国面临着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的视觉健康危机。李玲建议,应系统地制定公共政策,可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将青少年视觉健康同国家发展、公共安全联系起来,将减少青少年近视率作为“十三五”发展的重点项目。其次,将视觉健康纳入国家健康保障计划。最后,加强视觉健康的社会宣传、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摘编自李玲《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有删改)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由先天因素为主导致的高度近视,其患病率较为恒定。而后天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足、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越来越明显。”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上海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涛表示,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特点,近视患病率仍在上升。
中小学生群体中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非近年才出现的,而课内外负担过重一直被当作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使孩子继续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对于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更是雪上加霜。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在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中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摘编自《我国近视患者已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2018年08月20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0年以来,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不良率已超七成,这一现实给各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B.2000年以来,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视力不良率上升幅度较大,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特点,这启示我们降低近视患病率要从小开始。
C.我国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增长迅猛,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这样严重的视觉健康危机亟需解决。
D.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视觉健康,也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国家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政策干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是青少年近视低龄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征求意见稿》指出家长必须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B.《征求意见稿》将青少年的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地方政府和学校进行问责的规定有效降低了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
C.《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视觉健康危机会加大社会经济成本,可借鉴国外经验化解危机。
D.近视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环境因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的提高与他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关系越来越大。
【3】降低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2)_____________ ,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3)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7)一骑红尘妃子笑,_________________。(杜牧《过华清宫》)
(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做到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宋荣子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3)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3)《赤壁赋》中写客人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报任安书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并不是古代所有富贵的人物都能名垂青史,只有其中的优秀者才能被称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任安书》(节选)与《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交代创作《史记》的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指出,因左丘明失去视力,“________”;而《诗》三百篇的问世,则“________”。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指出左丘明和孙膑身体残疾、不被重视,所以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报任安书》(节选)中,“________”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________”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
(7)在《报任安书》(节选)中概括《史记》记载的年代起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虽劳苦窘迫,却心怀天下,心念寒士,可谓“穷人境遇,圣人情怀”。
(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关于空想与学习的问题,《劝学》中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
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杭①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②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注】①税:又作粳,即不黏之稻。②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幅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
B.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世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
C.“飘堕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谪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
D.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寄托的手法,由景人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2】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赠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窥人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八年,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劳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电任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持角,以乘其畔。”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河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于是遣尚书令费袆、中监军姜维等喻指。琬承命上疏曰:“芟秽弭难,臣职是掌。自臣奉辞汉中,已经六年,臣既暗弱,加婴疾疢①,规方无成,夙夜忧惨。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辄与费袆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选自《三国志·蒋琬传》,有删改)
【注】疢chèn:热病,也泛指疾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B.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C.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D.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要行冠礼,即戴上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茂才,和秀才同义,东汉因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明清时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叫秀才,沿称茂才。
C.尚书令,古代官职名称。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行使宰相之职。
D.右,古人尚右,通常以右为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引起廉颇嫉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琬治理有方,为政务实。蒋琬做广都长,不管公务,还喝得大醉,刘备打算治罪,但诸葛亮认为蒋琬不做表面文章,刘备没有治蒋琬的罪。
B.蒋琬出类拔萃,举止稳重。诸葛亮去世,百官忧心,蒋琬作为百官之首,神色举止跟平日一样,看不出悲戚喜悦,人们渐渐佩服,朝政得以稳定。
C.蒋琬从谏如流,敬事供上。蒋琬对政事有独到的个人见解,能分析当时三国的形势,但也能听取众人的不同意见,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D.蒋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琬承继诸葛亮的遗志,曾经规划水路出川作战,后来修改战略为稳固凉州要塞,对魏作战获大胜,后来因病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2)辄与费袆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
【5】诸葛亮曾经秘密上表给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为什么这么信任蒋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任教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
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③最近,由武汉发布的32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八闽来助,江城有福”……32处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④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同时也感慨:“不学一点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