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225÷5×9时,要先算(__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___)法。
2、一盒钢笔有5支,一共40元,1个订书机12元,一盒水彩笔15元。
(1)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想:先算出1支钢笔的价钱,列式是( ),再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用1支钢笔的价钱加上1个订书机的价钱或用1个订书机的价钱加上1支钢笔的价钱,列成综合算式是( )或( )。计算时,先算( )法,再算( )法。
(2)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
想:先算出1支钢笔的价钱,列式是( ),再算出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钱,用1盒水彩笔的价钱减去1支钢笔的价钱,列成综合算式是( )。计算时,先算( )法,再算( )法。
3、小明和妈妈准备去看舞台剧,下图是演出的信息单。舞台剧是在(______)时(______)分开始,演出时长2小时30分,在(______)时(______)分结束。小明不小心将演出的信息单弄脏了,他记得是在3月的倒数第4天,舞台剧表演时间应该是在3月(______)日。
戏剧:丑小鸭
日期:3月日
时间:15:20
4、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法,再算( )法。
5、一个数除以7,商是232,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________)。
6、小丽在做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68看成了86,结果得到差是39,正确的差是( ).
7、将一张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得到的角是( )度,共有( )个这样的角。
8、7、14、21、( )、( ).
9、5分米=(____)米
9角5分=(____)元
3元2分=(____)元
4厘米=(____)米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4平方米______40平方分米 30×29______900 49×51______41×59
8吨______800千克 0×125______0+125 300÷6______300÷3÷2
11、36×42表示42个36相乘的积。 (_______)
12、两瓶同样多的水,甲瓶的比乙瓶的
少。(____)
13、一箱牛奶有10盒,共40元,求每盒牛奶多少元?这里求的是总价。( )
14、+
=
。( )
15、小明围着正方形花坛跑一圈,跑了40m,这个花坛的面积是100m2。(______)
16、张老师为学校去买足球,花的价钱比900元多比1000元少,可能是( )购买万案。
A.每个足球48元,买25个 B.每个足球96元,买12个
C.每个足球76元,买15个 D.每个足球51元,买18个
17、下列年份是闰年的是( )。
A.2019年
B.2020年
C.2018年
18、55□762≈55万,□最大可填( )。
A.4 B.5 C.9
19、下列每组节日中,都在大月的是( )。
A.国庆节和儿童节
B.建军节和元旦
C.清明节和劳动节
20、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在一起(不重叠),这个新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8 B. 16 C. 12
21、直接写出得数。
1-= 58+0÷42=
+
= 636÷6= 408÷8=
+
= 125×8= 603÷3=
-
=
=
22、脱式计算。
624÷6÷4 960÷4÷8
510÷5÷2 360÷4÷9
176÷8÷6 360÷(2×3)
752÷4÷4 342÷(3×2)
23、脱式计算。
15×7+305 400-42×9 (500-64)×8
24、小琴家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 ,问小琴家的客厅多少平方分米?
25、点读机是英语学习的好帮手,下面是华辰小学三~六年级学生拥有点读机的情况。
三年级:男生12人,女生19人 四年级:男生18人,女生21人
五年级:男生29人,女生17人 六年级:男生25人,女生30人
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三 | 四 | 五 | 六 | |
男生 |
|
|
|
|
女生 |
|
|
|
|
(1)哪个年级拥有点读机的学生最多?
(2)五年级拥有点读机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6、说一说家庭中的电器的面积都有多大?
电视机 电冰箱 电脑 电灯
27、奇思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同样多,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28、妈妈要把256张照片插到相册里,每页可插6张照片。这些照片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29、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将对折后的纸沿它的竖直中线(如图)虚线剪开,得到三个长方形纸片,其中两个较小的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是多少厘米?
30、下面李明和陈东近四年的体重情况:(千克)
李明 陈东
7岁:22.7 7岁:23.5
8岁:24.6 8岁:24.4
9岁:27.5 9岁:27.1
10岁:29.8 10岁:28.8
(1)请你将他们的体重情况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
7岁 | 8岁 | 9岁 | 10岁 | |
李明 |
|
|
|
|
陈东 |
|
|
|
|
(2)李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邮箱: 联系方式: